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比亚迪的第三场战役:曾让郭台铭恨之入骨,现在瞄准了马斯克?

来源:DeepTech 问芯Voice(semiconvoice)
作者:李薇
筹划比亚迪半导体分拆上市 , 整车业务开启大额增资 , 并计划推出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 。 近段时间比亚迪集团动作不断 , 面向汽车市场的打法也愈发清晰 。
既开放车用零部件供应 , 又积极推进整车业务 , 外界揣测——莫非比亚迪要做汽车电子时代的三星?
未来的蓝图埋在历史的脉络里 。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里 , 比亚迪以手机电池起家 , 从索尼口中夺得大单 。 继而与富士康过招 , 气得郭台铭牙痒痒 。 之后 , 又凭借率先推出的电动车 , 获得股神巴菲特的青睐 。 比亚迪在崛起之路上 , 可谓是上演了一出出好戏 。
财报显示 , 汽车、代工与电池为比亚迪当前的三大业务 。 这不仅意味着比亚迪逐步拼齐的业务板块 , 还代表着其过去分别同索尼、鸿海和丰田共同打响“三场战役” 。
在全球驶向智能电动汽车赛道的当下 , 比亚迪的第三场战役 , 才真正拉开序幕……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比亚迪的第三场战役:曾让郭台铭恨之入骨,现在瞄准了马斯克?
文章图片
图1/5

手机电池起家赚得第一桶金
比亚迪诞生于1995年的深圳 。 彼时 , PC和2G、3G等无线通信是全球电子产业的两大核心驱动力 。 在手机制造领域 , 由于技术含量和利润水平较高 , 电池被视作一门好生意 。
一块手机电池能卖到数百元人民币的价格 , 这一市场却被日本厂商长期垄断 。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首先瞄准了生产手机电池的机会 , 随后比亚迪不仅研发出第一块日本以外的锂电池 , 更通过和日本厂商抢订单赚得第一桶金 。
进军手机电池领域 , 除了要解决技术研发问题 , 更要躲过的索尼等日本电池大厂编织的技术专利网 。
“一种新产品的开发 , 60%来自公开文献 , 30%来自现成样品 , 5%来自原材料 , 自身的研究实力实际上只有5% 。 ”基于自身对产品开发的理解 , 王传福带领集团通过模仿式创新积累了大量专利 。
由于懂得拆解技术 , 比亚迪更接连躲过了索尼和三洋电机的控告 。
具体而言 , 索尼申请的技术是有确切范围的壁垒性技术 , 而比亚迪在调整电池规格后便能避开这个范围 , 侵权也就无法成立 。 举例来说 , 一项既有专利要求电池容液容量在0.4毫升以上 , 比亚迪就把电池液容量控制在0.4毫升内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比亚迪的第三场战役:曾让郭台铭恨之入骨,现在瞄准了马斯克?
文章图片
图2/5

下一个问题是量产 。
自动化生产线动辄千万元 , 为降低成本 , 王传福采用了“人海战术” , 把生产线逐一拆解成人工工序 。 日本厂商在生产镍镉电池时 , 需借助机械臂将正负极片贴在电池上 , 王传福则将生产线拆解成73个步骤 , 并用精确到毫米的夹板模具厂卡住电芯 , 再让工人模拟机器人手臂 , 竟也能满足良率 。
模仿式创新加之人海战术 , 比亚迪凭借压倒性的价格优势 , 快速打开市场 。
1995年 , 比亚迪从索尼手中夺得台湾大霸电子的大单 。 到了2000年 , 因为2.5美元对单颗电池报价远远优于日本厂商8美元对报价 , 比亚迪成为摩托罗拉首个中国锂电池供应商 。
在锂电池市场撕开一道缺口的比亚迪 , 很快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 。 到2010年 , 比亚迪手机用锂离子电池的全球市场份额已来到8.75%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比亚迪的第三场战役:曾让郭台铭恨之入骨,现在瞄准了马斯克?
文章图片
图3/5

跨足手机制造 , 挑战代工之王
抢食索尼的电池订单之后 , 比亚迪将目光投向了台湾地区的鸿海 。
鸿海被称为IT领域的“代工之王” ,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服务集团 , 以模具、精密制造能力见长 。 鸿海自1991年上市 , 连续多年蝉联台湾企业营收榜首 。 比亚迪不仅在营收规模上相去甚远 , 由于主业为电池制造 , 能力更是与前者大相径庭 。
如何与代工之王抢夺市场?
比亚迪的策略被称为“用郭台铭的方法打郭台铭” 。 换言之 , 比亚迪再次调用了模仿技能 。
鸿海从连接器起家 , 逆向整合手机、笔电等代工 。 比亚迪则从手机电池开始 , 横向扩展到屏幕、镜头模组、键盘机壳模具等各类零组件 , 向上跨足手机制造 。
首先 , 比亚迪的业务切换路径 , 就与鸿海相似 。
2005年 , 鸿海指控四百名鸿海旗下富士康员工转投效比亚迪 , 在比亚迪复制与富士康相似的生产流程 , 并向比亚迪索赔港币五十一亿 。 这一指控 , 也从侧面揭示了比亚迪的模仿路线 。
在控制成本方面 , 比亚迪也极力对标鸿海 。 鸿海在深圳龙华区开设工厂 , 比亚迪选取了成本更低的葵涌小镇 。 鸿海在捷克设厂 , 比亚迪就去更偏远的罗马尼亚 。
从鸿海这里 , 比亚迪抢到了诺基亚这个大客户 。 值得一提的是 , 类似于今天的苹果 , 诺基亚也希望扶植新的供应商以增强产业链控制力 。 借力诺基亚 , 比亚迪很快摘得“大陆版鸿海”的称号 。
2006年 , 比亚迪手机代工业务营收已经增到了51.35亿元;到2019年 , 这个数据已翻了十倍 。
代工早已是比亚迪营收的重要来源 , 但比亚迪一直闷声发大财 。 大众眼里的比亚迪 , 一直是车企或是电池企业 , 这种认知在近年才有所改观 。
2019年 , 雷军借一条微博透露 , 比亚迪成为小米9的供应商 。 比亚迪官微也转发雷军微博称:“没错 , 是我” 。 中美禁令影响下 , 比亚迪更接了华为的订单 , 其代工业务也因而名声大振 。
当前 , 比亚迪承接苹果、三星等国际主流品牌的代工业务 , 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代工企业 。 着眼于未来的万亿收入目标 , 王传福在2019年表示仍将重视代工业务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比亚迪的第三场战役:曾让郭台铭恨之入骨,现在瞄准了马斯克?
文章图片
图4/5

电动车下半场 , 第三场战役又打响
电池、代工之后 , 比亚迪的第三场大战围绕汽车市场展开 。 2003年 , 通过收购原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比亚迪开始从事汽车业务 。
如何拷贝成熟的模式及技术并规避侵权 , 以及如何降低成本 , 比亚迪早已赛出自己的经验 。 凭借积累了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及制造能力 , 比亚迪让丰田目瞪口呆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比亚迪的第三场战役:曾让郭台铭恨之入骨,现在瞄准了马斯克?】2016年 , 比亚迪汽车一举摘得产量增幅第一名、销量增幅第一名、单一品种中级家庭轿车销量第一的“三冠王” 。
不过 , 比亚迪的汽车梦想很快遭遇挫折 。
产业机遇尚未成熟 , 即使是领先者也无法兑现红利 。 在2019年出现断崖式补贴滑坡后 , 新能源玩家更是元气大伤 。
王传福曾表示:“当我发现比亚迪也有做汽车的机会时 , 我冲上去都嫌慢 , 我要扑过去 。 ”早早扑入汽车市场的比亚迪构建了自己的先发优势 , 但或许当下才是放大招的关键时机 。
一方面是产业环境的改善 , 由补贴驱动转变为产品驱动后 , 市场更为理性 。 同时 , 手机端红利见顶 , 一众企业布局汽车变得更为迫切 。
另一方面则是比亚迪自身的业务扩张需要 。 原本汽车业务陷入增长瓶颈 , 而比亚迪在生产电池的同时 , 也生产整车的几乎全部部分 , 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市场化机遇 。
如果说比亚迪入场之时的对手是丰田 , 下半场的同赛道玩家则要丰富得多 。 传统车厂、外资品牌、造车新势力之外 , 还有科技巨头轮番登场 。
新一轮赛点开启后 , 比亚迪会打响怎样的战争?横跨汽车、电池、IT、半导体等多个领域 , 比亚迪将开放集团供销体系写入集团核心战略 。

新浪科技-自媒体综合|比亚迪的第三场战役:曾让郭台铭恨之入骨,现在瞄准了马斯克?
文章图片
图5/5

此前中信证券判断 , 比亚迪后续更大的投资价值是作为中性的“新能源汽车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 , 包括锂电池、半导体、三合一电机/电控技术、电动车平台等 。
在半导体领域 , 比亚迪半导体是国内唯一拥有IGBT全产业链车企 。 从重组到引入两轮战略投资 , 再到筹划分拆上市 , 直指其成为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供应商的目标 , 也可视作是比亚迪车用供应链开放的里程碑 。
稳步扩大供应链外部供应之际 , 比亚迪在整车领域频繁布局 。
1月21日 , 比亚迪宣布拟配售1.33亿股H股 , 筹资229亿港元 。 日经亚洲评论指出 , 比亚迪此次筹资意在对抗特斯拉 。
2月2日 , 比亚迪宣布拟对比亚迪汽车增资30亿元人民币 。 此外比亚迪会议纪要显示 , 公司将于2022年推出新能源高端品牌 。
在整车领域对抗特斯拉 , 在车用供应链方面 , 电池业务必定会遇上宁德时代 , 半导体则要迎战斯达等厂商 。 重新校准定位后 , 比亚迪也将迎来一系列劲敌 。
结语
在汽车市场上 , 比亚迪眼下遇上了代工市场的老对手 。 鸿海进入“后郭台铭时代” , 增长曲线也瞄准电动车 。
前不久 , 鸿海还牵手吉利成立合资公司 , 跨足电动车代工 。 与鸿海相比 , 凭借惊人的业务宽度 , 比亚迪可以讲出更为丰富的故事 。
王传福此前公开表示:我们现在整个技术上比它(鸿海)强 , 因为我的技术领域比它多得多 , 他仅仅是一个模具加一个EMS , 我们有电池 , 有汽车 。
比亚迪低调多年的半导体业务亮相后 , 王传福也大可以列举半导体 。 业务线之外 , 量产经验也应当是拿得出手的论据 。
针对代工之王鸿海进入电动车 , 市场开始热议 , 鸿海能否顺利由手机代工转为汽车代工 。
不过 , 这一次比亚迪走在了前面 。 借助与网约车公司滴滴的合作 , 比亚迪已经成功吃上代工汽车的果实 。
也许 , 比亚迪根本就没把老对手放在眼里 。 既做终端品牌 , 又做零组件 , 比亚迪新故事似乎有着消费电子时代三星的影子 。
过去一年 , 比亚迪市值超过5000亿 , 成为亚洲资本市场大赢家 。 此次比亚迪半导体拆分上市 , 获得机构300亿估值 。
对于正续写第三场战役剧本的比亚迪 , 市场正期待不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