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航天研发人才七成在40岁以下
■见习采访人员 俱鹤飞
今年 , 上海航天重点任务“好戏连台”:风云系列气象卫星比肩世界一流 , 有力支撑气象强国建设;天问一号实现火星探测“绕着巡”一次成功 , 迈出我国行星际探测第一步;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神舟十二号、天舟三号、神舟十三号成功飞天 , 开启中国空间站建设新征程……一次次成功的背后 , 不断传承的航天精神是上海航天人取得进步的重要法宝 。
目前 ,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有员工2万余人 , 平均年龄仅为36岁 。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张宏俊表示 , 多年来 , 上海航天始终坚持党管人才 , 坚持人才强企 ,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 , 努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 走出了一条具有上海特质、央企特征、航天特点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
建功一线 , 人才淬火成钢
10月16日凌晨 ,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 随着发射口令下达 , 火光耀眼 , 矗立在发射塔架上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冲天而上 , 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
这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805所的陆志豪第二次在酒泉发射场执行任务 。 今年6月 , 他跟随师傅吴源兵全程经历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任务 。 此次任务中 , 陆志豪负责对接机构地面设备的恢复和展开以及电测阶段的测试工作 。 “向上线看齐 , 用数据说话 , 跟自己较劲 , 想明白再干” , 这是吴源兵对徒弟的要求 。 面对此次任务测试安排更为紧凑的特点 , 陆志豪牢记师傅的教导 , 仔细判读每个参数 , 不留一丝疑问 , 严格按照要求出色完成了任务 。
陆志豪记得 , 那是在2003年 , 杨利伟乘神五飞天 , 他心中的航天梦由此起航 。 18年后 , 曾经的那个少年终于踏上了这片土地 。 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 金色绚丽的胡杨林 , 是属于航天人的“成人礼” 。
“我们把重大工程作为人才淬火成钢的大熔炉 , 在主战场上识别、培养、用好人才 , 实现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和科技领军人才淬炼双促进 。 ”张宏俊表示 , 结合型号科研生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批产一代”的特点 , 上海航天总结出航天工程和型号每推进一个阶段 , 人才就要“跟进一批、储备一批”的规律 , 通过对人才资源的优先储备、优先开发和优先投资 , 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
机制先行 , 打造雁阵梯队
作为系统工程的典型代表 , 上海航天产业涵盖“弹、箭、星、船、器”五大核心领域 , 研发队伍40岁以下人员超过70% , 型号“两总”中45岁以下占比超过50% 。 如何发挥好企业的综合优势 , 让各方面的人才都能脱颖而出 , 是对企业管理者的重要考验 。
推荐阅读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银行|银行卡、社保卡可直接刷卡坐公交 上海公交开始试点
- 运载火箭|2021中国航天发射次数首破50
- 集聚|向全球应用创新策源地持续迈进 上海“双千兆”应用体验中心正式揭牌
- 上海|上海供水热线与城投水务官网合并上线,一站式服务更便民
- 器件|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领域
- 领域|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以集成电路为核心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