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通络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

方术内容
(1)基础治疗:控制血糖多为诺和灵30R,个别为诺和
锐,部分加拜糖平 。控制血压,首选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转换酶受体拮抗剂(ARB),常用洛汀新、代文、科素亚或安搏维等,尤其伴大量蛋白尿者;但血肌酐>3mg/天1及4mg天1时,分别慎用ACEI及ARB;其次钙拮抗剂、受体拮抗剂、受体阻滞剂或珍菊降压片,依血压情况酌情选用 。高血脂者配合降脂治疗 。血红蛋白低于90g/L者,配合促红素治疗 。浮肿严重者加速尿 。所有患者均要求优质低蛋白饮食 。
(2)中医治疗:益肾通络方,药用:生黄芪、生地黄、玄参、丹参、川芎、徐长卿、虎杖、皂角刺、王不留行、陈皮、法半夏、土茯苓、泽泻、生大黄 。随症加减:湿热明显者加石苇、连翘;大量蛋白尿者加鹿衔草、玉米须;浮肿、尿少者加益母草、桂枝;恶心呕吐者加紫苏梗、竹茹;腹胀、便秘加厚朴;舌瘀暗、肢端紫暗不温,加桂枝、穿山甲、红花;阴虚明显者,加鳖甲、山茱萸;贫血加当归、何首乌;血压高加怀牛膝、杜仲、天麻 。
临床疗效
治疗38例,显效7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
为86.8%
治验点评
【益肾通络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系祖国医学“消渴”、“水肿”、“关格”等范畴,长期临床观察及大量文献报道表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以气阴两虚为主,后期阴阳两虚;标实为湿浊、痰、瘀为主 。然痰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是导致湿浊内生的病理基础 。由于长期恣食肥甘厚味,痰湿内生,痰阻气滞血瘀而致痰瘀互阻为病;日久清不得升,浊不得泄,而致湿浊内生,气阴亏虚 。“有诸内必形诸外”,从糖尿病肾病体表血脉多为斑块闭塞,可知肾络痰瘀闭阻 。故拟益,气阴、化痰瘀、通络泄浊之剂,方中采用生黄芪、生地黄、玄参以益气养阴;丹参、川芎、徐长卿活血化瘀;陈皮、半夏化痰散结;虎杖、皂角刺、王不留行活血通络兼化痰瘀,助上药化痰瘀之力,使痰瘀散、血络通而湿浊自去,以治其本;土茯苓、泽泻、大黄通腑泄浊以治其标 。大量临床报道及药理研究证实生黄芪、丹参、川芎、大黄能降低血中尿素氮和肌酐,提高肾小球滤过率为,改善肾脏供血,减轻肾损伤 。徐长卿具有镇静镇痛、降脂、降压、抗血栓、抗炎抗变态反应,及减少蛋白尿等,体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标本兼顾,相辅相成 。本方通过益气阴、化痰瘀,以达到通络泄浊之效 。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不仅是肾脏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大量蛋白尿多伴低蛋白血症,可导致肾间质水肿、肾小管阻塞,肾功能急剧恶化 。单纯西药组只有重用ACEI或ARB之类药物以减少蛋白尿,但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血肌酐升高;治疗组以益气阴、化痰瘀、通络泄浊中药,与西药有机结合,既能降低肾小球滤过,,压,减少蛋白尿,保护残余肾单位,又可促进尿毒症毒素的排泄,达到清升浊降之职,体现中医药独擅的调理功能,及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 。本组临床资料也表明,治疗组在改善肾功能及减少蛋白尿方面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在肾功能失代偿期、衰竭期,及伴大量蛋白尿者,疗效较对照组更加明显,具有显著差异 。对照组对蛋白尿的改善有显著意义,但对Bun、SCr改善无统计学意义 。本组资料还显示,在控制蛋白质摄入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轻度下降,治疗组白蛋白却有轻度升高,虽无统计学意义,但临床观察随着疗程的延长白蛋白的升高及体质的改善会得到进一步的体现,与重用黄芪益气升清,及中药调补脏腑功能分不开 。通过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采用益气阴、化痰瘀、通络泄浊为主中药治疗,可明显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值得进一步探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