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达郁饮的作用与功效

【来源】《三订通俗伤寒论·六经方药·清凉剂》 。
【配方组成】焦栀子三钱生白芍钱半归须一钱川柴胡四分牡丹皮二钱清炙草二分广橘白一钱苏薄荷四分冲滁菊花钱半鲜青橘叶五分(剪碎)
【用法】水煎服 。
【作用与功效】清疏肝郁 。
【主治适应症】肝郁不伸之胸满胁痛、腹痛证 。
【方解】本方以逍遥散疏肝达郁为君 。然气郁者多从热化,丹溪所谓气有余便是火也,故又以栀、丹、滁菊清泄肝火为臣 。佐以青橘叶清芬疏气,以助柴薄之达郁 。此为清肝泄火,疏肝宣郁之良方 。
【临床应用与医案】
(一)耳痛
宁某某,男,30岁,干部 。1971年3月2日就诊 。左耳痛1周,掀肿流脓,曾注射青霉素疗效满意 。口服四环素,肿痛未减,耳内跳痛,牵引及头,脓液黄稠,口苦咽干,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证属肝胆风热,塞聚耳窍 。法宜清肝胆,宣郁火,解毒邪 。用清肝达郁汤去橘白、橘叶;加黄芩9g,夏枯草、金银花、蒲公英各15g 。进5剂,痛止脓净 。[彭述宪.清肝达郁汤的临床应用.黑龙江中医药,1984,(2):39-40] 。
(二)瘿瘤
周某某,女,65岁,家务 。1983年4月10日就诊 。2个月前,发现右侧结喉旁有一拇指大肿块,曾服消瘰丸加夏枯草、海藻;逍遥散去甘草,加牡蛎、夏枯草、昆布、贝母、香附,肿块日增 。西医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建议手术切除,病人恐惧,再次要求服中药消散 。症见:肿大如鹅卵,扪之较硬,呼吸微喘,喉梗痰多,心烦多怒,口苦,舌质红、苔黄滑,脉弦滑数 。证属肝郁化火,灼津为痰,气痰交阻,结聚为瘤 。法宜解郁泄火,化痰开结 。用清肝达郁汤去甘草、橘白;加青皮、郁金、法半夏、瓜蒌各9g,夏枯草、昆布各12g 。服12剂,肿瘤缩小三分之二,痰消气平,但仍纳差,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滑 。以原方去蒌、夏;加茯苓、生麦芽各9g,以舒肝健脾 。续进10剂,肿块消失 。[彭述宪.清肝达郁汤的临床应用.黑龙江中医药,1984,(2):39-40] 。
【清肝达郁饮的作用与功效】(三)胸痹
姚某某,男,41,干部 。1975年10月12日就诊 。于今年7月患急性黄疸型肝炎 。经中西医治疗,黄疸消退,肝功能及转氨酶正常 。觉胸中痞闷,如物支塞,屡进瓜蒌、厚朴、枳壳,砂仁、木香等药,反增胸脘灼热,心烦多怒,口苦,小便黄,舌质红、苔黄滑,脉小弦滑 。证属肝火兼湿,痹阻胸膈 。法宜清肝祛湿,宽胸通络 。用清开达郁汤去橘白、菊花;加香附、郁金、佩兰各9g,橘络3g,茯苓12g 。服7剂,痹开胸豁 。[彭述宪.清肝达郁汤的临床应用.黑龙江中医药,1984,(2):39-40] 。
(四)胁痛
李某某,男,40岁,农民 。1976年4月10日就诊 。两胁痛半载,时发时止,多于情绪波动后发作,痛窜胁背,右期门穴处有压痛,呃逆,纳差,口苦咽干,舌边略黯、苔黄,脉弦数 。证属肝火内郁,日久络窒 。法宜开郁泄火,疏络止痛 。用清肝达郁汤去橘白、薄荷;加香附、金铃子各9g,桃仁、红花各6g,橘络3g 。服6剂胁痛显减,压痛亦轻,口微苦,舌红苔黄,脉弦略数 。乃肝火未尽,脉络失和 。治宜疏肝清热,和营通络 。方用柴胡、香附、金铃子、当归、白芍各9g,栀子、丝瓜络各6g,甘草3g 。进5剂,病愈 。[彭述宪.清肝达郁汤的临床应用.黑龙江中医药,1984,(2):39-40](五)肝炎
陈某某,女,32岁,工人 。1971年6月10日就诊 。于1972年10月上旬,因纳差,右胁痛,身目悉黄,肝功能及转氨酶异常,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 。采用中西药治疗,黄疸消退,肝功能正常,谷丙转氨酶200单位 。有时右胁胀痛,食欲不振,体倦乏力,口苦,溲黄,舌红苔黄,脉小弦数 。证属肝经郁火,久未宣散 。法宜疏肝宣郁,清火解毒 。用清肝达郁汤去橘白、香附;加郁金6g,大青叶、夏枯草各15g,麦芽9g 。连服20剂,转氨酶降至正常 。[彭述宪.清肝达郁汤的临床应用.黑龙江中医药,1984,(2):39-40] 。
(六)小腹痛
王某某,男,35岁,干部 。1972年3月20日就诊 。左侧小腹痛5年,今岁加剧,每于夜间巳时,左小腹拘急胀痛,至天明渐止,屡投温肾暖肝药,未奏效 。口苦,溺黄,舌红边微黯、苔黄,脉弦数 。为肝郁化火,移于下焦,气滞血凝,络窒则痛,肝属于厥阴,故痛于夜 。法宜清疏厥阴,通达脉络 。用清肝达郁汤去橘白、菊花;加桃仁、红花各6g,丝瓜络、橘核各9g 。服3剂,痛大减,口微苦,脉弦稍数,续进4剂,多年宿疾痊愈 。[彭述宪.清肝达郁汤的临床应用.黑龙江中医药,1984,(2):39-40] 。
(七)痛经
钱某某,女,16岁,学生 。1950年4月2日就诊 。于今年元月上旬,经水初潮,每月经期小腹胀痛,淋漓不畅,其水黯红,旬日方净,心烦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属肝气郁滞,血随气凝,兼挟热邪 。法宜开郁清热,活血止痛 。用清肝达郁汤去橘白、牡丹皮;加香附、蒺藜、金铃子各9g,丹参10g 。进7剂,5月7日经至,腹痛减轻,色红如常,纳差,舌红、苔黄滑,脉弦滑数 。原方加佩兰9g,醒脾化湿,续进5剂,痛止经匀 。[彭述宪.清肝达郁汤的临床应用.黑龙江中医药,1984,(2):39-40] 。
(八)崩漏
李某某,女,32岁,干部 。1975年6月5日就诊 。月经紊乱半年,时前时后,于前月中旬阴道流血不止,时多时少,色黯红有块,小腹灼痛,急躁易怒,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证属肝经郁火,灼伤冲任,血失所藏,而致崩漏 。法宜清肝解郁,凉血化瘀 。用清肝达郁汤去橘白、橘叶;加香附6g,茜草炭、蒲黄炭、贯众炭各9g,三七粉3g(冲服) 。进7剂,血流渐少,小腹痛止,头晕神疲,舌淡红、苔薄黄,脉小弦略数 。为肝火未尽,营血已亏 。治宜解郁清热,养血柔肝 。方用柴胡、香附、栀子炭各6g,当归、白芍、何首乌各12g,旱莲草、仙鹤草各15g,白茅根12g,甘草3g 。进5剂,阴道出血已止,神疲寐差,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数 。嘱服二至丸、当归丸,以补养营血,1个月后康复 。[彭述宪.清肝达郁汤的临床应用.黑龙江中医药,
1984,(2):39-40] 。
(九)妇女面部痤疮
徐某,女,36岁,已婚生育一子 。面部起红色小丘疹脓疮2个月余 。曾内服中西药及外用肤炎宁治疗,无明显疗效,皮疹仍此起彼伏 。平素月经量少,色紫,夹有少量血块,饮食无特殊嗜好 。诊断为痤疮 。治疗给予清肝达郁汤 。每日1剂,复煎,分2次口服,并嘱停用其他内服及外用药 。服用1个疗程后,面部皮疹基本消退,继用1个疗程巩周疗效 。2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张沛崧.清肝达郁汤治疗妇女面部痤疮30例.新中医,1998,(3):46] 。
【临证提要】
本方用于治疗肝气郁结化火之证,相比逍遥丸其郁而化火之征更为突出 。故临床常症见胸满胁痛,或兼腹满而痛,性情暴躁,或月经不调,月经先期,或寒热往来,口苦,苔薄黄,脉弦数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