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寓意关羽是移动箭靶子的真相是什么?

关羽为什么被有些人称为“移动箭靶子”?

在演义中,被射中或射死的武将非常多,有些被射伤,有些被一箭毙命,有些被乱箭射死 。

被射伤的武将中,著名的有夏侯惇被曹性射瞎了一只眼睛、周瑜被曹仁射中腰肋、魏延被马岱射中左臂、乐进被甘宁射中面门等等;被一箭毙命的武将有马忠射死了黄忠、张辽射死了太史慈、丁奉射死了张辽、甘宁射死了凌操、沙摩柯射死了甘宁、孟达射死了徐晃、姜维射死了郭淮等等;被乱箭射死的武将有孙坚、典韦、张郃、夏侯霸以及谋士庞统等等 。在上述所有中箭的武将或名人中,基本都是被一箭射中或一次性射死 。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人在乱中战,哪能不挨箭!因此,被暗箭或乱箭射中,少数是偶然,多数是必然!如果被暗箭射中而能捡条命的话,绝对长记性了,基本不会被再次射中 。

但是关羽却被人射了四箭,是被射中次数最多的武将 。


罗贯中寓意关羽是移动箭靶子的真相是什么?

文章插图

在千里走单骑的洛阳城门外,关羽被洛阳太守韩福射中第一箭;在战长沙的单挑战场上,关羽被长沙之屏障黄忠射中了第二箭;在樊城之围的单挑战场上,关羽被抬梓决死战的庞德射中了第三箭;在总攻樊城的城门楼子下,关羽被曹仁的弓弩手们射中了第四箭 。

鉴于关羽中箭的“光辉历史”,因此很多三国爱好者们将关羽戏称为“移动箭靶子”或者“中箭虎”,甚至有人叫他“吸箭万磁王” 。

罗贯中刻画关羽多次中箭的最直接原因,是忠于历史

在正史资料中,就有关羽两次中箭的记载,一次是被庞德射中的那次,一次是刮骨疗毒那次 。

庞德射中关羽,在《三国志庞德传》有记载:

德常曰:“我受国恩,义在效死 。我欲身自击羽 。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 。”后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 。

陈寿的《三国志》惜字如金,对于此事记载的有些让人浮想联翩,如果庞德真的一箭射中关羽的额头,就像演义中孟达射中徐晃的额头那样,关羽肯定命不保矣 。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是庞德射箭擦伤了关羽的额头,或者箭羽扫到了关羽的额头,总之,绝对不会是一箭爆头 。在演义中,庞德射中了关羽的右臂,感觉处理的比较合情合理 。


罗贯中寓意关羽是移动箭靶子的真相是什么?

文章插图

刮骨疗毒这次,在《三国志》中也有记载: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

这位刮骨医生,肯定不是华佗,因为关羽这次中箭时,华佗已死十多年了 。至于这次是谁射中了关羽,没有明确交代,应该是在乱军中被飞矢射中 。

罗贯中安排关羽多次中箭,是其艺术创作和人物塑造的高级手法,在于着重刻画关羽的战斗看点和性格特点 。

关羽的战斗看点除了勇猛无敌、快刀快马、大开大合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性 。第一点,关羽身材庞大,坐下赤兔马分辨率极高,因此容易被暗箭瞄准 。第二点,关羽的青龙刀过于沉重,挥动不如抢矛灵活,不利于防箭,反观赵云、马超那些用枪高手,兵器可以随意挥洒,就能轻松拨开箭林箭雨 。第三点,关羽的近战爆发力太强,这是敌将们的共识,因此敌人们才总是用远距离的箭射来攻击关羽 。


罗贯中寓意关羽是移动箭靶子的真相是什么?

文章插图

【罗贯中寓意关羽是移动箭靶子的真相是什么?】关羽被箭射多次,也与其性格有紧密的联系 。其一,关羽义字当头、一身正气,从不防备别人的暗箭;其二,关羽过于傲慢,总是轻视对方,即便是面对黄忠这种箭术达人,他都不甚防备;其三,也是罗贯中的良苦用心,那就是,关羽见血就嗜杀,每次中箭,总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比如,第一次被射中,关羽斩了孟坦、韩福;第二次被射中,关羽收了长沙;第三次被射中,关羽生擒庞德;第四次被射中,关羽水淹七军、围攻樊城,威震华夏,逼的曹操几欲迁都 。

归纳一句,中箭,是关羽的被动技能!

总之,关羽是被刻画最多的武将,也是被塑造的最成功的武将 。正是因为多次中箭,才让关羽有血有肉,显得真实,才让关羽的形象更加丰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