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军|盒马打起了咖啡的主意( 二 )


一方面 , 推出咖啡业务能够进一步扩充盒马的消费场景 。 近年来 , 盒马在零售领域的动作不断 。 比如 , 上线火锅业务、升级旗下鲜花品牌、升级旗下酒水业务等等 , 而这一系列举措都直接或间接地扩充了盒马的消费场景 , 此次推出的咖啡业务也不例外 。
相较于其他单品 , 咖啡的优势更为明显 。 据极光调研数据显示 , 有64.9%的消费者表示每周都会饮用咖啡 , 其中每周喝3-5次或者更多次数的人群占比为38.6% 。 随着咖啡文化的日益流行 , 喝咖啡已经逐渐成为不少消费者的日常习惯 , 而盒马开设的咖啡门店 , 恰好能满足此类人群的需求 。
另一方面 , 咖啡业务能帮助其实现双向引流 。 据悉 , 盒马咖啡门店位于盒马鲜生门店内部 , 在前期阶段有盒马鲜生原本的流量作为加持 , 能带动其咖啡业务的发展 , 为其咖啡业务赋能 。 再加上有盒马品牌作为背书 , 其咖啡业务的发展也会更容易为消费者接受 。
而咖啡消费人群与盒马鲜生用户人群的重合度也不尽相同 , 能够互为补充 。 具体来看 , 盒马鲜生的典型用户为一二线城市的精英人群 , 其中男性占比达到了53.2% 。 据DATA 100《咖啡市场趋势洞察报告》 , 我国一二线城市咖啡消费者中女性占比接近六成 。 对盒马来说 , 开设咖啡门店既增添了新的消费场景 , 也能引来更多的新流量、实现双向引流 。
赛道强敌环伺
无论是单纯看好咖啡行业所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前来分食蛋糕 , 还是出于完善本地生活业务版图的考量 , 咖啡领域都成为了盒马尝试的领域之一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随着咖啡领域热度的不断攀升 , 咖啡行业的入局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 而入局咖啡自营业务的盒马也将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 。
首先 , 要同深耕已久的本赛道玩家展开竞争 。 以星巴克为例 , 星巴克虽是外国咖啡品牌 , 却已经在我国发展多年 , 有着深厚的积累 。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 从2021年中国咖啡爱好者购买咖啡的品牌来看 , 星巴克凭借52.3%的占比居于前列 。 在门店方面 , 星巴克的中国门店数量已经超过5000家 , 其打造的“第三空间”也满足了咖啡爱好者们的社交刚需 。 与这类根基深厚的老牌玩家相比 , 盒马咖啡并无太大优势 。
其次 , 要面对来自咖啡新品牌的挑战 。 随着年轻一代逐渐成为咖啡消费主力军 , 其对咖啡的需求也愈发多元化 , 新式的、具有创意的咖啡更受消费者欢迎 , 咖啡新势力们在积极研发新品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的同时 , 也在咖啡包装上不断创新 , 比如三顿半的Mini小罐装设计、永璞的飞碟型包装等 。 据CBNData发布的《2020线上咖啡市场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 , 新式包装的咖啡热度攀升 , 消费规模提升超20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