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万花筒 二次大战名将录

    战功卓著的朱可夫 。朱可夫于1896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里,1918年参加红军 。早在当坦克团长的时候,就提出坦克战的新理论,主张建立坦克兵团,反对按传统办法将坦克分散配属给行动缓慢的步兵,以便发挥快速闪击作用 。这一理论在哈勒欣战役中经受了考验 。
    在德军包围列宁格勒,形势发发可危之际,他受命出任方面军司令 。他一跨进斯莫尔尼宫,当即中止了正在研究撤退方案的会议,毫不留情地撤换了两个集团军司令,逮捕和处决了一些擅自撤退的军官 。他迅速拟定了守城计划,建立纵深的防御体系,并以部分兵力出击德军侧后,终于打破了希特勒妄图夺取“十月革命的摇篮”的迷梦 。
    1941年9月底,德军以180万军队向莫斯科发动总攻 。在此关键时刻,朱可夫奉命回克里姆林宫 。在斯大林领导下,他参与制定了一个将防御、反攻和总攻紧密结合的计划,经过浴血奋战,将德军击退至远离莫斯科100?350公里之处,使德军的“闪击战”彻底破产 。
    1942年夏,斯大林格勒前线告急,朱可夫与华西列夫斯基向最高统帅部建议,应将德军主力紧紧钳制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在其两翼实施强大突击,围敌打援 。他不仅运筹帷幄,还亲临前线指挥战斗 。斯大林格勒一战,全歼德军25万,成为前苏联卫国战争的伟大转折点 。
【军事万花筒 二次大战名将录】    朱可夫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他多谋善断,具有远大的战略目光 。当他率领大军直捣希特勒的巢穴柏林时,他的辉煌战功达了顶峰 。朱可夫在军事上的成就,已成了前苏联军事学术的宝贵财富 。
    朱可夫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杰出的战略家,由于功勋卓著,曾四次荣获“前苏联英雄”的称号 。1955?1957年他曾出任国防部长,1974年在莫斯科逝世 。
    阿拉曼的蒙哥马利 。蒙哥马利出生于伦敦的一个牧师家庭,18岁入军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过英军排长,得过奖章 。这段经历对他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他回忆说:“到第一次大战结束时,他已经认清军事职业是一种终身的研究 。”他潜心研究战争的科学和实践,终于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大展雄才 。
    1942年,蒙哥马利奉命飞往开罗指挥第八集团军 。此时隆美尔正率领德意非洲军团,连挫英军,长驱直入,兵锋直指开罗,英军在一连串打击下士气低落 。从大战爆发以来,英国遭到一连串的痛苦的失败:敦刻尔克大撤退、英伦苦战、新加坡失守、缅甸败退、埃及告急……丘吉尔首相日夜冥想如何击败号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 。蒙哥马利一到埃及前线,便以惊人的组织和军事才能,将这个由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南非人、印度人和英国人组成的杂牌军恢复了活力,拟就了一项扭转北非战局的作战计划 。具有历史意义的阿拉曼战役拉开了战幕 。
    1942年10月23日晚,1200门大炮齐声轰鸣,蒙哥马利的第8集团军向德意非洲军团发起了进攻,经十二天鏖战,英军全面突破敌军阵地,收复了马特鲁港 。隆美尔抱病从德国返回前线,但已难挽回败局,被迫向西撤退 。德意军死伤和被俘5.9万人,隆美尔的助手冯?托马将军和四名意大利将军也当了俘虏 。此后英军一路尾追,直至突尼斯边界 。一度纵横驰骋于北非的“沙漠之狐”隆美尔遭到了他军事生涯中第一次惨败 。这位“沙漠之狐”的征服者蒙哥马利成为举世闻名的将领 。
    阿拉曼大捷以后,蒙哥马利又参加了突尼斯战役、西西里登陆、意大利本土登陆 。1944年6月6日,他担任了诺曼底登陆的地面部队总指挥,上陆后,他指挥第21集团军群跨过莱茵河,进入德国本土,和前苏军会师,胜利地结束了欧战 。
    血胆将军巴顿 。1942年11月,美英在法属北非登陆,巴顿被任命为西部特遣部队总指挥,在这场有惊无险的作战结束后,他便当了美国驻摩洛哥总督 。此时,隆美尔仍在突尼斯负隅顽抗,美国第2军由于指挥不力损失较大,士气低落 。艾森豪威尔立即下令由巴顿接任第2军军长职务,以重振该军士气 。巴顿欣然受命,并表示他早就盼望和隆美尔这个“厉害的狗杂种”厮杀一场并亲手将其击毙 。他到第2军后,立即下令整顿风纪,规定每个军人必须随时戴钢盔、扎绑腿,连护士也不得例外 。一周之内,人们就意识到,在“新老板”巴顿的领导下,不要打算再过以前的懒散的日子了 。在他的感召下,该军在以后的作战中战绩卓著,和英军配合全歼德意北非军队25万人 。在西西里岛作战中,他和瞧不起美国兵的蒙哥马利进行了比赛,结果领先占领了首府巴勒莫,收复了该岛 。从此时起,他成了使德军望而生畏的少数西方将领之一 。
    盟军诺曼底登陆后,巴顿指挥的第3集团军奉命进行布列塔尼战役,但他认为该半岛的德军已无大作为,于是以主力南取昂热,东攻勒芒,然后来了一个漂亮的左钩,向北直插阿尔让当,对法莱兹地区的10个德国师即将形成合围态势 。但由于盟军之间协调不力,这次围歼战没有完全达到目的 。此后他不顾天气恶劣,燃料缺乏,催动部队直扑齐格菲防线,于1944年3月下旬,抢先渡过了莱茵河,长驱直入德境 。巴顿的第3集团军踏上欧洲大陆,转战281天,共歼德军144.4万,为结束欧战作出了贡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三个月,他遭遇车祸不幸逝世 。
    巴顿生于富有之家,生活豪华 。但他酷爱军事职业,熟读兵书,思想敏锐,治军严格,作风顽强 。他虽然有时因对其下属作风粗暴,遭到报界和一些人的非议 。但平时幽默风趣,对部属富于同情心,因而他的属下对他总是由最初的憎恨很快转变为敬佩,并以曾在他的麾下作战而自豪 。
    一代名将艾森豪威尔 。艾森豪威尔出身于著名的西点军校,后来又曾在陆军指挥参谋学校和陆军大学深造 。但是,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他仍是个默默无闻的军人 。幸运的是,他长期在麦克阿瑟和马歇尔手下作参谋工作,得到了他们的赏识 。1942年6月,在马歇尔的举荐下,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欧洲美军最高司令 。在此之前,他从未实地指挥过作战 。然而,他就任后的第一次重大使命??指挥美英联军北非登陆之战却马到成功,证明了马歇尔慧眼独具 。艾森豪威尔也因此声名鹊起 。
    艾森豪威尔属下的英国将领不少都有比他丰富的战场指挥经验,同时他还在同一个喜欢直接干预战场指挥的英国首相打交道 。这给他带来了相当的困难 。然而他恰当地处理了同英国人的合作关系,又成功地保持了作为联军统帅的权威 。人们说,他获得成功的秘诀首先在于他是位兼具政治家眼光的军人 。
    诺曼底登陆战的胜利,使艾森豪威尔的声誉达到顶峰 。作为欧洲盟军最高统帅,他把注意力集中到战略性的问题上 。他乐于听取各种意见,谦恭有礼,但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让步 。他坚持英国战略空军必须在他的控制之下;当其部下对于是否按计划使用空降部队发生动摇时,他毅然下令执行原定计划;在1944年底联军打进德国后,他顶住了丘吉尔的压力,坚持不同前苏联红军争占柏林 。正是由于指挥得当,诺曼底登陆作战及其后的一系列进展取得了辉煌胜利 。
    欧战结束前夕,他被授予美国的最高军衔??五星上将,与其恩师麦克阿瑟和马歇尔同领殊荣 。当他从欧洲战场凯旋回到美国时,受到万人空巷的欢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