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显示:新冠病毒与采集于老挝的菊头蝠冠状病毒有共同关键特征
英国《自然》杂志的预印本平台“研究广场”日前登载的一项研究显示 , 在老挝北部某些洞穴中栖息的菊头蝠所携带的冠状病毒与新冠病毒具有共同关键特征 , 这表明自然界存在与新冠病毒密切相关的病毒 。
文章图片
资料图
在这项新研究中 , 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和老挝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间在老挝北部石灰岩“岩溶地带”捕获了46种共计645只蝙蝠 , 并就这些蝙蝠携带的冠状病毒是否与新冠病毒相似展开采样研究 。
研究者发现 , 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通过与人类细胞受体“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来侵入人体 。 自然界存在的蝙蝠冠状病毒能否与人类细胞受体ACE2结合 , 该病毒有无与新冠病毒类似的RBD , 是判断蝙蝠冠状病毒能否跨物种传播的重要依据 。
论文显示 , 科研人员从栖息于老挝北部某些洞穴的上述菊头蝠身上采集了样本 , 并在这些样本中发现了3种与新冠病毒RBD高度相似的蝙蝠冠状病毒 。 研究人员指出 , 代号为BANAL-52、BANAL-103和BANAL-236的病毒是“迄今已知的与新冠病毒最接近的”蝙蝠冠状病毒 。 其中BANAL-236病毒具有与新冠病毒几乎相同的RBD 。 论文作者之一、巴斯德研究所病原体探索领域的负责人马克·艾利奥特说 , 这3种蝙蝠冠状病毒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源头 , 并可能构成直接传播给人类的实质风险 。
此前曾有西方媒体称 , RaTG13冠状病毒最接近新冠病毒 。 但新研究表明 , 与在云南发现的蝙蝠冠状病毒RaTG13相比 , 上述菊头蝠所携带的这3种冠状病毒的RBD与新冠病毒更为接近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病毒研究中心病毒基因组学负责人戴维·罗伯逊教授此前接受新华社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RaTG13冠状病毒最接近新冠病毒”这种说法容易误导人 , 因为自然界中有很多冠状病毒在传播 , 还有很多冠状病毒未被采样 , 在已知冠状病毒中这两者关系比较接近 , 其实它们之间有几十年的进化距离 。
未参与巴斯德研究所和老挝大学上述研究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病毒学研究人员爱德华·霍姆斯指出 , 持续采集样本是了解病毒起源的唯一途径 。 这项研究强调自然界存在的蝙蝠冠状病毒极易感染人类 , 这是未来面临的明确风险 。
来源 新华社
编辑:高珊珊
【老挝|新研究显示:新冠病毒与采集于老挝的菊头蝠冠状病毒有共同关键特征】流程编辑 邰绍峰
推荐阅读
- 功能|小米 Watch S1图赏:商务气质新系列,稳步入场不急切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于本|豆瓣 App 安卓新版本 7.20.0 测试
- bleu|字节跳动火山翻译上新 38 个稀有语种,翻译能力再升级
- 苏宁|可循环包装规模化应用 苏宁易购绿色物流再上新台阶
- 市场|激斗智能家居,大厂遇到新对手
- Samsung|新渲染揭示Galaxy S22 Ultra几乎就是Galaxy Note复刻版
- Google|谷歌暂缓2021年12月更新推送 调查Pixel 6遇到的掉线断连问题
- 样儿|从太空看地球新年灯光秀啥样儿?快看!绝美风云卫星图来了
- 最新消息|世界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光伏电站在德州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