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专访浙大上海高研院院长周如鸿:“计算+”跨学科正逢其时( 五 )


目前 , 浙江大学上海高研院正在开发一种针对新生抗原智能筛选的PKNAP人工智能新平台 , 把基于物理(physics-based)与基于知识(knowledge-based)的手段通过神经网络相结合 , 用于新生肿瘤抗原预测 。
澎湃新闻:癌症疫苗开发因难度大而备受关注 , 您目前和其他团队的合作情况如何?
周如鸿:目前我们的合作方包括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深圳罗湖医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瑞金医院等 。 确实 , 肿瘤免疫疫苗研发是一项极具挑战的科研任务 , 单一科研单位力量单薄 , 可能无法完成全部工作 。 我们团队更多地关注前期基础研究工作 , 后期需要与其他团队包括医院合作共同完成 。
澎湃新闻:各学科交叉研究是研究趋势之一 , 对科学家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周如鸿:确实 , 学科交叉研究为研究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 合作成功需要具备至少以下几方面的要素:首先 , 志同道合 , 目标、理想一致 , 有共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或重大民生问题的决心;第二 , 资源共享 , 保持合作精神 , 科学归根结底是由人来完成 , 是人与人之间的精诚合作;第三 , 技术手段和方法 , 在前两方面的基础上 , 技术进步可提高合作成功的概率 。 到目前为止 , 交叉学科的技术和方法都有了长足进步 , 开展相关交叉研究可以说是正逢其时 。
澎湃新闻: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是跨学科合作的“试验田”之一 , 有哪些创新点?
周如鸿: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是上海市政府和浙江大学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 , 它的性质是事业单位 , 但按企业的方式来运转 , 在机制上有创新之处 。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目前的四大定位分别是:第一 , 引进一批国际顶尖人才 , 人才是事业的基础 , 所以我们一直倡导科技创新 , 人才先行;第二 , 尝试学科汇聚 , 把计算机、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各领域的交叉学科人才汇聚在一起;第三 , 强调产学研 , 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 , 响应国家战略需求 , 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尽我们的力量;第四 , 体制机制创新 , 即在现有的机制上面尝试一条新路 , 做好做强新型研发机构 。
罗坤:周院长讲得非常全面 。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相当于是一块“试验田” 。 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市委书记李强和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的亲自关怀下 ,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于2020年6月3日签约 , 于2020年12月16日正式成立 , 到今天还不满周岁 。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进行了不少尝试 。 基于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助推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帮助浙江大学建成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大目标 , 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十分重视内部顶层设计 , 从建立初期就构建了“1+3+X”的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 , 即1个“计算+AI”前沿研究基地 , 3个“计算+”创新实验室(“计算+金融”“计算+工程”“计算+生物”) , X是根据上海市的实际需求把浙江大学的优势科创资源 , 甚至包括全球的优势科创资源 , 对接到上海本地的科技创新发展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