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总论》 烧伤休克
[b](一)特点[/b]
1.休克兴奋期较长而明显 。这是因为烧伤后的体液外渗和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是逐渐发生的 。伤员精神兴奋,烦躁不安,脉快而有力,血压可维持正常或偏高,这是烧伤休克兴奋期的表现,要抓紧治疗,切勿被暂时的假象所迷惑而忽略休克的诊治 。
2.休克期长 。烧伤休克的发生时间与严重程度与 烧伤面积和烧伤深度有密切关系 。烧伤面积越大,深度面积越广,休克发生越早越严重,持续时间越长 。一般为2-3天 。这期间血容量不断变化,因此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分析病情,积极坚持抗休克治疗 。
3.有明显的电解质紊乱与血浆渗透压改变 。主要表现为血液浓缩,低钠血症,酸中毒或低蛋白血症 。
[b](二)主要表现[/b]
1.脉搏(心率)增速:这是由于烧伤后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使心率加快,严重时可增至130次/分以上,脉搏细弱,听诊心音遥远,第一音减弱 。
2.尿量减少(一般指成人尿量每小时在20毫升以下):是烧伤休克的重要且较早的表现,如果肾功能未严重损害,尿少一般能反映组织血液灌流情况和休克的严重程度 。尿少的主要原因是血容量不足,肾血流量减少所致 。当然尚与抗尿激素和醛固酮增多有关 。如出现无尿,多示收缩压在10.7kPa以下 。
3.口渴:为烧伤休克较早的表现 。经补液治疗后,轻度伤员多可解除,而严重伤员则难以消失、可持续到回收期以后 。
4.烦躁不安:出现较早,是脑细胞因血液灌流不良,缺氧的表现 。
5.恶心呕吐:出现也较早,如频繁呕吐常示休克较重 。其原因也是脑缺氧 。
6.末稍循环不良:较早的表现是浅静脉充盈不良 。皮肤发白肢体发凉 。严重时,可出现发绀和毛细血管充盈不良 。
7.血压和脉压的变化:烧伤早期,由于代偿的缘故,血管收缩,周围阻力的增加,血压往往增高,尤其是舒张压,故脉压变小是休克较早的表现 。以后代偿不全,毛细血管床扩大、血液淤滞、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则收缩压开始下降 。因此收缩压下降不是烧伤休克的早期表现 。如已下降则提示休克已较严重 。在严重烧伤伤员 。如有条件测中心静脉压 。
8.化验检查:一般根据临床表现足可作出烧伤休克的诊断 。如条件许可 。必要的化验检查如血浆渗透压,血细胞压积,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计数,血红蛋白等,有助于烧伤休克的早期诊断,亦可作治疗参考 。
[b](三)防治[/b]
烧伤休克的防治原则基本上同一般休克(见第五章) 。补液疗法为当前防治休克的主要措施 。
1.输液治疗:主要目的是补充血容量不足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扶持机体的休偿能力使之战胜休克 。在实施输液治疗时,输进去的液体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过多则造成组织肿胀,增加机体负担,增加以后感染机会,甚至造成肺水肿、脑水肿 。过少则达不到抗休克的,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因此需要正确掌握输液治疗,力求平稳过渡休克,同时扶持机体抵抗力,为伤员以后的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
(1)输液计算法:
①全国公式(1970年全国烧伤会议推荐)烧伤后第1个24小时输液量,为每1%烧伤面积(Ⅱ、Ⅲ度),每公斤体重给予胶体和电解质溶液1.5ml,另加水份2000ml 。胶体和电解质溶液的比例,一般为0.5:1.0(2:1),伤情严重者为0.75:0.75(1:1) 。
输液速度 液量的1/2在伤后6~8小时内输入,另1/2在后16小时均匀输入 。
烧伤后第2个24小时,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液为第1个24小时的一半,水份仍为2000ml 。
胶体液系血指血浆、全血、右旋糖酐、706代血浆等,后两者的用量不超过1500ml为限制 。电解质溶液包括平衡盐溶液、等渗盐水、等渗硷性溶液(1.25%碳酸氢钠液,1.86%乳酸钠溶液),电解质液与硷性溶液之比一般为2:1,如有严重血红蛋白尿或酸中毒时,增加硷性溶液输入量,其比例可达1:1 。水份系指5%或多或10%葡萄糖溶液 。一般每日为2000ml 。如因暴露疗法、室内温度高或炎热季节,则需增加水份输入量,以维持每小时尿量50-60ml,补充经皮肤、肺的不显性失水 。
举例 烧伤面积50%(Ⅱ0+Ⅲ0 ) 。体重60kg,第1个24小时输入量:
电解质溶液 50×60×1.0=3000ml(其中等渗盐溶液2000ml,等渗硷性溶液1000ml)
胶体液 50×60×0.5=1500ml
基础水份 2000ml
输入总量 6500ml
伤后8小时输入电解质溶液、脱体、水份均匀为第1个24小时的一半,共3250ml,以后16小时亦输入剩下的3250ml 。
第2个24小时输入量 电解质溶液1500ml,胶体液750ml,水份2000ml,共4250ml 。
②简化公式 系上述公式的基础上加以简化,计算较方便而省略体重,运用于青壮年,第1个24小时输入量=烧伤面积(Ⅱ0+Ⅲ0)×100+1000
总量中:电解质液(总量-2000)×2/3
胶体液 (总量-2000)×1/3
基础水份 2000ml
输液速度及尿量要求同前一公式 。
第2个24小时电解质液及胶体液输入量为第一个24小时实际输入量的一半,水份仍为2000ml 。
③小儿输液公式 烧伤后第1个24小时输液量1.5~2.0ml/kg.1%Ⅱ、Ⅲ度面积,婴幼儿为2ml,胶体与电解质液比例以1:1较妥(小儿体重小,要尽量满足其余血或血浆用量) 。基础水份,婴儿100-140ml /kg/d,儿童以70-100 ml/kg/ d较合适,维持尿量1ml/ kg小时 。
Ⅱ度烧伤面积成人15~20%以下,小儿5~10%以下,无严重恶心呕吐,能口服者,可及早服烧伤饮料 。婴幼儿可吃母奶,大部分不需静脉输液 。但头面颈部组织较疏松,烧伤后水肿严重,尤其是小儿要警惕发生休克,故小儿头面颈部烧伤面积超过5%时,应予输液等抗休克处理,切勿麻痹大意 。
烧伤总面积在30%以下者,以静脉输液加口服来补液,静脉输液中以电解质液为主,胶体液可用右旋糖酐 。烧伤面积大Ⅲ度多者,胶体液以全血、血浆为主,部分代以右旋糖酐,由于血浆价格贵,一般先用全血,但渗出多或血液浓缩时,仍应选用血浆 。
成批收容或在战时,如不能获得胶体液,可完全输注电解质溶液或平衡盐溶液,伤后第1个24小时,每1%烧伤面积,每公斤体重补4ml 。
(2)调节输液的临床的指标:按输液公式计算的液体量与成分,仅提供一个近似值,供实施输液时有所遵循,但实际执行中必须依据伤员病情特点、年龄、体质强弱,开始输液治疗的早晚等,作适当的调整,达到下列临床监测指标 。①尿量保持50-60ml/小时,70%以上烧伤患者,尿量应维持在80-100ml/小时;②脉搏120次/分以下;③血压:收缩压在12kPa以上,脉压差在2.67kPa 以上;④红细胞5×1012/L以下,血细胞压积50%以下;⑤血清钠不高于160mmol/L;⑥病员安静,外周静脉充盈良好,毛细血管充盈反应良好,四肢温暖 。
在肾功能正常时,尿量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指标 。每小时尿量符合要求,表示血容量接近正常 。如果尿量少,血压、脉压差正常,应先输入晶体液或水份 。如尿少,血压低、脉压差小,表示血容量不足或已有休克,应先输入胶体液 。
(3)休克期可能遇到一些问题
①烧伤后已处于休克状态者怎么办?输液治疗是从烧伤时开始计算24小时的,治疗较晚开始输液时的速度应快一些,但不能为完成计算量而在短期内输入过多的液体(可致肺水肿),应观察尿量、脉搏、血压等临床指标,每小时调整输液量;第二个24小时输液量也要相应调整 。对于治疗开始晚伤员已处于休克状态时,应迅速开始静脉输液,特别是胶体液,速度应快一些,同时严密观察尿量、血压、脉搏和呼吸等变化 。
②少尿与无尿:按前述方法进行输液治疗,在排除导尿管阻塞因素后确实是少尿与无尿时,首先应考虑血容量不足,可加快输液速度 。一般在补足血容量后再给以利尿剂(如甘露醇、山梨醇)或解痉剂后,大多数可以增加尿量 。若仍然少尿或无尿而血压正常时,即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这时输液量应严格控制,同时进行急性肾功衰竭的其他治疗 。
③ 血红蛋白尿:大面积三度烧伤,尤其是肌肉烧伤多者,由于红血球大量破坏,常见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 。为防沉淀堵塞肾小管,应适当增加输液量,维持尿量80-100ml/小时,输碱性溶液硷化尿液,并应用甘露醇,使尿量增加,血红蛋白及排出,对肾脏也可起保护作用 。
④烦躁不安:往往是烧伤休克期血容量不足、中枢缺氧的表现 。在注射止痛剂后仍然烦躁不安,则勿误认为是疼痛所致,应加速输液,尤其是输胶体液 。如果有呼吸道烧伤或面颈部烧伤后肿胀,有呼吸困难伴烦躁不安时,常为呼吸道梗阻的征象,必须迅速作气管切开,以防窒息 。
2.其他综合治疗:输液是防治烧伤低血容量休克的有效措施,但同时还应重视其他抗休克综合措施,如充分的止痛(可用杜冷丁50-10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每4-6小时肌肉或静脉滴注一次),减少不必要的搬运,注意保暖,必要时间歇给氧,预防感染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输液的抗休克效果 。
[病例讨论] 伤员××× 男 45岁 烧伤二、三度面积70%,分布于头颈躯干四肢,伤后7小时,已输液2000毫升,其中全血300毫升 。尿量共70毫升,脉搏150次/分,呼吸24次/分 。烦动不安,注射杜冷丁100毫克后无好转,再注射非那根50毫克仍躁动不已 。会诊要求:(1)如何输液以增加尿量;(2)躁动怎样解决;(3)四肢烧伤后不能测血压,病情不明怎么办 。
推荐阅读
- 《寻觅理想》MP3歌词-富九
- 程钟龄蠲痹汤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麝香散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橘核丸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推气散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萆薢饮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黄矾散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秘精丸的作用功效
- 程钟龄追虫丸的作用功效
- 《失去你》MP3歌词-萧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