敦刻尔克大撤退中为什么德军对英法联军手下留情?
说希特勒有菩萨心肠,亲手放掉敦刻尔克40余万英法远征军,这是开国际玩笑 。
先听苍茫大地介绍一下史称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战役经过 。
1940年5月10日,德军实施“黄色方案”,以7个装甲部队为先导对荷兰、比利时、法国展开闪电攻势,一路势如破竹,20日占领松姆河口的阿布维尔 。24日,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攻占了布伦港口、包围了加莱港口,进抵格腊夫林,英、法、比远征军四十余万被三面围困在格腊夫林与敦刻尔克之间狭小的三角地带 。联军面朝大海,背有追兵,绝没有海子春暖花开的诗情,有的是万般无奈,唯一的生路就是从海上撤退 。而德装甲部队已能望见敦刻尔克,并已沿运河一线摆好阵式,准备投入最后的厮杀 。然而24日晚,德统帅部下令坦克部队停止进攻,原地待命直到26日夜 。
当晚英军开始执行“发电机计划”,从本土动员了850多艘各类船只,直到6月4日凌晨,在德军眼皮底下撤出了34万大军!
希特勒为什么发出这样的错误命令呢?原因如下:
一、出于军事上的理由,他认为那里的地形不适合坦克活动,会造成很大损失,所以要等待步兵参战 。
二、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他对英国心存幻想,目的是想使英国避免一场奇耻大辱,从而促进英德和谈 。
希特勒已派副元首赫斯只身飞往英国谋求议和,这被德国总参谋长哈尔德认为元首突发性神经短路!
三、希特勒不希望全歼联军的荣誉全部被陆军获得,而希望由纳粹党头目出生的空军司令戈林指挥大轰炸,获得殊荣,借以提高元首和纳粹党的威望,同时希特勒过分相信戈林的保证和“斯图卡”轰炸机的威力 。
可惜造化弄人,由于天气的原因,英空军的全力拼搏,戈林狗咬尿泡一空欢喜一场啊!
四、当地是日耳曼人聚居区,居民中纳粹党支持者甚众,他们响应希特勒的号召,准备把佛兰德斯变成纳粹党的独立王国,与德国遥相呼应,歼灭战一打,佛兰德斯将一片焦土,这是希特勒不愿看到的 。
五、希特勒低估了海军大臣出生的丘吉尔非凡战争动员能力和英空军的非凡战斗力 。
英军抓住希特勒下达临时停战令的有利战机,执行“发电机计划”,从本土动员850多艘舰船,在英空军配合下,到六月四日,撤出34万大军!希特勒如得知大胖子丘吉尔行动如此迅速,肠子恐怕也要悔青啦!
望斧正!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后,作为盟国的英法采取了鸵鸟政策,在法兰西的西线按兵不动,让士兵打起了扑克 。
好像有默契一样,德军也非常配合,西线无战事,大家和平相处、其乐融融 。文章插图
经过8个月的演戏后,德军突然不配合了,打破沉默,在1940年5月将波兰模式复制粘贴到法国,向英法联军又一次发动了闪电战 。134个德国师在3000多辆坦克的引导下,通过了被法国人觉得坦克无法通过的阿登山区 。
钢铁洪流涌所到之处,法国士兵瑟瑟发抖,望风披靡,抢着投降 。
大势已去,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勋爵不想让40多万精锐做无谓的牺牲,于是制定了著名的“发电机”的撤退行动 。1940年5月21日,40万官兵撤退到了敦刻尔克,这个只有万余居民的小镇,在海滩上停下脚步 。
当他们撤退的时候,德军在后面紧追不舍,从西、南、东三个方向进军,德国装甲部队的坦克,距离盟军只有10英里的距离 。
文章插图
也就是说德军坦克如果向前开进,只要半个小时,就能碾压到联军士兵的身体 。
如果这样,联军唯一的出路就是跳海,因为救援的船只5天之后才会赶到 。
也就是说,40万联军插翅难逃,他们的命运将非常凄惨 。
可是,就在此刻,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现了 。1940年5月24日德军却接到了停止前进的命令,下达这个命令的,正是希特勒 。正是因为这个命令,让在劫难逃的联军得以绝处逢生,在一周的时间内34万联军得以从海上安全撤退 。
希特勒为什么要这个下达这个命令,对联军网开一面?
文章插图
希特勒的性格所致
英国著名的军事思想家李德·哈特是研究希特勒的专家,他认为在希特勒的性格诡异多端、性格复杂,变化无常 。占领法国那么快,让他没有想到;眼下40万联军又将被全歼,胜利来得太突然,他反而心里不踏实,情绪不稳定,于是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 。
5月17日,时任陆军总参谋长的哈尔德就在日记里写道:“这是相当不愉快的一天,元首(指希特勒)的神经紧张到了可怕的程度 。他被自己的成功吓坏了,他害怕接受任何的机会,并尽量控制我们 。”日记里所说的巨大的成功,指的就是德军越过阿登地区,摧垮法国陆军的事情 。
一切进展太顺利了,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让他开始优柔寡断,命令部队暂时停止前进 。
文章插图
仓促行动胜算不大
装甲部队跟步兵是无法同步的,二者行军速度不同,之间有相当大的距离 。
当时德国装甲部队确实占领亚眠,将法国贝比和比利时境内的英法联军的补给线切断;而且也确实在5月20日抵达了距离英吉利海峡很近的地方 。
但是此刻步兵没有赶到,装甲部队的战斗力有限,它们的胃口不但不足以吃掉40万联军,而且有可能还会噎死 。
要知道他们是四十万全副武装的军人,不是手无寸铁的百姓 。
请看当时联军丢弃在海滩上多少武器: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 。
文章插图
如果联军被包围,海峡那边的英国空军和船只不会袖手旁观,他们也会为联军提供火力和弹药支援 。
因此A集团军群司令伦德施泰特将军和装甲集群长官,一致同意装甲部队停止前进等待步兵 。
除了担心装甲部队进攻能力不足,敦刻尔克港的作战环境也是希特勒下令坦克停止前进的原因之一 。
敦刻尔克港附近土质松软,且河道纵横,遍地沼泽和低洼,再加上当时敦刻尔克地区有恶劣的天气,因此路面变得泥泞不堪 。
文章插图
如果强行发动进攻,那么德军要面对的就不仅仅背水一战,拼死搏斗的几十万英法联军,还有最不适合装甲部队作战的地理环境 。
装甲兵过于靠前,影响空军轰炸如果想要对40万联军进行歼灭战,只用装甲兵是不行的,需要步兵配合,空军轰炸,立体作战,才能得到最佳效果,将德军的损失降到最低 。
而装甲部队既然无法吃掉那么多联军,孤军深入反而会被对方吃掉 。只能在步兵和空军的协同下进行歼灭战,这就要跟装甲兵跟联军保持一定距离,不然就影响空军进行轰炸,无法区分敌我 。
综上所述,希特勒下令装甲部队停止前进是明智的选择,并非有意放水,如果让坦克冒进只能白白送死 。
文章插图
有人说,希特勒有心放过英国一马,他希望以此向英国示好,能够让英国人回到谈判桌前,在法国战败后跟德国妥协,好全力以赴进攻苏联,属于无稽之谈 。
谁都知道,要想在谈判桌上拥有话语权,必须在战场上取得更大胜利,而不是让步 。
无论是两伊战争、还是朝鲜战争,双方在都是用战场上的胜利,争取谈判的筹码,希特勒没有天真到放水来让英国谈判的地步 。
5月24日,希特勒签署了《第13号特别训令》,在这个命令中,他要求德国B集团军和空军协同作战,不惜一切代价摧毁被包围的联军部队 。
如果希特勒存心放水,又何必下令德军进行猛攻,不是既成全了联军,又惹恼了英国人吗?
敦刻尔克撤退能够顺利进行,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在联军撤退的几天里,敦刻尔克地区大多是阴雨天,大雾、小雨以及弥漫的硝烟,能见度极差,影响了德军的轰炸 。
文章插图
敦刻尔克沼泽遍布、沟渠纵横影响德军坦克推进;当地松软的土质又大大降低了炸弹的轰炸效果 。
联军士兵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视死如归跟德军进行血战;英军飞行员为掩护撤退付出很大代价;英国为了联军撤退全国动员,银行家、出租车司机、牙科医生等社会各界人员全都出动 。
“发电机行动”总指挥英军将军亚历山大,沉着冷静的指挥也是撤退行动胜利的原因之一 。
在登陆行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将军在海滩上安了帆布躺椅,不是神态自若地坐在上面,平静地注视着部队秩序井然地登船;就是在海滩漫步,笑看空中飞机呼啸,地面炮火纷飞,他的这种临危不惧、处之泰然的气势极大影响了部队情绪,极大鼓舞了士兵斗志 。
文章插图
纳粹德国陆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在战后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英国人完全有理由为他们完成的事业感到自豪!"
所以说,敦刻尔克撤退不是希特勒赐予的,是联军和英国人民浴血奋战的结果 。
其他网友观点1.困守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看起来时日无多 。
英法军队40万人蜷缩在敦刻尔克根本施展不开,而英国海军短时间无法赶来救援 。不论是英法还是德军都一致认为,敦刻尔克的英法军队已经是瓮中之鳖 。
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通电全国,号召沿海民众自发驾驶自家渔船前去敦刻尔克救援,史称“发电机计划” 。40万人当时丘吉尔的最高愿望是运回来5万 。
奈何英国沿海渔民热情高涨,自愿前往敦刻尔克救援的渔船多如过江之鲫,最后运回来的竟然是33万 。
2.德军部署尚未协调一致,意外给了英国人救援时间 。众所周知,二战时德军取得的胜利多半靠的是闪电战,而闪电战的精髓主要是依靠装甲部队突进 。关键在于装甲部队的优势必须得步兵部队配合才行,装甲部队单独攻击就是送死 。
有一个反面教材就是中国当年的淞沪抗战,在前期十日围攻阶段中国军队投入过坦克,并很快占领过日军阵地,但由于步兵跟不上,坦克很无奈的只能撤回来重新冲锋一次 。等第二次进攻的时候,日军的火炮已经拉出来了,中国军队的坦克就这样成了活靶子 。
而对于敦刻尔克一战,问题就在于当时的德军装甲部队跑的太快,后面的全没跟上 。那就只能等啊 。想想那里面的敌军反正也跑不掉了,于是停下来等了两天,然而就是这两天,意外救了英法联军大部分将士的命 。
3.综上可得奇迹产生的两大要素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 。这是任谁都不能否认的 。
但凡奇迹诞生必有2大要素:自己不抛弃不放弃外加别人送机会 。前者是主观因素,后者是客观因素 。
如果当时英国高层自己破罐子破摔,或者英国沿海民众不愿意出头,那40万英法军队就只能沦为阶下囚 。
【敦刻尔克大撤退中为什么德军对英法联军手下留情?】这个历史事件给我们最大的启迪莫过于,再绝望的时候也不要轻易放弃,用他们英国人自己的谚语说就是:“天助自助者” 。
推荐阅读
- 上眼皮厚下垂怎么办?
- 空调外机大阀结霜怎么回事
- 三八妇女节祝福语短信大全
- 意大利有多少个市? 意大利主要城市介绍
- 孕期综合症的介绍
- 白种人高大又强壮,为何在冷兵器时代打不过黄种人?
- 大家觉得放高利贷者可恨还是老赖可恨?
- 冠状动脉硬化怎么预防?
- 征信花了哪里还可以贷到大额贷款
- 脑冠状动脉硬化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