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过“端午节”其实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

中国的历史传统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是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这种日子恶疠病疫多泛滥,因此,这一天人们便插艾叶、挂菖蒲、喝雄黄酒、配香囊等,以驱邪辟邪、保健健身 。所以说“端午节”在屈原之前就有了,我们现在过“端午节”并不完全是为了纪念屈原——
提起端午节,人们最易想起的就是赛龙舟、吃粽子,怀念屈原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研究认为,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端午节”概念 。
袁学骏说,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历来就有数字重叠的概念,如正月正(阴历一月初一)春节,二月二日龙头节,三月三日相传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此外还有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等,这些节日都有其自身内涵,它们都和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文明紧密相连 。五月五日被当作节日来过和上述这些节日形成早晚相当,在七八千年前就已形成 。
“在中国的历史传统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按照《易经》等典籍记载,阴恶从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这种日子恶疠病疫多泛滥 。
因此,这一天人们便插艾叶、挂菖蒲、喝雄黄酒、配香囊等,以驱邪辟邪、保健健身 。”袁学骏说,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可能有意在端午节,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忠心 。
【中国人过“端午节”其实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袁学骏认为,现在流传下来的端午节时吃粽子、赛龙舟,是两千多年前屈原跳江之后,后人在打捞屈原遗体时逐渐演变的纪念方式 。人们在江中撒米是为了让鱼吃饱后避免吃屈原遗体,打捞屈原要用船,船多了自然形成竞争,于是比赛逐渐展开,至于龙舟,则更晚一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