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个施肥“雷区”,当心!
肥料施用认识及概念误区
1误区之一:
施肥时越靠近植株茎部,肥料越易被吸收 。
这是在农村中存在较多的现象,这种施肥方法存在较大的危害 。
因为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部分是在根毛区,植物茎及根(根毛区除外)吸收营养成分很少或不吸收,施肥时赿靠近植株茎部(幼苗期除外),肥料离植株营养吸收部位赿远,因此越不容易被吸收,如果施肥过多,浓度过大,则容易出现“烧苗”现象的发生 。
因此,施肥时应根据植株的地上部生长情况及地下部根系生长情况确定施肥位置,确保施肥效果 。
2误区之二:
农作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 。
肥料施入后,在水田需要3-5天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在旱地一般需要5-7天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
因此,农作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则会造成作物缺肥时间加长,造成减产,所以,施肥工作应根据农作物需肥特性进行,水田提前5-7天施肥,旱地提前8-10天施肥 。
3误区之三:
只要农作物营养生长好,就能获得高产 。
农作物的生长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二个阶段(叶菜类、肉茎类作物除外) 。
生长前期施足氮肥,能促进营养生长,但如果在生殖生长期偏施氮肥,则会造成作物贪青,影响生殖生长,阻碍营养物质的转化,反而使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
因此应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进行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营养生长,中后期以氮、磷、钾配合施用,以促进生殖生长,提高产量 。
4误区之四:
只要施足肥料,就能获得高产 。
在各种作物全生育期以及不同生育时期,所需养分种类及数量均有所不同 。
如果施肥时不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进行施肥 。一是使作物出现缺素症、抗逆性以及抗病性下降,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二是使部分作物需要量少或基本不吸收的养分残留或流失,造成肥料浪费 。
因此,应根据植株的生长特性决定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充分发挥肥效 。
5误区之五:
只要施入肥料,就会有肥效 。
施肥的肥效与土壤特性、作物养分吸收特点、肥料养分释放特性以及水、气、热等诸多条件有关,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则极易造成养分流失、缺肥等现象的发生 。
沙质土肥效快,但流失也快,因此,应根据少施、多次施的原则进行,粘壤土肥效慢,应施足基肥,早施追肥 。
钾肥易溶性好,但流失也快,因此,应根据作物的需钾特性及时施肥,有机肥、磷肥肥效慢,流失也少,应早施,碳铵挥发性强,可与有机肥或磷肥堆沤1-2天后施肥,可减少养分的散失 。
6误区之六:
只注重施肥数量,不注重养分含量 。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复合肥,因单位价格较低,在农村应用较为广泛 。这些复合肥普遍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低或三大元素中某种元素含量很低或根本不含的现象,但农民对这些情况重视不够,仍延续高含量复合肥的施肥习惯,结果施入的氮、磷、钾不足,造成作物缺肥、缺素症的发生,影响产量和质量 。
因此,在使用这些复合肥时,应充分了解这些复合肥氮、磷、钾的含量,并根据各种作物需肥特性,配合使用氮、磷、钾等单元素肥,确保作物正常生长 。
7误区之七:
施肥越多,效益越高 。
根据报酬递减原理,当施肥达到一定数量后,投入产出比下降,效益下降 。如果施肥过多,则会造成减产 。
因此,应根据作物全生育期的需肥特性、土壤肥力、作物的种植密度等,以供给充足但不浪费的原则,找出施肥方案进行施肥,充分发挥肥效,增加经济效益 。
8误区之八:
只注重大量元素施入,不注重微量元素施入 。
大量元素是作物赖以生长的基本元素,但有些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长时期对某种微量元素需要量较多或土壤缺乏微量元素,如果不增施微量元素,则会造成植株畸形、落花落果、产品产量及品质下降等 。
因此,在施足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同时,必须针对作物的需肥特性及土壤养分构成情况,配合施用铁、锰、锌、硼等多种微量元素,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
9误区之九:
只施底肥,不追肥 。
时下很多用户怕麻烦,施了基肥以后,就不再追肥,这种施肥方法是不科学的 。作物在早期对养分需求较少,施足基肥后确实能够保证长时间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但即使是一些后劲比较足的肥料,其肥效持续期也是有限的,特别对于保肥保水能力较差的土壤,不及时追肥更容易造成脱肥现象 。
所以,对生长期超过2个月的作物应适当追肥,保证作物在生长旺盛期对养分的需求 。
10误区之十:
配方一样,用量一样,效果一样 。
道理很简单,胖人与瘦人的主要差别不是吃的多与少的问题,而是吸收的多与少的问题 。
肥料也一样,同样配方同样用量由于产品本身的原因会有一个明显的养分利用率的区别,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总养分40%的复合肥产品会比其他45%养分产品的效果还要好的原因 。
11误区之十一:
价格贵=成本高 。
由于复合肥产品属于生产资料类,非直接消费品,所以分析成本高低的依据不是价格而是投入产出比,如果在同等用量或同等投入的情况下,哪种产品带来的效益高,产量高,哪种产品的成本就是低的 。
12误区之十二:
用了复合肥以后,别的肥就不用了 。
有些用户认为,施用复合肥后就不用再施用其他化肥了,这是错误的 。
一般复合肥普遍只是含有氮磷钾元素,少量品种含有锌、硼元素,如果不注意及时补充有效的中微量营养元素,同样会对作物产量产生影响 。
13误区之十三:
肥料溶解越快越好 。
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就跟人一样,每天都需要,吸收量也有限,溶解的快,作物吸收不了,是浪费,所以好品质的肥料养分释放速度应该与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相对应,这也是一些产品加入缓释剂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保证作物对养分的全程需要 。
但笔者认为加入缓释剂的化肥不宜作追肥,因为如果养分释放的速度跟不上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会出现作物早期脱肥现象 。
14误区之十四:
追肥偏施氮肥 。
很多用户在追肥时偏施碳铵、尿素等氮肥,虽然这对于作物的长势会产生明显的效果,但并不能给用户带来产量的增加 。
因为对作物前期生长而言,氮素很重要,但随着作物的生长,对磷钾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氮的需要反而减少,偏施氮肥只会使作物旺长 。所以为了保证增产效果,应该注意追施复合肥 。
15误区之十五:
产量上不去,是肥料不好 。
少数用户认为产量上不去是肥料的原因,其实产量上不去有很多原因,如天气、土质、施肥方法、肥料产品的配方选择、种子、农药和田间管理等,要从各个方面来考察,肥料好坏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
生物菌肥误区
16误区之一:
没有根据田间实际状况 。
对含硫高的土壤和锈水田,不宜施用生物菌肥,因为硫能杀死生物菌 。
17误区之二:
没有根据土壤墒情施用 。
菌肥的温度是25℃~27℃,低于5℃、高于45℃,施用效果较差 。同时还应掌握固氮菌适宜的土壤湿度为60%左右,即见干见湿的土壤湿度最为适宜 。
18误区之三:
和其他农药混用 。
为防止活菌致死注意千万不要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稻草灰混合用,因为这些药、肥很容易杀死生物菌 。
在施用时,若施菌肥与防病虫、除草相矛盾时,可先施菌肥,隔48小时后,再打药除草 。
若拌种,切忌和已拌好杀菌剂的种子混合使用 。同时还应防止与未腐熟的农家肥混用,因为农家肥在腐熟的过程中会发酵,这样会直接杀死生物菌 。
19误区之四:
与化肥混用,化肥用量过大 。
高浓度的化学物质对菌肥里的微生物有毒害作用,尤其注意不能与碳酸氢铵等碱性肥料和硝酸钠等生理碱性肥料混用 。
20误区之五:
没有因量制宜 。
对于多年来用化肥的田块施用了生物菌肥不能大量减施化肥和有机肥,因农作物对化肥产生了依赖性,用生物菌肥取代氮肥不能一下子适应,因此,其取代理应做到第一、二、三年分别取代30%、40%和60% 。磷、钾肥只能补足,不能减少 。
【36个施肥“雷区”,当心!】 21误区之六:
推荐阅读
- 华为那个“笨重”的车载智慧屏终于换新了,盯盯拍新上智慧后视镜
- 从6499来到3999,“乞丐版”iPhone XR彻底清仓,机会来了
- 看完这些“狠角色”新机,我对iPhone 13失去了兴趣
- 2022 iPhone SE,可能会是“有史以来最便宜的 5G iPhone”
- 西瓜施肥讲究多,西瓜施肥四禁忌
- 瓜子吃多 得“瓜子病”(饮食常识)
- 种植山楂应该怎样施肥?山楂施肥技术!
- 玫瑰花应该怎样施肥?玫瑰花施技术!
- 玉米高产怎样施肥?记好这五个诀窍!
- 洋葱如何科学施肥?洋葱施肥方法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