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胸鹀在中国南北有着很多的俗称 。 除了广东所称的“禾花雀”之外 , 京津一带叫它“黄胆”;内蒙和东北称其为“黄肚囊、黄肚皮、黄豆瓣、烙铁背”;在湖北、湖南和江西等地则称作“麦雀”或“麦黄雀”;河北很多地方还称“稻雀”;广西有的地方又叫“秧谷鸟” 。 意味深长的是 , 就连1994年出版的《香港及华南鸟类》这样指导人们在野外辨识鸟类的工具书 , 在介绍黄胸鹀时也会指出“它就是广东菜里的美食禾花雀” 。 由此可见 , “禾花雀”这道美食在有些地区曾是多么“深入人心” 。
本文图片
被捕捉的黄胸鹀 | Huang Qiusheng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能够在各地拥有众多的俗称 , 说明黄胸鹀至少具备了以下的一些特点:首先长相够出众 , 繁殖羽的雄鸟黑黄栗色相间 , 称其为“国内最漂亮的鹀之一”也毫不夸张;其次 , 从东北到华南至少都曾有过它们的靓影;最后 , 数量够大 , 必须还得常见到一定程度 , 才会拥有属于自己在各地的“昵称” 。
事实上 , 在早期的文献记载中 , 每每提到黄胸鹀时 , 基本都是这样的画风 。 比如 , 寿振黄先生在其1936年出版的不朽著作《河北鸟类志》就提到黄胸鹀“该种在春秋迁徙季节非常常见” 。 1956年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室郑作新研究员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题为《麻雀与雀害》的文章 , 指出“鹀类在我国境内最形繁多的 , 莫过乎黄胸鹀 , 即一般所谓禾花雀(常误作黄花雀) , 实以它在禾稻结穗时才飞集田野间 , 故名 。 ...... 在它南迁北徙时 , 路经我国 , 在田间集食 , 随食随迁 , 尤其在秋季收成时 , 此鸟群迁至田间啄食 , 为害之烈 , 实不亚于当地当时的麻雀” 。
本文图片
黄胸鹀的数量一度非常多 | lonely shrimp / Flickr
那个时候 , 因为数量多 , 黄胸鹀被定性为“农业的一种大害” , 国内关于该种的早期研究工作 , 基本都是集中在1959年前后完成 , 尤其关注其食性 。 从这些文献中 , 能够看出即便是在“除四害”运动期间黄胸鹀也依然保有很大的数量 。 例如1958年夏秋和1959年夏 , 在武汉南湖地区迁徙经过的黄胸鹀以数万只计;1959年 , 在广东珠江三角洲 , 根据89个网场的统计 , 平均一晚一张网就可能捕获3000-4000只黄胸鹀 。
本文图片
黄胸鹀一度非常常见 | Yann Brilland / Flickr
推荐阅读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换卡|突然宣布:被迫停止运营!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社交|Facebook被指试图在美政客中抹黑前雇员Frances Haugen声誉
- IT|新能源汽车年底卖爆 展车都被抢购 咋回事?
- 植被|二十年后的成都
- 最新消息|被骂“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书” 中华书局回应称即日下架
- IT|滴滴被“围剿”三个月:Q3经调整EBITA由盈转亏 订单量、交易额均下滑
- 奇葩趣闻|男子加了2万的油发现是中围石油:同名公司曾被中国石油起诉商标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