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3·15观点 | 让消费者有底气对违规营销短信说“不”


市场营销|3·15观点 | 让消费者有底气对违规营销短信说“不”
本文图片

【市场营销|3·15观点 | 让消费者有底气对违规营销短信说“不”】
只有让违规违法者感到疼痛难忍 , 营销短信满天飞乱象才会得到有效遏制 , 才能真正扎牢“不得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擅自发送营销短信”的篱笆 。
随着“双11”促销活动临近 ,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于10月25日召开行政指导会 , 规范电商平台短信营销行为 。 会议要求 , 电商平台要立即全面自查自纠零售、金融等相关产品的短信营销行为 , 不得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擅自发送营销短信 。 (据10月27日中国新闻网报道)
商家促销 , 无可非议 , 但通过短信进行营销 , 前提是必须征得用户同意 。 无论是《民法典》还是《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 都明令禁止擅自发送商业营销短信这一行为 。 而根据我国《广告法》规定 , 监管部门可对违规广告主处5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 。
当下 , 许多商家在未取得注册用户同意的情况下 , 促销短信满天飞 , 然后给退订短信设置重重门槛 。 此前就有网友吐槽 , 想一次成功退订短信是不可能的 , 要进行“T”“复T”“复T即可”等多种组合尝试 。 可见 , 商家此类行为不仅仅是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 而是已然触碰法律红线 , 应当严惩 。
事实上 , 每遇 “6·18”“双11”“双12”等网络购物狂欢节 , 消费者在体验购物便利的同时 , 更要忍受营销短信的狂轰滥炸 。 应当说 , 通过职能部门的不懈努力 , 违规营销短信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 , 但也应该看到 , 违规营销短信并没有匿迹 , 仍然严重干扰着消费者的正常生活 。
究其背后的原因 , 一则是消费者的电话、地址、购物喜好和习惯等 , 都在电子网络中一一呈现 , 对商家来说这是大数据的基础 , 是营销的资源 , 然而对消费者来说 , 却是一种被动的无奈 。 再则就是治理违规推送营销短信 , 不断面临新情况、新变化 。 比如 , 一些平台随意改号 , 使得垃圾短信更具隐蔽性 , 增加了监管难度;一些不法分子借以发送虚假营销信息的“伪基站” , 成为滋生电信诈骗的“温床” 。 这些现象客观上要求治理手段不断升级 。
说到底 , 违规营销短信屡禁屡现 , 除了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的裸露外 , 电商平台、购买服务的商家、法律意识淡薄的卖家、电信运营商均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毕竟是他们将抵御营销短信的责任推到消费者身上 , 忽略了消费者对信息的自主选择权 。
因此 , 在“双11”到来之即 , 就商家短信“轰炸”消费者一事 , 除提前依法叫停违规营销短信外 , 相关执法部门也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 , 进一步调查追究、严惩涉及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 。 只有让违规违法者感到疼痛难忍 , 营销短信满天飞乱象才会得到有效遏制 , 才能真正扎牢“不得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擅自发送营销短信”的篱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