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70年代初的农村人是怎么过年的吗?
文章插图
这个问题我知道,虽然那时我很小,但对70年代过年的情景记忆深刻,不信?我给你唠唠 。
70年代过年时放炮仗很少,那时人们都不富裕 。记得我买来“小鞭”要拆开放,一个个单崩,目的就是放的时间长些 。
记得有一次我拆开小炮舍不得放,由于天冷,忘记了手中还拿着“小炮”就去炉子前烤手,结果可想而知,炮仗在手中直接响了 。
炮仗的品种也很少,除了“小鞭”就是二踢脚、摔炮、“老鼠粪”和“起火” 。没有现在像闪光雷、天女撒花等高档的烟花 。
文章插图
人们没钱买鞭炮有的人就自治土炮,我邻家就会做炮,我常上他家玩,现在想想都后怕 。
自己制作鞭炮有点难度 。不过制作“土花”相对简单些 。
把一块兰砖后面掏空,另一面不掏通,留下薄薄一层,上面钻个眼,里面装上药,用胶泥密封,然后从有眼的那面点燃,然后喷出的火花越来越高,能达到一房多高 。放“土花”都是在晚上,越夜越五彩缤纷 。
过年时“姑娘爱花,小子爱炮”所以我对放炮记忆犹新 。
文章插图
说完放炮然后说说拜年 。70年代拜年很壮观,一般都是全家出动,家里只留下上年纪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 。站在堂屋里等后生们拜年,这叫做“接头”(迎接磕头) 。
辈分大的人家往往院子里站满了人 。拜年的一拨接着一拨 。老人忙不迭的递糖递烟 。到了90年代,人们厌烦了繁文缛礼,约定俗成的谁也不去谁家拜年了 。
身体是解脱了,但是想想觉得亲情不如以前了,年味也越来越带淡了 。
70年代还没有春晚,春节晚会是从83年开始举办的,那时农村没有电视,我记得有一年过年去五里外的工厂看电视的,工厂有一台彩色电视 。
文章插图
农村最大的娱乐就是大队放电影,有一年还请了一台戏,我记得唱的京剧 。娱乐节目可以说是匮乏 。
不过那时人们有办法,大队组织文艺演出队,自编自导自演自娱自乐,全村人欢天喜地的拿着板凳早早站地方去了,想想那时的情景让人留恋,虽苦但精神都很正常 。
文章插图
“到这里吧,就到这里吧,铁臂阿童木飞走了,再见了一休哥……”这是我75年过年时看的电视剧台词,远去了,这篇文章勾起了我浓浓的回忆 。
其他网友观点七十年代初,还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在农村,就是大年三十(我们那里称腊月三十为“小年”),生产队仍然会组织社员参加生产劳动,说是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 。
那时候的腊月三十的早晨,生产队的钟声仍然会响起,清楚地记得七十年初的一个春节早上,钟声响起后,父亲和大姐就拿起铁锹,同生产队的人们一起向田间走去 。至到中午的时候才回到家中,吃完饭后,大队还会照例开学习会或忆苦思甜会 。
开完会后,生产队会按各户的人口分些猪肉,猪是从本生产队的农户中收购的 。这里补充一点,那时家户养的猪,是吃野草和泔水长大的,肉质是很好的,用现代的话说,是属真正的环保吧 。
七十年代的时候,早己经历了“破四旧、立四新”,因而那时过春节是没有旧的一套风俗的,比如现在又盛行起来的烧香磕头等,这些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又盛行起来的 。
那时的人们的确生活很清贫,过年也就吃几顿饺孑,因为我们哪里把腊月三十称为“小年”,因而这一天吃的饺子,许多人家用的不是小麦面,而是红薯面拌着小麦面来做饺子皮的,馅也都是素馅,只有到了大年初一才用小麦面包些肉馅捏一些饺子,全家人美美地吃上一顿 。
虽然那时生活很清贫,但人们的精神面貌却是积极向上的 。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
友友们,在丰衣足食的今天,你是否还记得70年代初的农村人,是怎么过年的吗?
70年代初,也就是改革开放前,我还是个不怎么记事的丫头片子,可是,有一年过年发生的几件事,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我认为,我真的很有必要分享给大家听!
冻死的耕牛+摔碎的菜油罐+蓝色粗布棉袄70年代初的某一年大年三十的傍晚,屋外面下着鹅毛大雪,三个哥哥和爸爸他们都睡了,可是小小的我,就是睡不着,因为我总是惦记着碗柜里面的那一钵子熟牛肉!
我一直拉扯着妈妈,哼哼唧唧的要吃牛肉,可妈妈就是不给,她说牛肉要用来招待客人的!
我缠得妈妈没法睡觉,妈妈最后给我拿了一个牛骨头,骨头上面还沾着好些牛肉,我猴急猴急地撕咬着牛肉,好香,太香了!我不由自主地嘟哝了一句:"要是再多死几头牛,该多好哇!"
谁知,妈妈一巴掌重重地打在了我的小屁股上!我痛的哇哇大哭!
我的哭声惊动了爸爸和三个哥哥,他们都起来了 。
爸爸把我搂在怀中,狠狠地瞪了妈妈几眼!
最小的哥哥看到我今天挨打了,高兴坏了,因为平常爸妈从来都是护着我,只打他们,从不打我,因为我最小,又是家中唯一的一个女儿 。
我正哭得起劲的时候,忽然听到屋外有人敲门 。
妈妈赶忙去开门,我看到生产队最凶最凶的那个刘木匠牵着他最小的女儿冬梅,走进来了,我赶忙止住了哭声,我怕他打我!也害怕我的小伙伴冬梅羞羞我 。
刘木匠有好凶好凶,我是亲眼见过的!
前几天生产队年终分红,小小的我,跟着妈妈去看热闹 。我亲眼看见,刘木匠把一个菜油罐,狠狠地砸在生产队仓库保管员的脚前,吓得保管员连连后退!刘木匠不停地大声吼道:"老子一年忙上头,还倒欠你们生产队的"!
他发疯似的怒吼着,惹来了一大群人围观,人群中传来了一阵阵叹息!有热心的村民开始清扫破碎在地上的"菜油灌"渣渣 。
妈妈把刘木匠拉到一边,对他说了一句什么,他才平息下来 。
70年代初生产队年终分红图片:
文章插图
后来长大了,妈妈还经常唠叨这件事 。
原来,刘木匠家有十个小孩子,家里就他一个劳动力,他老婆要照顾一大帮孩子,家中经常缺盐少米,免不了问生产队借,那一次年终分红,他什么都没分到,还倒欠生产队的,而他的家中,只剩下二小勺菜油了!是妈妈答应给他借一小罐,他才没吵了!
摔碎的菜油罐渣渣图片:
文章插图
那个大年三十的傍晚,他就是来找妈妈借菜油的 。
他看见了我脸上的泪痕,就问妈妈为什么,妈妈把我说的话学给他听 。
这个好凶好凶的庄稼汉,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然后伸出一根小指头,轻轻地点了一下我的小脑袋,说:"小丫头,耕牛都死啦,谁来耕田啊?哪来的饭吃啊?"
长大后,我才深深地理解,在那生产力极其落后的70年代初,耕牛,是庄稼人的命根子!耕牛,引领着春耕夏种!耕牛,关系着庄稼人的柴米油盐!
70年代初耕牛犁田图片:
文章插图
那年腊月底,一头耕牛冻死了,大人们心痛着急,只有我们这帮想吃牛肉的小屁孩儿,高兴得要命,巴不得耕牛多死几头!
冻死的耕牛图片:
文章插图
那晚,妈妈把一小罐菜油递给了刘木匠,刘木匠千恩万谢,然后,他不好意思地再次恳求妈妈:"能不能把丫丫的新棉袄,借给冬梅穿两天,因为明天他们要上小舅子家吃酒席,冬梅的棉衣,太旧了,还有好几个补丁" 。
【你还记得70年代初的农村人是怎么过年的吗?】我记起来了,前两天, 我曾对小伙伴冬梅抱怨过,我的妈妈用她自己纺织的土棉布,给我做了两套新棉袄,是妈妈自己用蓝色的染料染的,不好看!没有花朵!
可是,我发现,可怜的冬梅,却是如此的羡慕我!
那晚,妈妈把我的另一件蓝色粗布棉袄,递给了小冬梅,小冬梅欢天喜地地蹦跳着回家了!
从此,我再也不抱怨妈妈给我做的蓝色粗布棉袄,没有花朵了!
70年代初蓝色粗布棉袄图片:
文章插图
"团年饭"桌上请多添一套碗筷
1979年的春天,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了中华大地!
有一位伟大的老人,带领中国农民,打破了大锅饭,开启了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渐渐地吃饱了!穿暖了!!
再过几天,就是2019年的新春佳节了,这是改革开放40周年后的第一个春节!
在中国,大年三十,有一个吃“团年饭"的习俗,在"团年饭"桌上,我们都要祭奠自己逝去的列祖列宗,盛上一碗碗白米饭,饭碗上,摆上一双双筷子,然后招呼列祖列宗吃饭,以此祭奠先人 。
可是,大家有没有忘记祭奠一个人?他,就是带领老百姓打破大锅饭的领头人!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人!
吃"团年饭"时祭奠先人图片:
文章插图
2019年的春节"团年饭",马上就要开席了,请多盛一碗白米饭!请多添一双新筷子!请毕恭毕敬地招呼一声:"邓小平同志,您请用餐吧!"
九十年代位于深圳"深南大道"与"红岭路"交汇处的邓小平图像: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粽子是热性还是凉性 是酸性还是碱性
- 这些现象证明你怀孕了 刚怀孕的征兆
- 绿萝、芦荟叶子上都是灰,你还想让它净化空气,吸甲醛?
- 豆渣蛋壳别扔!这些东西还可以用来做花肥
- 养花用大蒜?防腐防虫还促发芽,真绝了!
- 为你介绍最全面药方 中医治疗糖尿病足
- 车贷需要查征信吗?车贷提前还款划算吗?
- 教你依成分选对润唇膏
- 教你用柠檬精油安神美肤
- 带你认识面膜家族新成员——泡泡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