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勤疏肝化瘀汤治疗急性肝炎医案

刘学勤疏肝化瘀汤
【组成】全当归、怀牛膝、片姜黄、制香附各12g,川芎片、丝瓜络各8g,广木香5g,草红花10g,板蓝根、草河车各30g,赤芍20g 。
【用法】先将药物用清水600ml浸泡1小时,武火煎熬取汁150ml;第2煎加水400ml,取汁150ml;两煎药汁兑匀,分2次于饭前1小时温服,每日服1剂 。病情严重者,每日可分服1.5~2剂,8小时或6小时温服1次 。
【功效】疏肝健脾,化瘀通络,清热解毒 。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辨证为肝气郁结,血行不畅,脉络痹阻,结于胁下 。以形体较瘦,面色无华,胁肋刺痛,或有癥瘕,舌质紫暗或瘀点,舌下脉络紫而粗,脉弦或涩为主症 。
【方解】肝为刚脏,性喜条达,最恶抑郁 。肝病日久,缠绵不愈,郁结之气必累及血而瘀阻脉络,使肝脉瘀阻,疏泄失司,肝气更郁,瘀血更盛 。本方以当归、红花、川芎、赤芍、牛膝等活血化瘀,药专力强 。其中当归为生血活血之主药,还能宣通气分,使血各有所归,其性能升能降,既内润脏腑,又外达肌表,故能缓肝之急;赤芍既能凉血又能活血,故可以防止寒凝 。现代研究表明,当归、赤芍、川芎等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和多种微量元素,可活跃微循环,增加肝血流量,疏通血管,增强肝细胞的营养和氧气供给,促进肝细胞再生,有利于肝脏的病理恢复 。香附、姜黄、木香疏肝理气,直入厥阴,取其“气行则血行”之意;丝瓜络直通脉络,以助化瘀,使肝血通畅,肝气疏利而肝郁得解,以达到《内经》所强调的“通其脏脉”“疏其血气”“令其条达”的目的;姜黄活血行气,疏肝通络,与板蓝根、草河车相伍,清热除湿,解毒祛邪,理气而不散,清热不过寒,除湿不化燥,活血不破血,祛瘀不伤正,以奏攘外安内之功 。全方化瘀活血,瘀从气化,毒随瘀解,为治疗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早期肝硬化之良方 。现代医家从临床实践中证实,运用活血化瘀法可明显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促使肝组织的修复和肝功能的恢复 。辨证辨病相结合,临床疗效满意 。
【加减】若脘腹胀满者,加大腹皮12g,大麦芽15g,沉香6g;胁下癥瘕者,加炙鳖甲或败龟甲、炮穿甲珠(代)各6g;牙龈出血或鼻出血者,加田三七(冲)3g,栀子炭12g,粉牡丹皮10g;蟹爪纹络或有蜘蛛痣者,选加枸杞子、山茱萸各15g,女贞子、墨旱莲各12g;失眠烦躁者,加炒酸枣仁20g,琥珀(冲服)2g,首乌藤30g;多梦心惊者,加生龙骨、生牡蛎各20g,焦远志9g,柏子仁12g 。
【医案】梁某,女,23岁,工人,1994年8月15日初诊 。1个月来神疲乏力,上腹胀满,纳差,尿黄,右胁疼痛,在某医院化验检查确诊为乙型肝炎,既往无肝炎史 。先后用过多种西药未见明显疗效而来就诊 。仍见上述症状,伴口干少饮,夜寐不宁,大便不爽,巩膜稍黄染,肝胁下大1.5cm,质软稍压痛,肝区有叩击痛, 舌质红、苔黄稍厚, 脉弦 。查两对半HBsAg, HBeAg, 抗-HBc,HBV DNA均阳性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310U/L, 谷草转氨酶270U/L, 总胆红素36umol/L 。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 。证属湿热疫毒, 内阻血络, 损伤肝脾 。治宜:清热祛湿,活血解毒,利胆疏肝健脾 。上方日1剂,早、晚各煎服1次,连续服药3个月后, 诸症消失, 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 HBV DNA, HBsAg,HBeAg, 抗-HBc均转阴, 抗-HBs转阳, 为巩固疗效, 上方略有改动, 2日煎服1剂,又连服2个月,随访1年未复发 。
【刘学勤疏肝化瘀汤治疗急性肝炎医案】【方源】李如松,李艳.刘学勤诊治急黄经验方.中医杂志,1999,(5):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