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发明与父亲成果太像了?大手可以拉小手 , 但别代替小手
近日 , 一则“儿子获奖发明和父亲研究所成果高度相似”的消息 , 引发舆论关注 。 据报道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利用自己和实验室团队的科研成果 , 供儿子获奖升学 。 10月27日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回应称 , 高度重视 , 已迅速组织人员对此事进行调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也表示 , 已启动调查 , 若属实 , 将按照大赛规则进行处理 。
文章图片
虽然事件真相有待调查结果 , 但从媒体发布的父子发明装置外形上看 , 即使是外行人也要感叹一句“相差无几”;再结合名称、工作原理等方面的重合部分 , 以及不止一次的“科研巧合” , 网友有理由发问:到底是父亲的科研成果 , 还是儿子的发明创造?屡次获得重磅奖项的 , 到底是名副其实的“神童天才” , 还是坐享其成的“拼爹少年”?孩子的一名老师介绍 , 该发明在研究过程中确实得到了孩子父亲的指导和帮助 , 属于“大手拉小手” 。 需要调查清楚的 , 恰恰就是父亲对孩子的帮助程度有多少 , 存不存在过度参与 , 甚至是直接代劳的情况 。 大手可以拉着小手 , 但不该代替小手 。
在青少年科创大赛的赛道上 , 一个个奇思妙想总是令人眼花缭乱 , 赞叹不已 , 但其中也不乏家长逾越围栏、抢占跑道的现象 。 去年 , 云南昆明一名六年级小学生 , 凭借关于结直肠癌基因研究的课题在青少年科创大赛获奖的消息 , 就引发了不小的热议 。 后经专家组认定 , 项目研究报告的专业程度超出了作者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 , 不可能由作者本人独立撰写 , 因而撤消了相关奖项 , 并收回奖牌和证书 。 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一鸣惊人的思考力 , 均值得赞叹 , 但那些明显超出学生现有认知、与科研规律完全背离的“惊艳”成果 , 却是应该坚决抵制的“作弊之果” 。 身为科研人员 , 应传授给孩子的 , 是那份认真科研、勤勉努力的精神 , 怎能是有违公平、学术造假的伎俩?前者是爱孩子 , 后者是以爱之名“毁孩子” 。
父母的言传身教 , 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的种种表现 , 往往也能映照父母的人格修养与处世态度 。 孩子获奖的一时虚荣 , 是否应该盖过学术道德的长久光环;孩子评奖升学的重要性 , 是否应该大过对其人格品质的悉心培养;相信大部分家长心中都能有杆秤 , 尤其是科研领域的家长 , 更该具备科研的“边界感” , 遵守教育的公平性 。
来源:北京晚报 | 采访人员 辛音
编辑:辛音
推荐阅读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数字货币|比特币发明者到底是谁?马斯克这么说
- 教科|中阳县举办第二届青少年机器人智能大赛
- Top10|年度最佳发明竟然有Xbox和意面 这个榜单靠谱吗?
- 青少年|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走进三亚中小学校
- 青少年|全国首家体教融合青少年无人机研学基地正式挂牌成立
- 团队|深圳研究团队发明可快速修复活体材料,院士高度评价
- 政策|让博物馆对青少年免费的初衷“不打折”玉渊杂谈
- 公司|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取得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的公告
- 硬件|“杭州芯火壹号”HX001芯片发布 已申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