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专访浙大上海高研院院长周如鸿:“计算+”跨学科正逢其时( 六 )


在外部机制体制方面 ,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也在不断尝试 。 新型研发机构的首要问题是可持续发展 , 需要不断投入 。 一方面 , 上海市政府和浙江大学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 , 另外一方面 , 我们也在争取来自社会资本的支持 。 比如 , 繁星科学基金会设立专项支持我们的发展;一些头部企业也跟我们成立联合研究中心 , 支持我们的研究 。
我们的特色是“计算+” , 需要把加号的工作做好 。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力争起到纽带作用 , 通过机制体制创新 , 汇聚融合上海市政府、浙江大学、社会资本、国际合作等各方面资源 , 打造高能级平台 , 支撑上海市和浙江大学的发展 , 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之路 。
澎湃新闻: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在人才引进方面有何举措?如何获得长期的支持和保障?
罗坤:上海市市委书记李强对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人才引进提出了要求 , 希望我们成为全球人才引进的高地 ,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也希望能引进顶尖科学家 。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期间承办或者联合承办“世界顶尖科学家生命科学3.0与交叉研究论坛”、“ 世界顶尖科学家大学校长论坛”的目的之一是希望对接世界顶尖科学家 , 努力引进顶尖科学家来院里工作 , 服务中国的伟大建设 。 截至目前 , 我们已经成功引进一批海内外优秀人才 , 包括一位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 数位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博士后等 , 人才建设工作初见成效 。
周如鸿:在长期保障方面 , 上海市政府正在研究“机构式资助”的可能性 , 为高研院的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支持;我们同时也积极融入国家实验室 , 努力成为国家实验室的主力军之一;另外 , 我们将通过调动“泛浙大”力量 , 获取社会各方资源的支持 , 例如以黄峥校友为代表的资本力量 , 帮助我们成立了“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繁星科学基金”;此外 , 我们也通过和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多方合作 , 实现双赢 , 目前已经与百度、壁仞科技、药明康德、海康威视等共同成立了联合创新中心与联合实验室 。 我们希望 , 在多方资源的促进下 , 高研院能实现使命 , 做出应有的贡献 。
澎湃新闻:作为研究人员 , 您想和学生分享哪些经验?
【生物学|专访浙大上海高研院院长周如鸿:“计算+”跨学科正逢其时】周如鸿:个人认为志存高远对年轻学子非常重要 。 尽量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科学方向 , 并努力去解决一个大的科学问题 。 我前面说过 , 即使不能一次性完全解决这个大的科学问题 , 但也可以尝试去解决这一大问题的30% , 甚至1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