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基础研究成果,怎样“从实验室跃上生产线”( 二 )


科技成果转化 , “打通最后一公里”常被提及 。 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秘书长韩军认为 , 现在需要打通的远远不止“最后一公里” , 因为很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出来以后 , 需要经过中试、风险投资、搭建平台等多个环节 , 最后才能变成产品进入市场 。
“我国每年有几万项科技成果面世 , 从验收过程看 , 这些成果几乎都是成功的 , 但是转化率非常低 。 ”山西中医药大学教授李青山认为 , 这主要是因为成果评价脱离了中试标准 , 导致很多科研项目从立项开始就以发文章、职级晋升等为目的 , 研究成果单纯验证一些原理 , 不具备应用价值 , 根本不能转化为生产力 。
李青山建议:“项目立项之初 , 就应将成果中试的要求明确列入评价标准 , 对重大创新采取‘双盲’立项——企业提出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 单方面提交科技部门 , 并设定完成标准;科技部门评选已申报的科研项目时 , 按照相关性将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对接 , 并将企业要求作为评审项目的重要依据 。 ”
企业是创新成果的应用端 。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主任史浩飞表示 , 企业应用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 , 要鼓励企业积极消化、吸收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 , 完善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应用体系 。
此外 , 必须真正建立起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评价体系和环境氛围 , “让科学家敢想敢做 , 敢为天下先” 。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林建议 , “比如在生命科学领域 , 原始创新基础研究要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 , 把评价重点从成果数量转到成果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上来” 。
2、科学家潜心研究、科技经纪人推动转化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2020年 , 西湖大学科研团队自主研发出新型红细胞治疗技术 , 有望在痛风、癌症和多种罕见病治疗上一显身手 。 目前 , 该技术已完成近亿元人民币融资 , 进入临床试验 。
在制药行业 , 一款新药的研发动辄需要“10年10个亿”的投入 。 而新型红细胞治疗技术作为西湖大学第一个自主科技成果产业转化项目 , 迈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第一步时 , 距离西湖大学获批成立只有2年3个月的时间 。
“从专利申请、法律咨询到投资人谈判 , 成果转化办公室人员全程参与 , 大大加快了项目落地速度 。 ”西湖大学成果转化办公室负责人王廷亮说 , 实验室外 , 一条“辅助赛道”在成果问世之初就已铺就 。
为帮助科研成果顺利落地 , 西湖大学组建了成果转化小组 。 组建商业化团队、寻找职业经理人、分析成果应用场景、接洽各方投资人……用专业化力量、专业化手段 , 为项目转化保驾护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