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说的就是崂山 中国海上第一名山

中国海上第一名山是哪座山?崂山是中国海上第一名山,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史书各有解释,说法不一 。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具体看看中国海上第一名山等相关内容 。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说的就是崂山 中国海上第一名山】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说的就是崂山 中国海上第一名山

文章插图
中国海上第一名山
崂山,位于青岛市东部,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 。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崂山的最高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地处北纬36°10′,东经120°37′,海拔1132.7米,峰顶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为崂山的主峰 。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 。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
崂山,东高而悬崖傍海,西缓而丘陵起伏,山区面积446平方公里 。山脉以崂顶为中心,向四方延伸,尤以西北、西南两个方向延伸较长,形成了巨峰、三标山、石门山和午山四条支脉,崂山的余脉沿东海岸向北至即墨市的东部,西抵胶州湾畔,西南方向的余脉则延伸到青岛市区,形成了市区的十余个山头和跌宕起伏的丘陵地形 。
山系概况
崂山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位于中朝古陆胶近地盾的南部,构造体系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代的构造部位 。
从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为复背褶皱 。距今约0.8~1.29亿年的燕山运动晚期,相继有熔岩喷发和花岗岩的广泛侵入,缓慢冷却上升,逐步构成现存的地质轮廓,东部有花岗岩侵入形成崂山山脉,西部由火山岩形成波状平原,中部为丘陵过渡带及墨水、白沙、张村、桃源等河下游形成的小冲积平原 。
地质特点
地质形成
崂山山体从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为复背褶皱,而崂山这块巨大的花岗岩体是从白垩纪开始形成的 。据今约6800万年至13000千万年的燕山运动晚期,从地壳深处上涌的炽热熔融的岩浆,在地面以下几公里的地方冷凝 。岩石有肉红色、白色,矿物结晶成粒状,地质上命名为“崂山花岗岩”,但在它诞生时,并没有露出地面 。新生代以来,地壳抬升,上边覆盖着的岩石逐渐被累年的风霜雨雪和经久的流水剥蚀掉,才露出了花岗岩石 。到了新生代中期的200万年以来,才开始呈现为现在的轮廓 。崂山面貌是第四纪末期,亦即在近几万年的沧桑变化中 。
崂山地貌中,最有特色的是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和各种奇石怪岩 。崂山地貌按高程大致可分为上下两层 。上层为犬齿交错的山峰,海拔近1000米,它们是1万多年前末次冰期时形成的 。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第四纪几度进侵的海水已退却到冲绳附近一带,黄渤海成为一片荒原,气候干冷 。此时,日夜之间、冬夏之间温差很大,花岗岩在寒冻作用下,机械风化很快,大块大块岩石崩裂,形成参差不齐、面貌峥嵘的山峰 。下层的花岗岩地貌,多是1万年来冰后期形成的 。此时,大海回归,化学风化占了优势,雨水和地衣植物参与这种风化,将质地均匀的花岗岩由表及里一层层剥离,一些早期崩落的巨大岩块,或原来没动的岩石,遂形成一个球形巨石 。若干秀峰奇石,构成了崂山的这种雄伟、奇特的地貌形态 。
地质构成
山区地质构造属断块隆起,中生代构造线大致以北北东及北东向的大断裂特别发育,其次为北西向,一般以压性及压扭性断裂为主 。山区地质构造分三类:华夏系构造,压扭性断裂多发育在东部山区,控制了崂山花岗岩及其岩脉的分布,多次性活动,规模较大,一般为北东走向,主要有前金—夏庄—大枣园断裂、浦里—北宅—浮山断裂 。新华夏系构造,发育在山区东部及南部,多为北东向,局部为北西向,属以扭性为主压扭性断裂,主要有源头—罗圈涧断裂、铁家庄—前埠头断裂、沟崖—枯桃—朱家洼断裂和下河—汉河—南窑断裂 。
东西向构造,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山丘,走向近东西,多呈陡坎或负地形,主要有铁骑山—土寨断裂、后金—楼金石断裂等,由于构造的多次性活动,使周围岩石节理裂隙比较发育 。
主要山脉
崂山按其山脉的自然走向,可分为4个支脉 。巨峰支脉:崂山按其山脉的自然走向,可分为4个支脉 。巨峰支脉包括巨峰干脊主体和东流水直插黄海诸山,最高峰为巨峰,位于山区东部,海拔1132.7米;三标山支脉包括石人河以西和白沙河以北的诸山,主峰为三标山,位于山区西北部,海拔683米;石门山支脉包括白沙河以南和张村以北的诸山,主峰为石门山,位于山区西部,海拔570米;午山支脉包括张村河以南和黄海北岸的诸山,主峰为午山,位于山区西南部,海拔398.3米 。崂山之余脉,北至即墨区,西抵胶州湾畔,西南延伸到青岛市区 。巨峰为崂山的主体,支脉四出,分东北、东、东南、南、西五个小分支 。
三标山支脉:三标山俗称标山,为崂山向西北延伸的一大支脉,分干脊、东北、西南三个分支 。石门山支脉:石门山支脉以巨峰西支的茶涧为界,分南北两支 。茶涧北支,北行至观崂石屋又分南、北两支 。南支在南九河以西、张村河以东与南,即午山支脉;北支东起北九水,西至柳树台北流水,至峪夼约10公里,其间以钜山为最高,海拔600米以上的有芙蓉峰、花花浪子诸峰 。以峪夼为界,向西分出南、中、北三条支脉,统称石门山支脉 。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说的就是崂山 中国海上第一名山

文章插图
午山支脉:午山支脉在崂山区的西南部 。由观崂石屋向南西下,有磨石屋、松山、小崂顶、烟台顶,南九水河以西和张村河东南,有鲁度山、莲花山、平顶山等,迤西为午山、石老人,又西断而复起为浮山,北去为错埠岭、大山、孤山、四方岭,西南去为湛山、太平山、信号山,尽处为团岛 。
资源概况
土壤
崂山土壤的成土母岩,主要是中生代花岗岩酸性岩类及喷发熔岩基性岩类,其母质有现代残积物、洪积冲积物、河流冲积物、河海相沉积物5大类 。据1982年土壤普查统计,崂山山区内有棕壤、潮土、盐土3个土类,其下分7个亚类、12个土属、26个土种 。
植被
崂山地处亚热带之终,北温带之始,又濒临黄海,故气候温和湿润,宜于南北各方多种植物在此生长或驯化繁殖 。由于地形复杂,植物种类繁多,形成森林、灌木丛、草丛、沙生植物、盐生植物及农业栽培等多种植被类型 。
水资源
崂山有拦蓄的地上水约3.17亿立方米,地下水约1.12亿立方米,扣去重复量0.93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为3.36亿立方米 。地表水主要集中在6~8月汛期,年际变化大,地区分布也不平衡 。地下水由于各区域地形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其类型分布及运动规律都有明显差异 。第四纪松散层孔隙水含水组主要分布于山前、河肩地带,含水丰富,水质良好,开采方便 。基岩风化构造裂隙孔隙水,由于局部残积层较厚,沟谷下切较深,形成下降泉,是著名的崂山矿泉水发源地 。
矿藏资源
崂山域内蕴藏大量花岗岩,另有少量白垩土及云母,其他矿藏甚微 。明代黄宗昌《崂山志》中仅记有试金石、绿石、文石及五色石等 。清代《即墨县志》则记有试金石、高山石、绿石、海绿石、五色石、田横岛石(可琢砚)、錾子石、墨晶、茶晶、紫石英、马蹄石 。
“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说的就是崂山 中国海上第一名山

文章插图
生物资源
野生动物
崂山山区的野生动物,大体分为兽类、鸟类、海洋生物类和淡水鱼类 。据《元史》记载,古代崂山有虎,已绝迹 。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清以前崂山狼较多,深山内白昼可见 。1930年青岛市政府公布准许猎狩之野生动物有“野猪、狼、兔、狐狸、野猫、鼬鼠等” 。1949年后,崂山的主要野生兽类有狐狸、野兔、獾、貉、黄鼬等 。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崂山有乌鸦、莺、鸠、雉、雁、凫、鸢、鹰、鸨、鸥、鹳、灰鹤、燕、布谷、仓庚、鸽、啄木、寒号、鸳鸯、鹊、雀、鹑等28种鸟类 。1930年鸟类专家寿振黄对崂山的鸟类进行了系统调查,记载了鹊、雀、燕、雁等250余种 。1983年崂山县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对崂山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发现崂山共有鸟类230余种,隶属10目、30科、63属,其中食虫鸟86种、食鼠鸟17种 。据1984年就225种鸟类进行的调查,计有留鸟15种、夏候鸟85种、冬候鸟18种、旅鸟107种 。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禽,一类的4种,二类的28种 。另据野外调查统计,1986年途经崂山的候鸟多达300多万只,其中属国家保护的珍禽和猛禽多达50万只以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