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

【常用别名】石蜜、石饴(《本经》) , 食蜜(《伤寒论》) , 白蜜(《药性论》) , 白沙蜜(《衍义》) , 蜜糖(《蒙筌》) , 沙蜜、蜂糖(《纲目》) 。

【来源】本品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Apis ce rana Fabricius或意大利蜂Apis mellifera Lin-nae us所酿的蜜 。
【产地与产地加工】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 。春季至秋季采收 , 滤过 。
【历史沿革】梁代有煎法(《集注》) 。唐代有炼法(《千金》) 。宋代有煅法(《总录》) 。金代有“拣去蜜滓”法(《儒门》) 。元代有纸去蜡尽法(《汤液》) 。明代增加了煎时用葱白搅蜜法(《普济方》) , 提出了“至滴水成珠不散乃用”(《纲目》)的炮制要求 , 尚有煨化(《保元》)、焙法(《医学》) 。清代基本沿用前法 。现行有炼制(《由东》) , 蒸制法(《常用》)等 。
【炮制方法】净制
1.煮将蜂蜜置铜锅内 , 加热至沸 , 滤去杂质及死蜂(《山东》) 。
2.蒸将蜜放入搪瓷盆内 , 放在蒸锅中蒸2小时后取出 , 用马尾筛过滤 , 去掉杂质(《常用》) 。
炮制
1.将蜂蜜置铜锅中 , 文火熬炼至颜色稍深 , 粘度增强时 , 取出 , 放凉(《山东》) 。
2.取生蜂蜜 , 加热至初沸 , 除去蜂尸、浮沫 。熬炼至淡黄色起大泡并逸出水气时为嫩蜜;继续炼至黄棕色起荸荠大的泡时为中蜜;再继续炼至深棕色并以大拇指与食指夹持两指立即分开起白丝时为老蜜 。按具体要求 , 适时取出 , 放凉 。气香 , 味甜(《浙江》) 。
【成品性状】蜂蜜:为半透明、带光泽、浓稠的液体 。白色至淡黄色或橘黄色至黄褐色 , 放久或遇冷渐有白色颗粒状结晶析出 。气芳香 , 味极甜 。炼蜂蜜:色泽加深 。稍粘 , 久贮或低温时不致有结晶析出 。气香 , 味甜 。
【性味与归经】甘 , 平 。归肺、脾、大肠经 。
【功能与主治】补中 , 润燥 , 止痛 , 解毒 。用于脘腹虚痛 , 肺燥干咳 , 肠燥便秘;外治疮疡不敛 , 水火烫伤 。
【用法与用量】15~30g , 或人丸、膏剂 。外用:涂局部 。
【蜂蜜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_不同炮制方法有哪些】【处方应付】处方写蜂蜜付生蜂蜜 。炼蜜多作成药用 。
【炮制作用】“生能清热 , 熟则补中”(《通玄》) 。另外蜂蜜炼制后能除去多余水分和杂质 , 有利于调剂和制剂;也有利于贮藏和保管 。
【化学成分】主含果糖和葡萄糖 , 尚含少量蔗糖、麦芽糖、糊精、树胶、含氮化合物、有机酸、挥发油、色素、蜡、植物残片(特别是花粉粒)、酵母、酶类、无机盐等 。一般只含微量维生素 。在含氮化合物中有蛋白质、胨、脉、氨基酸 , 以及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淀
粉酶等酶类 。并含乙酰胆碱 。灰分中主含镁、钙、钾、钠、硫、磷 , 以及无机元素铁、锰、铜、镍等 。有机酸中有柠檬酸 , 以及苯甲酸、琥珀酸、乙酸 。也常含甲酸 , 但含量极低 。含还原糖不得少于64.0% 。
【贮藏与保管】置洁净容器内 , 密闭 , 置阴凉干燥处;夏季可在蜜中放生姜片少许 , 防止发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