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中医辨证治疗

【概述】
登革热系现代医学病名 。因其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似属中医“疫病”范畴 。
本病多见于南方沿海省份,长江以北少见 。因本病多发于夏秋季,乃有伏暑,兼寒湿之各种不同证型,按伤寒,温病,瘟疫之法治之皆效 。现将临床所见归纳为条辨十则辨治 。
(一)初期
1.登革热初起,或二、三日,恶寒甚,重裘不温,壮热无汗,体若燔炭(体温多在40℃以上),头痛如劈,面赤睛痛,项强拘急,骨楚如被杖,腰脊如折,心烦微渴,脉浮红而数,舌不绛不燥,苔白或黄欠润者辨证:此乃“卫气同病”,表寒盛而里热方炽也 。治用:人参败毒散加减 。
处方:玉竹参(太子参也可)、柴胡、茯苓、葛根各15克、前胡、羌活、独活、积壳、桔梗各10克,生石膏45克、甘草8克 。
若初起即四肢发疹而痒者,去参加荆芥,防风各10克 。
2.登革热二、三日后,恶寒未罢,汗出不畅,壮热不退,头痛如刺,项强身痛,面红目赤,心烦口渴,溺赤便溏黄,肛热或咽痛衄血,或四肢发疹,舌红黄脉弦红而数 。辨证:此乃卫分之邪未尽,气分之热已燔 。治宜用三石汤加减 。
处方:滑石、寒水石各30克,生石膏45克、大青叶30克、板蓝根30克、黄芩、柴胡各15克,葛根30克、野菊花20克,白茅根0克,勾藤30克,刺蒺藜15克,银花30克,连翘20克 。
按语:此型病人最多,约过半数 。询其病史,多不曾出现第一条之证候,盖错过表散之机,邪乃迅速化热入里,其证有类伏暑,乃气分炽热,须防入营 。故仿吴又可之三石汤加减大剂治之 。一日用二剂,上下午分四次服 。本法为“双剂连追法”,往往,一日即热退,大可缩短病程 。
3.登革热初起,恶寒发热,头痛而重而或如裹如蒙,肢体沉重酸痛,胸脘满闷苦呕,大便溏滞不爽,脉濡数,舌不绛不燥,苔白厚滑,或白底罩黄,或白如积粉者,此乃疫邪挟湿,盘踞膜原 。治宜用达原饮加味 。
处方:槟榔15克,草菓10克,黄芩15克知母15克,白芍15克,厚朴15克,半夏15克,僵蚕10克,蝉蜕10克,柴胡15克 。按:本证用吴又可之达原饮消磨疏利之品入膜原,透伏湿,佐以柴胡,半夏和解少阳,更取升降散中二味,僵蚕,蝉衣,升清辟疫,待湿去热透,邪势便衰,然后随证治之则愈 。
(二)中期
4.登革热,三四日以上,恶寒罢,头痛减汗出而热不退,骨节疼烦,四肢痛楚尤甚,屈伸拘痛,脉洪大,苔黄口渴者,此乃邪留阳明气分治宜用桂花白虎汤加味处方:生石膏60克,知母20克,苡仁、桑枝、白茅根各30克,甘草9克,桂枝10克,丝瓜络、地骨皮各15克 。
5.登革热,热退复热,或寒热往来,额颞疼痛,心烦懊恼,干呕气逆胁脘痞满,纳呆口苦,肢体倦怠,舌心苔厚,向边尖渐薄,脉弦细或滑数者 。此乃邪留三焦,枢机不利 。治宜用柴胡温胆汤加减 。
处方:柴胡、黄芩、竹茹、焦山栀、香豆豉各15克,茯苓、滑石各30克,陈皮10克,枳实、半夏各15克,甘草6克 。
按语:登革热中期:邪传营血者少,邪留三焦颇多,叶氏分消走泄,甚合病机 。
故此方仍用小柴胡汤去参、枣、姜之补,合黄连温胆汤之分消走泄,加栀豉以宣胸隔之陈腐,滑石以泻下泉之火也 。
6.登革热,表证未解,头痛,发热,微恶寒复下利频频,色溏黄或挟红白黏液,腹痛里急,肛热,口渴,心烦,苔黄脉数 。此乃表证失治,邪陷肠胃 。治宜用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加味 。
处方:葛根30克,黄连10克,黄芩15克,白头翁20克,秦皮、黄柏、银花各15克,滑石30克,木香10克 。
按语:登革热表证甚重,不解其外,而径用清里者,每成此候 。虽非误下,其机理与太阳误下而自利者却同 。故用葛根芩连汤合治热利下重之白头翁汤,再加银花,滑石清利湿热,木香调气,此证常下利日数十行 。故须籍复方力宏,乃可及时遏制病势 。
7.登革热,恶寒渐罢,壮热如燎,头痛如针刺如火灼,身重疼痛,四肢拘急,鼻鼾嗜睡,或烦躁谵妄,甚则神识昏糊,疹多而密,色赤带紫或吐血,衄血,黑粪,尿血,舌干红或绛,苔燥唇焦,脉弦数,或沉细数者 。此乃热邪内陷营血 。治宜用清温败毒饮加减 。
处方:羚羊角5克,玳瑁10克,生石膏60~120克,甘草10克,生地、玄参各30克,山栀子、连翘、知母、黄连、黄芩、竹叶、赤芍、丹皮各15克 。如狂躁者加紫雪丹 。神昏加安宫牛黄丸 。吐衄、黑粪加生大黄1克,尿血加白茅根,大小蓟各30克 。
按语:本证乃登革热之最重者,虽病例不多,但病情凶险,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
其证与余师愚所说之疫疹极为相似,故用清瘟败毒饮治之,多可转危为安 。必要时应结合西医综合救治 。
(三)末期
8.登革热,大势已平,仍有低热(体温一般在37.5℃左右),头目不清,肢体微痛,纳呆口苦,舌苔未净,此乃余邪留恋气机不畅 。治宜用五叶芦根汤与驾轻汤加减 。
处方:荷叶,藿香叶,竹叶,枇杷叶,佩蔺叶各10克,焦山栀,香豆豉各12克,芦根30克,扁豆花15克,冬瓜仁30克 。
9.登革热,热退汗多,头项尤甚,口干思水短气倦怠,舌红苔少,或苔薄而干,脉虚数者 。此乃病后气津不足 。治宜用竹叶石膏汤加减 。
处方:竹叶、麦冬、半夏、粳米、石斛各1克,太子参20克,甘草6克,生石膏、谷芽各30克 。
10.登革热,热退净或仅微热,心烦口干、舌赤、四肢疹出色深红而痒者 。此乃热伤脉络,血从外溢 。治宜用清营汤加减 。
处方:玄参、生地、白茅根各30克,白芍20克,麦冬、粉丹皮、旱莲草、银花各15克,蝉衣10克,甘草6克 。
按语:余师愚论“热疫发疹”,称为重病,如上述第七条是 。今十条所述,后期邪势已衰发疹,与热入营血发斑疹有别,病亦较轻 。治宜用滋阴凉血清火之剂,略佐疏风止痒,二三日即可消散,而病亦随愈 。
附:验方
(1)加味银翘解毒汤 。
处方:银花、板蓝根各60克,连翘,大青叶紫草各30克,水牛角、生石膏各120克,柴胡18克,黄芩15克,赤芍15克小儿用量酌减 。上方随症加减,每天1剂,水煎服2次 。
重症日服二剂,四小时1次 。三天为一疗程 。
上方主治:登革热,证属温热之邪外侵,热毒深入营血,内窜血络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
(2)清气凉营汤:主治登革热(南京中医学院周仲瑛教授验方) 。
【登革热的中医辨证治疗】处方:大青叶,生石膏(先煎)白茅根,野菊花,青蒿各30克,金银花15克,知母10克,淡竹叶、大黄各10克 。每天二剂,水煎二次药汁合匀频服 。五天为1疗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