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马岛战争,拥有航母的阿根廷为何打不过日薄西山的英国?
马岛战争爆发时,阿根廷海军共编有33艘舰艇,其中1艘1.5万吨级“5月25日”号航母,1艘“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2艘导弹驱逐舰及3艘导弹护卫舰 。这些舰只设备陈旧,缺乏现代化的反潜设备,英国海军则派出了两艘航母率领的特混舰队,又派出了“征服者”号核潜艇和4艘常规动力潜艇 。随后宣布对马岛实施海空封锁 。此举有效限制了阿根廷海军作战编队的活动范围,削弱了马岛与阿根廷本土联系,为英军下一步作战行动创造了条件 。
从实际作战能力看,阿根廷海军的巡洋舰虽排水量达1.3万吨,却是“睁眼瞎子” 。英海军核潜艇是个“精明猎手” 。5月2日,英核潜艇击沉了阿海军巡洋舰 。阿根廷空军虽有斩获,但局势逆转,马岛已成孤岛,断绝了同外部的一切联系,驻岛陆军投降,战争落下帷幕 。
其他网友观点
![1982年马岛战争,拥有航母的阿根廷为何打不过日薄西山的英国?](http://shimg.easyfang.com/220316/19230KQ0-0.jpg)
文章插图
拿着“斯特林”冲锋枪的英军俘虏了拿着比利时FN大威力步枪的阿根廷军队,有人说“马岛战争”是落日余晖的大英帝国战胜了不堪一击的阿根廷,其实是工业化的英国战胜了农业化的阿根廷 。
“马岛战争”是典型的岛屿争夺战,英军不远万里前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想打赢就必须有装备才行,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英国就组织了“特混舰队”和一百多艘民船组成的远洋勤务船队支援作战,这说明英国作为军事强国,其战争动员能力就是为了应对世界大战规模的标准!
反观阿根廷军队虽然驱逐了“马岛”上的英军,但是在后来的时间内只是派了超过一万人的部队登岛,貌似决一死战,可惜的是没有对岛上一万多人的部队进行充分后勤保障,马岛上的机场也没有扩建和常驻战机,这等于没有形成以逸待劳,反而是从本土到马岛之间由于运力不足,一直就没有形成半年以上时间的后勤储备,缺乏物资条件这仗还怎么进行下去?
![1982年马岛战争,拥有航母的阿根廷为何打不过日薄西山的英国?](http://shimg.easyfang.com/220316/19230G131-1.jpg)
文章插图
【1982年马岛战争,拥有航母的阿根廷为何打不过日薄西山的英国?】
被“飞鱼”反舰导弹击沉的42型“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
有意思的是,马岛战争之前阿根廷也进口了2艘该型驱逐舰,自己使用敌国的装备这本身就不太好,因为主力舰的性能和优缺点已经被敌方掌握了,战争不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吗?同时这也表明阿根廷工业落后,不具备制造大型武器装备的基础,“马岛战争”是二战以后最大一次海空岛屿争夺战,武器装备不能制造的一方非常的吃力,即便是进口也是打一个少一个,还受到很大外部因素的制约,导致战争潜力非常的薄弱 。
![1982年马岛战争,拥有航母的阿根廷为何打不过日薄西山的英国?](http://shimg.easyfang.com/220316/19230J060-2.jpg)
文章插图
比如说:图片上的阿根廷“超级军旗”攻击机,是法国制造的,配备给“5月25日号”航母,但该航母在“贝尔格莱诺将军号”巡洋舰被英军核潜艇击沉后就一直待在港内,“超级军旗”只好使用空军机场出战,虽然说在战争中表现有效,但它是法国制造的,战争爆发后它连同“飞鱼”导弹都被法国禁运,因为法国和英国是盟国关系…直到现在阿根廷对外军购也受英国的影响,根本买不到所需的装备,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被严重的“卡脖子”!
现代化战争没有武器装备还怎么打仗?
![1982年马岛战争,拥有航母的阿根廷为何打不过日薄西山的英国?](http://shimg.easyfang.com/220316/19230H307-3.jpg)
文章插图
这是马岛战争之前英国和阿根廷的军力对比,英军所有的武器都是英国制造;阿根廷几乎所有的武器都是进口!战争潜力体现在工业能力,不能制造大型武器也就没有战争潜力,就算是军队数量占优也是白搭!
人类进入到工业文明之后,战争样式已经发生了剧变,虽然说人还是战争中的关键,但这已经不是比谁身高、比谁力气大了,比的是举国体制、比的是人的大脑,谁的人才多,能制造尖端复杂的武器谁就能赢的战争的胜利,相反国家没有工业化,政府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都很差的国家必败无疑 。
![1982年马岛战争,拥有航母的阿根廷为何打不过日薄西山的英国?](http://shimg.easyfang.com/220316/19230M1B-4.jpg)
文章插图
“马岛战争”期间有超过一万名阿根廷军人被俘,而英军登陆部队只有6000人左右 。
阿根廷与英国相比:工业落后、军队根本没有经历过工业化战争,对于战法的研究根本没有什么积累经验,对于战役级别规模的战争非常的生疏,国家动员和组织能力也非常的差,反观英国从工业革命以来就征战不断,经历过:风帆大航海时代的战争、殖民地战争、蒸汽机时代战争、机械化时代的战争…一次都没少,而且是战争的挑起者和主要参与者,交战的对象都是强国,其战争经验当然非常丰富,阿根廷不能与之相比,战败是正常的 。
![1982年马岛战争,拥有航母的阿根廷为何打不过日薄西山的英国?](http://shimg.easyfang.com/220316/19230L501-5.jpg)
文章插图
“鹞式”和“海鹞式”战斗机是值得尊重的,垂直起降使得航母小型化,也因为有了它才让中等国家拥有了航空母舰 。
工业化国家的军队对农业化国家军队有着非常大的心理优势!无非就是我可以制造复杂的杀人机器,而你却不能,在工业化国家军队的眼里不过是一堆肉罢了,说的虽然很残酷,但确实是如此!
所以,若是想战胜强大敌人就必须要将自己工业化,只会踢足球肯定不行 。
其他网友观点在之前的一篇文章里我说:战争中打输的,通常都是因为低估了对手跟他打仗的决心 。
或者说在战争中,决心大的一方肯定会击败决心小的一方 。然后我说了一串的战例,其中就有英阿马岛战争 。
后来评论区有人给我留言,拽文:如此重大之事岂是决心二字所能概括者乎......所以我就把他拉黑了 。其实战争胜负这些事你追溯到根源,就是决心两个字 。
决心大的,准备就认真,准备就充分 。准备充分,他的部队动员就迅速,训练就充足 。准备充分,他的炮弹就多,坦克就多,飞机大炮就多 。准备充分,他的作战计划就更详细 。
决心小的,准备就不认真,准备就不充分 。准备不充分部队就不精神,弹药就不充足,作战计划就不精致......
决心是内在的根本,其他的东西,都是决心的一种外在体现 。
咱们还得说甲午战争,为什么中国打输了?就是清廷的战争决心小于日本的战争决心 。更主要的是清廷不了解日本的决心有多大 。如果清廷的战争决心大于日本,就是决心要灭了日本,直接买10艘、20艘铁甲舰也就完事了 。何必只有定远、镇远两艘舰苦苦支撑 。而从战后赔款看,买20艘定远、镇远对于清朝财政而言,根本不是问题 。
日本想灭亡中国,而中国只想吓唬日本 。这就是决心上的差距 。
日本是提前几年派间谍进来,把中国从上到下查了个门清 。然后全国动员,天皇每天只吃一个饭团,女孩子当妓女,为买军舰捐款 。中国对日本既然是吓唬吓唬就得了,所以也就马马虎虎,几年海军不买一发新炮弹......等打起来,立马分出胜负 。
肯定是决心大的赢 。
![1982年马岛战争,拥有航母的阿根廷为何打不过日薄西山的英国?](http://shimg.easyfang.com/220316/19230K648-6.jpg)
文章插图
而英阿马岛战争也是如此:英国的战争决心大于阿根廷的战争决心 。或者说阿根廷压根就是低估了英国的决心 。
首先阿根廷发动马岛战争就是心术不正 。
当时的阿根廷处于军政府的统治下 。阿根廷政府治国无能,国内搞的非常混乱,经济崩溃,通货膨胀、大规模失业,然后老百姓游行示威......阿根廷政府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兵马岛的 。
阿根廷政府是为了缓解国内的危机,为了转移老百姓的视线,为了增加自己的凝聚力而选择了占领马岛 。所以他这个初心就不是真的要跟英国打 。
正是站在这个出发点上,导致阿根廷政府和英国打仗的决心本身就不强 。然后就又衍生出两个两个原则性错误:
1,低估了英国跟他打的决心 。
2,自己的战争准备非常不充分 。
阿根廷占领马岛以后,英国是群情激奋,觉得受了奇耻大辱,立即派出了舰队远征 。
英国的决心大于阿根廷的决心 。
马岛在阿根廷的家门口,也是阿根廷率先主动出兵的,英国离马岛隔着半个地球,是被动的应战 。但由于决心上的差距,反倒是英军的战争准备要远远比阿根廷的战争准备更充分 。
当时阿根廷政府以为大英帝国日落西山,他们占领马岛,英国也就是口头抗议一下,没想到英国人会不远万里的来跟他玩命 。所以阿根廷占领马岛以后,并没有认真的准备迎战 。派上去的陆军缺粮少弹,在家门口,后勤补给跟不上去 。也没有认真的建立防御工事和机场 。
![1982年马岛战争,拥有航母的阿根廷为何打不过日薄西山的英国?](http://shimg.easyfang.com/220316/19230KS8-7.jpg)
文章插图
而英军是怒气冲冲的赶来,一路上,搭载的步兵坚持训练 。到了马岛以后,反倒是英军非常适应那里的恶劣气候,英军在岛上冒着风雪前进,而阿军士兵则躲在碉堡里瑟瑟发抖 。一经交手,阿军就投降了 。
![1982年马岛战争,拥有航母的阿根廷为何打不过日薄西山的英国?](http://shimg.easyfang.com/220316/19230I4Z-8.jpg)
文章插图
阿根廷输了马岛战争,但他们实际上只死了600多人 。死了600多人就选择了投降,承认输了一场战争,这在任何一个正常国家都是难以想象的事 。由此也能看出阿根廷人打仗决心的脆弱 。如果阿根廷人能拿出死6万人的决心,是不是也输不了?
换成中国人就得喊:跟他干,死十亿,我们还剩四亿 。
马岛战争中最亮眼的武器就是飞鱼导弹 。
阿根廷人用飞鱼导弹击沉了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这个谢菲尔德号即便是放到37年后的今天,都不是弱舰,在当时是顶级的战舰 。用飞鱼导弹击沉谢菲尔德,是非常辉煌的战绩 。随后,飞鱼导弹又击沉了一艘大型运输舰 。
![1982年马岛战争,拥有航母的阿根廷为何打不过日薄西山的英国?](http://shimg.easyfang.com/220316/19230LD5-9.jpg)
文章插图
阿根廷空军用飞鱼导弹给英军造成了巨大伤害,但关键问题是:他们只有5枚飞鱼 。
这就又能追溯到初心、决心上 。
如果阿根廷政府真的下决心跟英国干,在战前做充分的准备,买100枚飞鱼,再来5架超级军旗战机,是不是就打赢了?跟清廷只买两艘铁甲舰,不再多买,完全是一个道理 。
当时的飞鱼导弹也不过是二十万美元一枚 。100枚是两千万美元,是一艘谢菲尔德舰的六分之一价格 。加上超级军旗战机,也不过是1艘谢菲尔德舰的钱 。用1艘驱逐舰的钱打赢一场战争,是不是很划算?
如果阿根廷政府是真心想打,决心很大,他会更加认真的准备战争 。在开战之前就把这些导弹、飞机买回来 。但正是由于他的三心二意,撩闲,订购了十四枚导弹,到货5枚之后,就开战 。结果一打起来,法国那边直接把他剩下的九枚飞鱼给扣下了 。
你说这事儿是怪法国人不讲信用还是应该怪你自己太轻佻?
阿根廷的战争决心很差,导致他的战前准备非常潦草,没有一个可靠前期情报分析工作,这才导致他出现了一系列的致命战略误判:英国真的来跟他打,法国在关键时刻停止武器供应,美国向着英国......这些问题他都算错了 。在这些错误的基础上才出现了战场上的陆军训练补给跟不上,士气低落,工事机场不健全,导弹稀缺,炸弹不爆炸......这些问题,并最终导致战败 。
前两年日本的政府官员表现出对美国的某种不恭敬,然后美国的武官对媒体放话:历史的垃圾桶里躺满了低估美国韧性的国家 。之后日本人又老实了很多 。日本当年之所以敢偷袭珍珠港,也是低估了美国的决心 。他们预测的是美军受到重创,就会退回美洲老家 。没想到美国是举国动员把日本灭了 。日本人要是能提前看到美国人的决心,也就不会惹他们了 。日本输了二战,归根结底还是输在决心两个字上 。
希特勒是低估了丘吉尔和斯大林的决心 。
麦克阿瑟是低估了毛泽东的决心 。
少帅是低估了关东军的决心 。
追溯到长平之战,也是赵国低估了秦国的决心......
即便是在我们老百姓中间,他工作比你干的漂亮,背后也是他的决心比你强 。
推荐阅读
- 现代战争条件下,高射炮部队还有用武之地吗?
- 古代的经济真的能支撑几十万人的大规模战争吗?
- 皇室战争出牌技巧 皇室战争怎么出牌
- 假如美伊战争真的爆发了,会有多少个国家会卷入这场战争呢?
- 假如发生核战争,我农村老家的菜窖管用吗,深约两米?
- 海盗奇兵45级战争工厂咋嘛打
- 如何看美国意图巅覆白俄罗斯,卢卡申科命令军队准备战争呢?
- 美国人难道不知道核战是一场同归于尽的战争?
- 战争之下,没水没电的城镇怎么生存?
- 如果突然爆发保卫民族尊严的战争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