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

【常用别名】恒山(《吴普本草》) , 鸡骨常山(陶弘景) , 黄常山(《中药志》) , 鸡骨风、风骨木(《汇编》) 。
【来源】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 a feb ri fugaL our.的干燥根 。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南等省 。秋季采挖 , 除去须根 , 洗净 , 晒干 。
【历史沿革】晋代有酒渍 , 酒煮法(《肘后》)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酒浸熬法(《雷公》) 。宋代有酒漫蒸法(《局方》) 。明代有醋炒、醋焙、水煮制(《普济方》) , 炒制(《奇效》) , 煎熟(《蒙笙》) , 酒炒(《万氏》) , 醋浸煮(《人门》) , 慢火久炒法(《通玄》) 。清代有白酒煮干炒紫色(《尊生》) , 炒焦脆(《全生集》) , 洗去腥(《长沙》) , 甘草水拌蒸、瓜蒌汁拌炒法(《得配》)等 。现行有炒制(《中国药典》1995年版) , 酒炙(《中国药典》1977年版) , 醋炙(《河南》) , 酒麸制(《贵州》) , 麸制法(《集成》)等 。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 , 分开大小(《中国药典》1995年版) 。
切制分开大小 , 浸泡 , 润透 , 切薄片 , 晒干(《中国药典》1995年版) 。
炮制
1.炒制
取常山片 , 置热锅中 , 用文火炒至色变深 , 取出 , 放凉(《中国药典》1995年版) 。
【常山的炮制方法及原理作用功效】2.酒炙
取常山片 , 加黄酒拌匀 , 稍闷 , 置锅内用文火炒干 , 取出 , 放凉 。每常山片100kg , 用黄酒10~15kg(《中国药典》1977年版) 。
取常山片 , 先将药片置热锅内炒热 , 边炒边洒白酒 , 炒至片面淡黄色 , 取出晾凉 。每常山片100kg , 用白酒5kg(《云南》) 。
3.醋炙
将常山片与醋拌匀 , 稍润 , 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带焦黄色斑为度 , 取出 , 晾干 。每常山片100kg , 用醋12kg(《河南》) 。
取常山片 , 用微火炒热 , 洒入醋 , 或再加少许水拌匀 , 焙干 。每常山片100kg , 用醋25kg(《集成》) 。
4.酒麸制
取常山片 , 用酒均匀喷洒 , 润一夜 , 晾干 。将锅放在大火上烧至微红 , 取适量蜜制麦麸洒人锅内 , 浓烟起时 , 将常山片倒入 , 迅速炒动至金黄色 , 立即取出 , 筛去麦麸 , 摊开晾凉 。每常山片100kg , 用酒12.5kg , 蜜制麦麸12.5kg(《贵州》) 。
5.麸制
先将锅烧热(180℃) , 撒人麦麸至冒烟时 , 加人常山片 , 急炒至黄色 , 筛去麦麸即可 。每常山片100kg , 用麦麸25kg(《集成》) 。
【成品性状】常山:为不规则的薄片 。外皮棕黄色 。切面黄白色 , 射线类白色 , 呈放射状 。质坚硬 。无臭 , 味苦 。炒常山:形如常山片 。表面黄色 。酒常山:表面黄色 , 略有酒气 。醋常山:表面棕黄色 , 略有醋气 。麸常山:表面金黄色或老黄色 , 有焦香气 。
【性味与归经】苦、辛 , 寒;有毒 。归肺、肝、心经 。
【功能与主治】截疟 , 劫痰 。用于疟疾 。
【用法与用量】5~9g 。
【处方应付】处方写常山付制常山;写生常山付生品 。
【炮制作用】常山生用则上行必吐 , 劫痰涌吐力强 , 多用于催吐 。酒炙后可缓和呕吐的副作用 , 毒性降低 , 多经配伍用于截疟 。《纲目》有:“近时有酒浸蒸熟或瓦炒熟者 , 亦不甚吐人 , 又有醋制者吐人”的阐述 。
【化学成分】含生物碱约0.1% , 主要为常山碱甲、乙、丙 。还含常山次碱、4-喹唑酮、常山素A及常山素B 。
【现代研究】
1.化学研究
以常山碱含量为指标 , 对常山的生品、传统炮制品、烘制品进行比较 。结果:生品>麸炒品>醋炙品>酒炙品>清炒品>酒炖品;生品>120℃20分钟烘品>140℃20分钟烘品>140℃30分钟烘品>160C30分钟烘品1 。
2.工艺研究
有人比较了常山原药材和常山饮片中抗疟有效成分常山碱的含量 , 提出常山饮片以产地趁鲜切薄片为宜;现有的常山炮制方法不能消除常山致呕的副作用;炒制常山使常山碱大量丢失或被破坏 。
【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酒常山、醋常山 , 密闭 , 贮于阴凉干燥处 。
【备注】有催吐的副作用 , 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