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微信重拾社交:“状态”是“朋友圈”的反面


中国企业家|微信重拾社交:“状态”是“朋友圈”的反面
文章图片
图1/1

当外界认为它的工具属性越来越强之时 , 微信开始重新思考社交产品的本质 。
_原题是:微信重拾社交
文|《中国企业家》采访人员 崔鹏
距离微信上次大版本更新 , 已经过去两年 。
在这段时间里 , 微信有很多变化 。 从界面设计到支付功能 , 从小程序到短视频 , 从7.0版本“因你看见 , 所以存在”的一朵摇曳鲜花 , 到8.0版本“我看见 , 你看见的”留白背景 。
不变的是微信的增长势头、用户体验以及其它产品难以复制的方法论 。 做一款10亿人使用的产品 , 和做一款百万用户的产品 , 方法可能截然不同 。
简单纯粹 , 在成功者的定义中是高效人性化 , 在失败者身上是生死存亡 。
做产品 , 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 团队没有充分的耐心 , 运气又不是那么好的话 , 很难走出一条与微信相同的路 。
在算法优先和数据考核的推动下 , 很多大公司的产品团队 , 已经习惯于依靠流量挖掘变魔术 , 而不是创意和用户体验 。
但微信不一样 。 微信事业群一位高级总监对《中国企业家》表示 , 微信有的是耐心 , 不会为了推广(新功能)而强推 。 这些新功能是否有价值 , 用户体验完自有感受 。
只要战略明确 , 微信很少摇摆 。 当微信从纯粹的沟通工具 , 变成庞大内容生态的基石 , 短视频就是它必将染指的产品 。
只要方向正确 , 微信也不畏惧试错 。 两年前张小龙说相册和朋友圈不应成为同质化的产品 , 在新版本中 , 他用“状态”践行了这个思路 。
微信8.0版本的诸多改变 , 都是为了鼓励用户更积极地表达自我、参与社交互动 。
状态和直播功能鼓励用户在聊天列表之外勇敢展示自我 , 动态表情和全屏特效满足用户在聊天框架内强烈表达情绪的需求 , 自建输入法则让用户在表达之时不用担心隐私泄露 。
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上 , 微信悄悄划出一条分割线 , 当外界认为它的工具属性越来越强之时 , 微信开始重新思考社交产品的本质 。
“状态”是“朋友圈”的反面
版本更新之后 , 用户微信号的下方新增一个状态栏 , 可以编辑个人状态 。
这个微信状态包含了文字、图片、短视频和位置信息 , 能够设置可见人群 , 也拥有#话题的功能 。
看起来很像迷你版的朋友圈 , 也有人说它是QQ状态的翻版形态 。 这显然是一种偷懒式的解读 , 状态更像是微信在朋友圈之外的一次新型社交产品尝试 。
当一个人的微信好友越多 , 他在朋友圈的点赞评论等互动行为 , 就会被越多人看到;用户在朋友圈发布的内容 , 除非主动删除 , 不然就永远在那里 , 过了很久依然会被其他人翻看 。
这些都是朋友圈带给用户的社交压迫感 , 微信为了缓解用户表达自我的顾虑 , 先后推出朋友圈三天、半年和一个月可见的功能 。
所以 , 当下已经有超过2亿微信用户 , 将自己的朋友圈设置为仅3天可见 。 这种社交压力 , 也会降低用户在微信上发布内容的频率 。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的话 , 朋友圈重新做一次 , 我可能直接让相册变成是私密的” 。 最终 , 张小龙还是借助微信状态完成了这个心愿 。
在新版本中 , 用户发一次“状态”只能持续24小时 , 过期或者用户更换状态后 , 只有发布者本人能看到以前的状态 。 这种设定让用户发布的内容更加私密 , 能明显减少用户自我表达、参与社交的后顾之忧 。
此外 , 微信状态也可以看做视频动态的升级产品 , 内容形态更加丰富 , 微信把此前留给视频动态的入口 , 全部替换成了“状态” 。
借助这个产品 , 微信内的社交功能被明确区分为两类:朋友圈是“回忆” , 状态侧重“经历” 。
当用户坐在电脑前 , 登录微博等社交平台发布内容时 , 时间通常是滞后的 。 要发布的照片可能来自前一天 , 要书写的内容可能已思考很久 , 这些都可以看做“回忆”行为 。
而微信状态完全不同 , 用户可以随时用文字、图片和短视频等形式记录当下的经历 , 在微信中发布 。 与朋友圈相比更加私密的特征 , 也能鼓励用户提高发表状态的频率 。
这个产品更像朋友圈的反面 , 也更接近张小龙“用手机记录真实世界”的目标 。
视频号再造一个“微信”?
快手对微信是有一定依赖的 。
从它提交的招股书数据看 , 去年9月底快手APP和小程序的日活用户为3.05亿 , 其中APP日活为2.624亿 。
也就是说 , 小程序为快手贡献了超过4000万DAU , 单就这个数据本身来说 , 已经是很多短视频产品难以企及的高度 。
作为超级应用平台 , 微信始终具备用单一功能对抗外部一款APP的能力 , 短视频赛道并不例外 。
目前每天有1.2亿微信用户发朋友圈 , 其中照片6.7亿张 , 短视频1亿条 , 微信在朋友圈这个产品中 , 本就有大量短视频内容沉淀 。
在腾讯投资过的明星公司中 , 快手和B站一直是与腾讯保持若即若离关系的存在 。 这两家公司与阿里巴巴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 , 而腾讯也在大力扶持自家的微视 , 还曾与B站在版权事宜上有过诸多不愉快 。
张小龙希望“视频号变成每个人都会用的产品 , 而不是只有大V和网红在用的产品” , 这也是此前快手区别于抖音的重要特征 。
虽然快手的用户数据仍处于增长周期 , 但视频号的高速崛起将对快手的用户基本盘产生直接影响 。
视频号在外界看来核心是短视频 , 在张小龙看来 , 视频号的意义“与其说是视频 , 不如说是“号” 。
他说微信最大的价值是每个人的ID , 这个账号是封闭的社交身份 , 而视频号的账号可以被看做微信用户在公开领域的身份 。
视频号的用户量达到一定规模后 , 微信相当于在公开信息领域搭建了一套全新的用户账号体系 , 很多不适合在微信这个封闭社交体系中进行的尝试 , 都可以在视频号的公开体系中进行 。
在新版本中 , 微信去掉悬浮窗功能 , 取而代之的是用户右滑切换界面 , 继续阅读没看完的公众号文章 , 它类似于安卓手机的“负一屏”形态 。
这个负一屏的界面 , 目前是留给公众平台内容的 , 如果用户反馈良好 , 未来完全可以把它划给短视频和直播内容 。
也就是说 , 以后有可能在微信的对话界面左右滑动 , 可以切换流媒体内容和聊天列表 , 下拉菜单呼出小程序和未看完的图文内容 。
微信的形态 , 已经有几分手机操作系统的样子了 。
微信“拒绝”搜狗
曾有微信内部员工告诉《中国企业家》 , 团队内部有不同的政策来控制整体人数 , 以防团队规模急速扩张 。 微信事业群的员工数量在两千人左右维持了相当长时间 , 直到近两年新业务成熟才开始明显扩大规模 。
去年夏天腾讯收购搜狗之后 , 外界一度传闻搜狗输入法、搜索和人工智能团队会被整合进微信事业群 。
实际上据《中国企业家》了解 , 在腾讯与搜狗的收购谈判中 , 负责腾讯看点的腾讯公司副总裁殷宇也参与其中 。
腾讯看点包含天天快报、QQ浏览器和QQ看点等腾讯旗下多款信息流产品 , 日活数据超过2亿 , 而搜索业务正是腾讯看点进行商业化变现的重要途径 。
过去几年因为腾讯和搜狗协议的限制 , 搜狗是腾讯产品默认的通用搜索工具 , 所以腾讯的信息流平台并没有成熟的搜索团队 , 收购后搜狗的搜索引擎团队与腾讯看点团队进行整合 , 是比较自然的选择 。
在今年的微信之夜演讲中 , 张小龙说微信在算法领域沉淀很深 , 搜一搜背后的搜索技术团队有几百名工程师 , 微信自主研发的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也是国内一流水准 , 目前微信语音识别每天翻译的语音条目在五亿条以上 。
“外界一直有人说我们的语音识别用的是第三方技术 , 其实我们从未用过第三方 , 一直都是自己研发的” 。
张小龙此番表态 , 其实意味着微信并不需要吸收搜狗的搜索和人工智能团队 , 微信自己的机器语义相关团队具备足够实力 。
所以 , 微信自己做输入法也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 难度并不大 。
尤其是在用户隐私保护方面 , 科技巨头面对的公众质疑越来越多 , 微信面临的压力并不小 。
此前有很多微信用户反馈在微信聊天时谈到的东西 , 会在其它APP里看到相关广告 , 怀疑微信出卖用户隐私 。 “我们从来不会分析用户聊天记录 , 即便因此损失很多广告收入 。 ”
张小龙并没有点名哪些输入法会泄露公众隐私 , 但他说微信自建输入法“至少安全性方面 , 我们可以做得足够好” 。
形似QQ , 但神不似
在微信试图搭建生态之后 , 平台承载的新功能就不断增加 。 随之而来的是 , 微信界面上的入口数量和深度都在变多 。
代价就是微信越来越重 。
对于高频和成熟用户来说 , 这符合他们“一款应用解决所有问题”的需求 。 但对于很多轻度用户和年轻人来说 , 过于繁琐的产品 , 体验并不轻松 , 甚至有些沉重 。
微信采取过措施:企业微信跟微信打通 , 帮助微信分流工作需求 , 以及赋予用户隐藏“发现”页各种功能的权利 。 这些可以被看做减法 , 客观上降低无关功能对用户的打扰 。
在以往腾讯的双社交平台定位中 , QQ致力于吸引年轻用户 , 然后微信承接这些年轻关系链的未来 。
这两年与腾讯争夺年轻用户的产品越来越多 , 微信增加些趣味是顺其自然的结果 , 毕竟张小龙的目标一直是吸引全年龄段用户 。
互联网年轻用户表达情绪的欲望越来越强烈 , 微信也在迎合这种表达需求 。
表情彩蛋的功能 , 微信以前就做过 。 本次更新后的炸弹和烟火表情全屏特效 , 微信也只是在既有表情的基础上 , 修改了展现形式 。
动态表情被外界广泛认为是微信“QQ化”的表现 。 不过这类改变看起来像QQ , 并不意味着微信在抄袭后者 , 或者利用它来达到年轻化目的 。
毕竟设计这些经典表情的产品经理 , 本身就不是年轻人 。
用户心智在变化 , 产品体验也要随之更新 , QQ已经证明过动态表情深受用户喜欢 , 微信跟上也并不意外 。
微信8.0版本的诸多改变 , 都是为了鼓励用户更多去表达自我、参与社交互动 。
【中国企业家|微信重拾社交:“状态”是“朋友圈”的反面】如果说微信状态和直播功能是鼓励用户在对话列表之外勇敢表达 , 那全屏特效和动态表情 , 就是鼓励用户在聊天框架内更加热情的表达情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