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地质地球所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的三篇论文同期发表于《自然》


嫦娥|地质地球所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的三篇论文同期发表于《自然》
本文图片


嫦娥|地质地球所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的三篇论文同期发表于《自然》
本文图片

10月19日 , 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 , 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 。

嫦娥|地质地球所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的三篇论文同期发表于《自然》
本文图片

新闻发布会现场

嫦娥|地质地球所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的三篇论文同期发表于《自然》
本文图片

周琪副院长致辞
月球上火山活动何时停止?曾经的岩浆活动如何维持?是否有水?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具有怎样的特征?能否解答上述问题?由中科院地质地球所和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主导 , 联合多家研究机构通过三篇《自然》论文和一篇《国家科学评论》论文 , 报道了围绕这些重要科学问题取得的突破性进展 。 研究证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为一类新的月海玄武岩 , 对着陆区岩浆年龄、源区性质给出颠覆性认识 , 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 , 其晚期岩浆活动的热源并非来自放射性元素 , 并且月幔源区几乎没有水 。
对来自美国、苏联的月球样本和地球上月球陨石已证实 , 月球的生命特征——岩浆活动至少持续到大约28至30亿年前 , 古老的岩浆喷发活动留下的黑色玄武岩形成了所见的“月海” 。 但是 , 对于月球岩浆活动停止的确切时间 , 科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
在最新的研究中 , 科研人员利用超高空间分辨铀-铅(U-Pb)定年技术 , 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岩屑中50余颗富铀矿物(斜锆石、钙钛锆石、静海石)进行分析 , 确定玄武岩形成年龄为20.30±0.04亿年 , 证实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年龄为20亿年 。 也就是说 , 月球直到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 , 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延长了约8亿年 。
【嫦娥|地质地球所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的三篇论文同期发表于《自然》】
嫦娥|地质地球所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的三篇论文同期发表于《自然》
本文图片

《自然》论文:嫦娥五号玄武岩记录的月球20亿年前火山作用


嫦娥|地质地球所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成果的三篇论文同期发表于《自然》
本文图片

李献华院士作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进展报告
李献华院士在新闻发布会的报告中介绍 , 嫦娥五号着陆区是月球最年轻玄武岩单元之一 , 科学家曾以一种统计区域撞击坑的大小和数量的方法 , 推断这一区域的年龄为10至30亿年 , 这种方法存在着极大不确定性 。 此次嫦娥五号玄武岩的精确年代学数据为撞击坑统计定年曲线提供了关键锚点 , 将大幅提高内太阳系星体表面的撞击坑统计定年精度 。 此次研究采用的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定年和同位素分析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 为珍贵地外样品年代学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 同时 , 月球最晚期岩浆活动的成因一直是未解之谜 , 目前科学界存在两种可能的解释:岩浆中富含放射性元素以提供热源 , 或富含水以降低熔点 。 最新研究基于我所研发的超高空间分辨同位素分析技术 , 取得了意料之外的结果:嫦娥五号玄武岩初始熔融时并没有卷入富集钾、稀土元素、磷的“克里普物质”(这几种元素在地球化学上被称为“不相容元素” , 意为不容易进入到固体中的元素) , 嫦娥五号样品富集克里普物质的特征 , 是由于岩浆后期经过大量矿物结晶固化后 , 残余部分富集而来 。 这一结果否定了初始岩浆熔融热源来自放射性生热元素的主流假说 , 揭示了月球晚期岩浆活动过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