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卫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苏木3克 , 红花3克 , 猪苓0.6克 , 麦门冬0.9克 , 生地黄0.9克 , 半夏1.5克 , 生黄芩1.5克 , 生甘草1.5克 , 当归梢1.5克 , 羌活2.1克 , 麻黄根3克 , 黄芪3克 , 五味子7枚 。
【用法用量】上药切碎 , 水煎 , 加水300毫升 , 煎至150毫升 , 去渣 , 稍热服 。
【功用】补气固表 , 养津清热 , 通阳利水 。
【主治】阳明湿盛自汗证 , 表现为自汗 , 精神少 , 短气 , 表虚不任风寒 , 易感冒 , 患者说话的声音好像是从瓮中发出来 , 声音重浊 , 听起来好像隔得很远 , 怠惰嗜卧 , 四肢拘挛疼痛 , 大便泄泻 , 脉迟缓 。
【方论】本方所治证是阳明病湿盛自汗 。病开始为“热中” , 表气虚亡阳 , 不任外寒 , 最终传为“寒中” , 而成寒痹 。治宜补气固表 , 养津清热 , 通阳利水 。方中黄芪、麻黄根补益脾胃之气 , 固表敛汗 , 为君药 。羌活祛风胜湿;汗多耗液 , 用当归、生地补血养阴;并用苏木、红花活血行血使补而不滞 , 共为臣药 。汗多伤津用麦冬、生甘草、五味子以恢复耗散的津液 , 并借以养胃进食;汗多必致尿少 , 用生黄芩以清水之上源;猪苓导水于膀胱;半夏燥湿化痰 , 分清浊于中焦 , 则使决渎畅行而津液上滋 , 俱为佐药 。诸药合用 , 使卫气虚得补 , 清阳得升 , 阴津复 , 火热清 , 则诸症自愈 。
【医论】《脾胃论·阳明病湿盛自汗论》云:“调卫汤治湿盛自汗 , 补卫气虚弱 , 表虚不任外寒 。”欲揭示阳明病湿盛自汗的病机 , 首先要弄清“湿”与“汗”的性质 。《脾胃论·阳明病湿盛自汗论》云:“或日湿之与汗 , 阴乎阳乎?已西南坤土也 , 脾胃也 。人之汗犹天地之雨也 , 阴滋其湿 , 则为雾露为雨也 , 阴湿寒下行之地气也 , 汗多则亡阳 , 阳去则阴盛也 , 甚为寒中 , 湿盛则音声如从瓮中出 , 湿若中水也……有说土音如居深瓮中 , 言其壅也 , 远也 , 不出也 , 其为湿审矣 。又知此二者一为阴寒也 。《内经》日:气虚则外寒 , 虽见热中蒸蒸为汗 , 终传大寒 , 知始为热中 , 表虚亡阳 , 不任外寒 , 终传寒中 , 多成痹寒矣 。色以候天 , 脉以候地 , 形者乃候地之阴阳也 。故以脉气候之 , 皆有形无
形可见也 。”李东垣认为“湿”与“汗”在病理上的改变均属阴寒 。如“汗多亡阳 , 阳去则阴盛”;“始为热中 , 蒸蒸出汗 , 表虚亡阳 , 终传寒中” 。脾胃相表里 , 实则阳明 , 虚则太阴 , 阳明湿盛有内外两个诱因:外因是由于劳倦汗多 , 寒湿雨水的侵袭 , 所谓“阴滋其湿”;内因是由于劳倦汗多亡阳 , 变“阳明热中”为“太阴寒中” , 致水湿内聚 , 所谓“湿若中水” , 这种湿盛自汗的根本原因 , 在于体质内部的变化 。
【调卫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卫气虚弱 , 不能固表 , 则自汗 , 精神少 , 短气;表虚不任外寒 , 易感冒 。湿邪盛 , 湿性重浊 , 则表现患者说话的声音好像是从瓮中发出来 , 声音重浊 , 听起来好像隔得很远 , 怠惰嗜卧 。气虚则外寒 , 虽见“热中” , 蒸蒸为汗 , 终传大寒 , 知始为“热中” , 表虚亡阳 , 不任外寒 , 终传“寒中” , 多成痹寒 , 则出现四肢拘挛疼痛 , 大便泄泻 , 脉迟缓 。所以 , 治疗方法以调整机能为主 , 补卫气以固肌表 , 养津液以滋汗源 , 利小便以纠正汗多尿少之偏 。虽说是终传寒中 , 但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 使清升浊降 , 汗止尿清 , 湿邪自去 , 此东垣法外之法 , 都是针对疾病的本质问题 。
推荐阅读
- 助阳和血补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 清阳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 麻黄人参芍药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 补中益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 草豆蔻丸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 认为穿比吃重要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 神圣复气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
- 芎辛汤治偏头痛配方
- 小孩皮肤有白斑的原因
- 小孩额头上有白斑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