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梦中情人是谁?小龙女黄蓉王语嫣原型

武侠大师金庸说:“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
影视评论家石川评价夏梦:“是传统士大夫心中理想女性的化身,又是承载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民国文人家国梦想的梦中情人 。”
导演李翰祥称赞夏梦:“气质不凡,令人沉醉 。”
夏梦到底何许人也,为何众名人对她有如此高的评价?
夏梦,香港电影演员及制片人,“长城大公主”,是香港众口皆碑、大名鼎鼎的“美人”,有“香港西施”之称 。夏梦除了才貌双全之外,最令人尊敬的是一贯冰清玉洁,出淤泥而不染 。她生于上海一个文艺之家,毕业于玛利诺书院,写一手好字与好文,喜欢莎士比亚的作品,“夏梦”这个艺名取自莎翁的《仲夏夜之梦》 。
夏梦18岁在长城电影出演她的处女作《禁婚记》,该片一举获得当年的国语港片票房冠军,并蜚声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此后,《娘惹》、《白日梦》、《孽海花》等,夏梦主演了近40部影片,红遍香江、南洋 。21岁嫁给商人林葆诚,并与之携手同行半个多世纪,一生端庄,平生没有任何“绯闻” 。
说到夏梦,不得不提大侠金庸对她的爱慕 。三毛说:“金庸小说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写出一个人类至今仍捉摸不透的、既可让人上天堂又可让人下地狱的‘情’字 。而不了解金庸与夏梦的这一段情,就不会读懂他在小说中‘情缘’的描写 。”夏梦是金庸的“梦中情人”,是当年圈内众人皆知的事 。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神雕侠侣》里的小龙女、《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天龙八部》里的王语嫣等,都有夏梦的影子 。大侠为接近梦中情人宁愿屈就长城影业当个小编剧,为夏梦度身定制剧本《绝代佳人》等 。但金庸知道他对夏梦的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因为夏梦已经与林葆成先生结婚了 。夏梦忠于夫君,对来自四面八方的许多爱慕追求者,都一律拒绝 。但金庸此时对夏梦已是极难“慧剑断情丝”了 。夏梦机灵敏感,对金庸的隐情曲折,心里自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襄王有心,神女无意” 。
夏梦也是非常喜欢金庸的人品才学的,但心灵深处不能接受他的爱,态度又不能太过绝决,因为毕竟两人在事业上还要合作,于是她就采取一种非常友好的态度对他 。金庸明白了夏梦的心意,只恨未能相逢未嫁时 。从此之后,金庸只把夏梦当作苦心依恋的“梦中情人”,默默地关注着她的一切 。
揭秘:民国才女苏雪林为何用半辈子辱骂鲁迅?
就在鲁迅去世还不到一个月,民国的文坛出来一位女作家,对鲁迅口诛笔伐,无所不用其极 。这一骂开始之后,连续就是几十年,对鲁迅之斥骂,尚无可出其右者 。她就是民国著名的美女作家苏雪林 。
苏雪林,名梅,字雪林,笔名绿漪 。安徽太平人,1899年生于浙江瑞安 。苏雪林的祖父在清朝末年当过县令,父亲受过高等教育,母亲出身于士宦之家,素以贤慧著称,给苏雪林以较大影响 。她在幼年时候,就极其的好动,男孩的性格很明显,凡事男孩喜欢的东西,她几乎都非常的上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野丫头” 。
她打小由祖母看管长大,由于祖母一直奉行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苏雪林不能像男孩子一样去读书 。直到她七岁时,才开始跟着叔叔及兄弟们“名不正、言不顺”地在祖父衙署开设的私塾里跟读,囫囵吞枣地背诵了《三字经》《千字文》《女四书》《幼学琼林》等 。在私塾里只跟读一二年,等男孩子们都纷纷去学校读书之后,她就不得不辍学了 。
辍学之后,闲着无聊,便利用在私塾里学得的一二千汉字,从叔叔和哥哥那里借一些通俗小说当作课本自读 。久而久之,她不仅能读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榜》等浅白小说,也能粗读文言的《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之类的书 。也是因此,此女整日便埋头书海,自得其乐 。后来,连当时流行的译作《天演论》《茶花女遗事》《迦茵小传》《十字军英雄记》等,她也都读得着迷 。就是这段经历,为她后来的创作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一、最初对先生崇拜有加
苏雪林后来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曾是李大钊、周作人、胡适等名教授的学生 。其后,她曾留学法国 。回国之后,曾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上海沪江大学、武汉大学等校任教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了,但是当年她非常有名,与凌淑华、袁昌英一起并称为珞珈三剑客 。与冰心、凌叔华、冯沅君和丁玲一起并称凌淑华、袁昌英为上世纪30年代5大女作家 。
苏雪林创作的第一部作品是《绿天》的时候,对鲁迅是非常崇拜的 。《绿天》一出版,她就拿着书赶紧送给鲁迅 。而且在扉页上用黑色钢笔写上:“鲁迅先生校正学生苏雪林谨赠七、四、一九二八” 。版权页的留印处还加盖了“绿漪”朱红印章,现在鲁迅博物馆的“鲁迅藏书”中收藏有这本书 。“鲁迅藏书”中另外两部专著苏雪林的专著分别是:《李义山恋爱事迹考》、《唐诗概论》 。
在鲁迅面前的苏雪林一直是以“学生”自居的,足可见其对鲁迅先生是敬重的 。她还曾在在《国闻周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对鲁迅的《阿q正传》等小说创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她说:“鲁迅是中国最早、最成功的乡土文艺家,能与世界名著分庭抗礼 。”
但就在鲁迅先生去世后不久,苏雪林开始匪夷所思的向鲁迅先生的开炮,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攻击鲁迅伴其一生 。
【金庸梦中情人是谁?小龙女黄蓉王语嫣原型】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新文学的奠基者,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鲁迅在上海逝世了 。人民大众为鲁迅举行了极隆重的国民葬,他的棺上覆盖着“民族魂”白底黑字的旗子 。
在鲁迅出殡的日子里,有上万民众送葬,护送灵车的队伍长达一二里长 。数十里路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鲁迅先生精神不死”的声音也一直伴着他们前行 。
二、用大半辈子辱骂先生
就在鲁迅逝世后不到一个月的时候,由苏雪林执笔写下的长达四千言的《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公开扯起了反鲁大旗,对尸骨未寒的鲁迅破口大骂:“褊狭阴险,多疑善妒”、“色厉内荏,无廉无耻”、“玷辱士林之衣冠败类,二十四史儒林传所无之奸恶小人”,称鲁迅的杂文“一无足取”、“祸国殃民” 。
苏雪林还称,“鲁迅病态心理将于青年心灵发生不良之影响也,”、“鲁迅矛盾之人格不足为国人法也”,“左派利用鲁迅为偶像,恣意宣传,将为党国之大患也”“,阴险,多疑,善妒”,“是一个刻毒残酷的刀笔吏,阴险无比,人格卑污又无耻的小人”,“不近人情,睚眦必报” 。她还攻击鲁迅的杂文“文笔尖酸刻薄,无以伦比”,“含血喷人,无所不用其极” 。
“凡有报纸者,对我必有骂声,甚至还有恐吓信 。”先前表示鲁迅的创作“很合我理想的标准”,现在却变成了“其文笔尖酸刻毒,无与伦比” 。苏雪林对鲁迅的态度转弯之急,着实令人匪夷所思 。
从1936年秋末至1937年春,苏雪林连续写了多篇文章《说妒》、《富贵神仙》、《论偶像》、《论诬蔑》、《论是非》、《过去文坛病态的检讨》、《对(武汉日报)副刊的建议》、《论鲁迅的杂感文》等,其内容均是正对鲁迅而作,从形式到内容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
后来岁国民党到到台湾后,由于国共两党处于敌对状态,为讨好国民党当局,苏雪林对鲁迅的态度更是变本加厉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不停地撰文,先后写了《对战斗文艺的我见》、《琵琶鲍鱼之成神者--鲁迅》、《新文坛四十年》等 。
1966年11月,正值鲁迅逝世三十周年,台湾《传记文学》刊出她的一篇两万七千字的长文《鲁迅传论》大骂鲁迅 。鲁迅对贫困青年作家肖军、肖红、叶紫等的经济援助,被其骂为用小恩小惠了来笼络人心 。这种过激的言论正好迎合了蒋介石当时的政治需要,因此在台湾的各种报刊媒体,大行其道 。
后来,苏雪林将自己“反鲁”的大部分文章结集出版《我论鲁迅》 。该书出版的时后,苏雪林称“半生称这是他半生的‘反鲁’事业,……以后我不高兴再理会了” 。
她在《我论鲁迅》的《自序》中谈到了出版此书的目的 。我为什么要在这时出版这本集子?其一、人家想必都知道苏雪林是反对鲁迅的 。“反鲁”几乎成了我半生的事业,但为什么要反?究竟是怎样反法?则好像是没有人能知道清楚 。……因为这本书代表我个人对鲁迅的“观察”、“感想”、“评价” 。其二、今年十月十九日是鲁迅逝世三十周年,……我既是反鲁的人,也应该写一点,所以一口气竟写了一篇两万七千字的《鲁迅传论》和《我对鲁迅由钦敬到反对的原因》 。其三、我见台湾论坛近年“捧鲁”有渐成风气之势,已有人呼喊在台湾重印鲁迅著作了 。但我担心鲁迅偶像又将在台湾竖立起来,鲁迅崇拜也将在台湾日益推广 。
三、她为何对鲁迅如此恨之入骨?
有人说是鲁迅曾怠慢过她 。据说她与鲁迅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28年7月7日 。这一天,北新书局老板李小峰在悦宾楼设午宴招待在北新的作者,受到邀请的有鲁迅、林语堂、郁达夫、王映霞等名家 。因为《绿天》的成功发行,苏雪林受到大家的热捧,就连林语堂都对她赞美有加 。然而主人把她带到鲁迅面前时,她热情地伸出手,没想到鲁迅既没有同她握手,也没有寒暄,只是象征性地朝她点了点头,这让苏雪林感到非常尴尬 。因此产生了忌恨之心,对鲁迅百般讨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