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案

患者关某,女,62岁,承德市山庄小学退休教师,系来我院住院病人,住内科病房,于2005年8月29日会诊 。(乙酉年甲申月乙酉日)患者青年时,于25岁左右开始患“神经分裂症”,曾应用多种中、西药物及针灸等方法治疗,间断治疗、间断发作至今,现仍长期大量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如“舒必利”、“氯丙嗪”、“奋乃静”、“安定”等药物维持治疗,生活能基本自理,精神状态基本如常人,但不能停药和减量,否则则复发,至今已30多年;于5年前发现又患“糖尿病(Ⅱ型)”,合并“糖尿病性肾病”,又反复经常性服用降糖类药物如“优降糖”、“二甲双胍”、“消渴丸”、“血糖平”等至今,于3个月前出现明显乏力、腰酸、尿少、恶心、呕吐等住我市某医院治疗,发现其尿常规异常,化验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诊为“糖尿病性肾病”、“药物性肾病”、“慢性肾衰(失代偿期)”、“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而给予中药及西药降糖、降压、减少氮质吸收等治疗3个月,无明显效果,症状日益加重,该院建议其换肾治疗或血液透析,患者畏惧而拒绝,转来我院内科住院治疗 。
现患者精神萎靡,气短懒言,面色苍白虚浮,双手及口唇震颤不已,行动迟缓(系长期应用舒必利等药物造成的药物性震颤),恶心,时有呕吐,尿少,大便干结,双下肢微有指凹性浮肿,舌质红,边有淤斑淤点,苔白腻,脉沉,化验尿蛋白100mg(++)、颗粒管型(+)、透明管型(+)、红细胞(+)、白细胞(+)、糖(+++)、血红蛋白为100g/L、红细胞250万/mm 3、血糖12.5mmol/L、尿素氮18mmol/L、肌酐700umol/L,当时测血压为160/100mmHg 。
综合分析,此证乃久病及肾,盖自25岁始,至今已30多年,多方用药,克伐无度,药毒内蕴,年深日久,肝肾已伤;5年前复患“消渴”一证,更伤气阴,波及肝肾,实乃雪上加霜矣;久病必入络,肾络受损,湿浊内生,毒浊内蕴,肝肾本源已亏,浊毒淤血内蕴,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变证丛生矣 。夫神疲、气短、懒言、面白虚浮者气血已虚,恶心、呕吐、尿少、便干、下肢微浮肿者乃浊毒淤血内蕴,上逆而发,舌象湿淤之象也,脉沉者久病在里也,久病难图速效,当缓图之,拟以中西结合治法,益气、补肾、培元以固本,化浊、排毒、活血、化淤以治标,且需中西两法,参合以治,否则难于挽此危局 。于是乃守以前之法,继用降糖、降压、补血、补钙、降低尿素氮药物如艾西特、包醛氧淀粉等继续应用,同时,加服中药处方如下:黄芪20克,绞股蓝20克,当归12克,山萸肉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15克,草果10克,白叩10克,丹参20克,赤芍30克,坤草30克,泽兰叶15克,红花10克,六月雪15克,鬼箭羽15克,炒大黄10克,甘草12克 。
上方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一处分早晚两次服,另加中药灌肠处方如下:
生大黄30克,公英30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红花15克,丹参15克,六月雪15克 。
每2天1剂,每剂水煎成300ml,分2天灌肠用,灌前温药液后灌肠,每天150ml,每天灌后至少保留1~2小时以上 。
以上方法连用半月后再复查 。
二诊:此次复査(9月12日) ,尿素氮降至11mmol/L,肌酐318umol/L,无恶心、呕吐,大便正常,乏力减轻,继用上法半个月 。
【尿毒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案】三诊:2005年9月26日再诊时患者舌转红,苔黄,脉沉弦滑,血压160/100mmHg无大变化,自觉腹胀不舒,乃将口服中药中去生甘草、草果、白叩,加枳壳15克,灌肠方法不变,继用 。
四诊:腹胀已除,精神好转,饮食如常,舌脉同前,然近日仍尿少,下肢浮肿,乃于方中去枳壳,加黄柏12克,怀牛膝20克,茯苓皮20克,守方不变,坚持服用,继用前灌肠方坚持治疗 。
五诊:以上治疗不变,直至住院至2006年春节前出院,共计住院5个月,春节后随访至今,诸症明显消失,尿常规仍不正常,少量蛋白及管型尿,血压波动于140~130/95~90mmHg之间,血红蛋白100~110g/L左右,尿素氮9~11mmol/L之间,肌酐200~300umol/L之间,血糖亦趋稳定,患者已不愿继续住院治疗,自行在家服用本方药及个人灌肠至今,未见恶化 。
按语:尿毒症为临床棘手之疾,中医无此病名,大致归于“关格”、“癃闭”、“浮肿”、“解?”等范畴,由于变证多多,故很难确定为某证,只可具体到个体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治之 。本病处于中西医研究探讨阶段,尚难有特效疗法 。此例病人病久年深,药毒伤肾又兼消渴日久更伤肾气,致气虚、肾虚、下元亏虚为其本,肾络受损致湿浊,淤血内蕴乃其标,为保万全,中西结合治之,以西药对症治疗,加服中药,方以黄芪、绞股蓝、当归益气养血,山萸、二至丸以补肝肾,合用以培元固本;草果、白叩以化湿浊,止呕,丹参、赤芍、坤草、泽兰叶、红花以活血化淤而通肾络,六月雪清热化浊,鬼箭羽破血化淤,炒大黄只取其味,不取其气,不用泻下而利用其化淤降浊之力,加甘草以和中 。更以中药灌肠之法,以化浊排毒,此类报道近年来很多,确有一定治疗作用,故西药加以中药内服及灌肠合用,治疗5月有余,病情终趋稳定,各项化验指标亦趋稳定,目前仍在继续观察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