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80后”女博导梁静:智慧城市背后的“神机妙算”

新华社郑州3月4日电题:“80后”女博导梁静:智慧城市背后的“神机妙算”
新华社采访人员张浩然
“教室排课、行车路径规划、航班调度、大数据挖掘、金融分析等 , 可以说 , 进化计算的应用领域无所不在 。 ”在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教室内 , 梁静正在为学生们讲授《进化计算》课程 。
“怎样在一定时间内排更多航班 , 最大化地利用机场现有资源?怎样优化投资组合 , 让收益更大、风险更低?怎样设计机器人的路径 , 让其躲开障碍物 , 同时机器人之间不会互相干扰?怎样优化车间流水线工序 , 在约定工期以更节能减排的流程完成各类工件生产?”梁静说 , 建设智慧城市时 , 上述智能调度问题都可以应用进化计算进行解决 。
【算法|“80后”女博导梁静:智慧城市背后的“神机妙算”】1981年出生的梁静 , 目前担任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 近期 , 她正带着团队攻关 , 力求在进化计算的应用方面有所突破 。
1999年 , 梁静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 。 大学毕业后 , 她拿到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 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 从此一头扎进了进化计算研究领域 。
进化计算虽是数学问题 , 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 。 “比如点外卖的时候 , 让派送员去取货后再给我们送货 , 那么他沿途经过哪些商家 , 路上是不是可以再多取多送一些 , 怎样去高效完成这样的任务 , 背后其实就是一个进化算法的优化问题 。 ”梁静说 。
读博期间 , 每次暑假回国 , 家乡的变化都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 “我觉得在国内虽然可能有挑战 , 但有机会去做更多我想做的事情 , 发挥的空间更大些 。 ”梁静说 , 博士毕业后 , 面对地方政府机关、国外科研机构抛来的“橄榄枝” , 她最终一一婉拒 , “我还是想继续做科研 , 为国家和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这是自己的初心 。 ”
2009年 , 梁静选择回到家乡郑州工作 。 刚开始确实有些不适应 , 不过 , 这种不适感很快便消失了 。 她笑着列举国内日常生活的体验 , 比如电子政务的便捷、空气质量的改善、疫情防控的成果、晚上在外散步时的安心等 , “现在国外电子支付不如国内普遍 , 出国消费时反而很不适应 。 ”
如今 , 简历上的她 , 科研成果和成绩十分耀眼:在进化计算国际会议上组织过多次优化算法竞赛 , 所制定的标准测试函数集被全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45个学科领域的学者认可和使用 。
生活中的她 , 兼顾着科研、管理和家庭 。 作为博士生导师、院长和两个孩子的妈妈 , 梁静的备忘录上每天挤满了各种待办事项 , 做起事来风风火火 。
一个人的力量总归是有限的 , 随着国内引才政策越发优厚 , 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加入梁静的科研团队 , 团队的研究范围也从偏重理论扩展到更多应用领域 。
谈及未来 , 梁静认为 , 自己的工作还处于应用前端 , 如果要让进化计算发挥更大价值 , 就需要搭建一个拉近优化算法设计人员跟工程应用之间距离的平台 , 才能更好地设计出新算法 , 解决智能电网、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的实际应用问题 。 (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