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寺无梁殿在哪?隆昌寺无梁殿景点介绍

隆昌寺无梁殿是江苏镇江句容市的景点,它是文物保护单位 。
隆昌寺无梁殿在哪?隆昌寺无梁殿景点介绍
【隆昌寺无梁殿在哪?隆昌寺无梁殿景点介绍】东平湖菱角又称青菱,为东平湖特产之一 。按角的多少可分为四角菱、三角菱、两角菱和无角菱 。青菱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干果可以加工成菱粉、冰淇淋,糖汁菱角,可以做糕点、酿酒、制糖等 。
菱角,又叫水栗芰实,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栽培历史已在三千年以上 。东平湖菱角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东平湖被称为大野泽时,湖内即有菱角生长 。据老渔民介绍,1948年秋天,湖里菱角遍布,几乎难以行船,一派丰富景象 。不幸的是,正逢收菱季节,1军队强迫渔民们到东平湖入黄河处的鱼山挖工事,湖菱无人收摘,全部落入湖底 。接着黄河发大水,倒灌入湖,菱角都被埋入泥沙之下 。
建国前,东平湖里的菱角皆为野生,产量很低 。1950年,在现在的东平湖二级库区新湖乡王洼附近水域中,首次进行人工播种,面积约上万亩(那时,东平湖水库尚未修建,仍为自然滞洪区,水域可达梁山县境内),1951年再一次扩种,全湖面积达到7万亩之多,菱角长势很好,年总产量估计可达400万公斤以上 。当时,东平湖隶属东平、梁山、平阴三县管理,各县沿湖渔村,家家都有采菱船,菱角是渔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1955年后,由于湖里连年发生金花虫灾害,对菱角生长危害很大,致使湖菱面积急剧减少,产量大大下隆 。1958年东平湖水库建成,特别是对东平湖进行调蓄水运用,划分成二级湖管理以后,水域面积大大缩小,湖里产菱水面也相应减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期,湖菱面积大约5万亩左右,年产菱角约300万公斤 。
菱分为二角菱、四角菱和乌菱,东平湖内以两角菱居多 。菱性喜温暖湿润,需要充足的阳光,不耐霜冻,必须在无霜期生长 。从种子发芽到第一批角果成熟约180天,结果期持续30天 。每年清明前后,水温10℃左右,菱角在水下泥中生芽、抽茎、茎端生叶四、五片,在水下展开 。叶两型,沉浸叶羽状细裂,水上叶菱形 。叶柄有浮囊、出水飘浮水面,继续在茎上分叉,株稠分叉少,株稀分叉多 。夏末秋初开花,花单生于叶腋,白色或浅红色 。花受精后、掩入水中长成果实 。渔民有“七月菱老,八月菱落”的谚语 。菱耐深水,夏秋水深2~3米的河沟湖荡均可种植 。水底土质以肥沃松软,富氮腐殖质为宜 。
东平湖菱角的食用部分主要是种子即菱果,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据测定,每100克菱米含碳水化合物46.5克、蛋白质5克、脂肪0.7克、钙36毫克、磷165毫克、铁1.6毫克及其他微量元素,另外还含有麦角甾、鞣质及少量维生素 。菱即可生食,又可当菜熟食 。生食以刚从菱蔓上摘下来的嫩菱为佳 。嫩菱不但形态可爱,而且皮脆肉嫩、质鲜清香,食用起来甜而不腻,淡而有味,到口消渴,齿颊留香 。熟食则以老菱为上乘,老菱肉质雪白如银,炖、烧、煨、煮皆可 。菱烧瘦肉、菱炖子鸡、菱炖排骨等均喷香诱人 。
菱角去皮后成菱米,菱米有“水栗”之称 。菱米磨成菱粉后,可代粮做馒头、烤饼、凉粉、糕点等食品,也可以用于酿酒、制糖等 。东平县饭店、宾馆近年来开发的以菱米为主料、辅以白糖做成的菱粉窝窝头,香甜可口,不仅是招待客人的名吃,更成为旅游者喜爱的食品 。为了方便消费者购买,一些沿湖民营企业选取优质菱角,经过深加工,制成了包装精美的袋装菱米,成为人们喜爱的馈赠佳品之一 。
东平湖菱角不仅是美果佳蔬,同时还具备良好的药用功能 。中医学认为:菱性味甘、凉,生食可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熟食则益气健脾、去疾强身 。《本草纲目》记载:“菱性甘平,能解暑气积食、消渴,可补脾胃,强脚膝,健力益气,行水,解毒 。”《唐本草》曰:“菱作粉极白润宜人 。”《齐民要术》称:“菱为上品药 。食之,安中补脏,养神强志,除百病,耳目聪明,轻身耐老,多蒸曝,蜜和饵之,长生神仙 。”《滇南本草》说:“菱可治一切腰腿筋骨疼痛,周身四肢不仁,风湿入窃之症 。”现代医学认为,菱角果肉还有抗癌的作用 。菱全身是宝,其壳、茎、蒂等均入药 。临床实践表明:以菱角壳煎汤内服,主治泄泻脱肛、痔疮,外用可治疗黄水疮等病症;用隔年老菱角壳、烧存性麻油调敷,亦可医黄水疮;取鲜菱茎50克煎汤内服,可治疗胃溃疡;菱蒂捣泥外敷或取其蒂中鲜水外敷,能除各种疣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