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由于一部畅销书的科普,很多人对长兴侯耿炳文都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认为这位大明开国功臣是一个只会防守,但是不大会进攻的将领 。之所以能在洪武皇帝的屠刀下侥幸活命,是朱元璋要留他给皇太孙朱允炆保驾护航 。

每个将领都有他自己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耿炳文的长处就是防守 。联系起来看,你不得不佩服 朱元璋的精明,擅长进攻的蓝玉、王弼都被他杀了,擅长防守的耿炳文却被留了下来,即使将来耿炳文真有异心,也翻不起多大的浪 。而如果有外敌入侵,耿炳文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洪武大帝第二十七章《不得不反了!·唯一的人选》

在朱元璋心里,耿炳文是不是他留给大孙子的底牌?不好说,毕竟老朱死的那年,耿炳文都已经64岁了 。但是在朱允炆眼里,耿炳文显然是他最值得信任的开国元勋 。那为何在对付四叔朱棣造反之时,耿炳文这张牌没被建文帝给用好呢?


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文章插图

朱允炆剧照

耿炳文的长处:守城与练兵

从耿炳文的履历来看,他之所以能够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被封为长兴侯,确实是靠着镇守长兴的功劳 。他和镇守江阴的吴良一起,斩断了张士诚集团向朱元璋腹地挺进的任何可能 。朱元璋在敌强我弱的总体态势下,之所以能够集中兵力对付更为强大的陈友谅,耿炳文和吴良扼守长兴和江阴功不可没 。这也是耿炳文为何封长兴侯,吴良为何封江阴侯的根本原因 。

先是,士诚北有淮海,南有浙西 。长兴、江阴二邑,皆其要害 。长兴据太湖口,陆走广德诸郡 。江阴枕大江,扼姑苏、通州济渡之处 。得长兴,则士诚步骑不敢出广德,窥宣歙 。得江阴,则士诚舟师不敢溯大江,上金焦 。至是,并为我有,士诚侵轶路绝 。—《明太祖实录卷五》

明朝建国之后,耿炳文被调往陕西出任秦王府武相兼陕西行省右丞,署行都督府事 。陕西是李思齐、张良弼等人的大本营,明朝的统治基础非常薄弱 。王保保虽然多次战败,但元军一直没有放弃夺回陕西、山西等地的意图 。何况西安是朱元璋嫡次子秦王朱樉的封国,其守将必须是老朱绝对信得过之人 。而耿炳文,就是这个人 。

明朝初年明军南征北伐,战事不断 。我们都知道打仗是要死人的,如何为大军提供源源不断的合格兵员,是考验一个帝国实力的重要指标 。长兴侯耿炳文,就是朱元璋手中的一把练兵利器 。当年镇守长兴之时,耿炳文手下兵力不足,曾向朱元璋要求增兵 。但老朱忙着对付陈友谅,手上也没有余粮,只能让耿炳文自己想办法 。结果耿炳文自力更生,居然练出一支精兵,生生挡住了张士诚的大军 。


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文章插图

张士诚画像

因此建国以后,朱元璋让耿炳文长驻陕西,充分发挥其练兵的天赋 。陕西一带本就靠近边境,民风彪悍,长兴侯如鱼得水,为大明提供了数不清的精兵 。我们不妨从《实录》中的记载,来看一看耿炳文的练兵效果 。

乙未,延安侯唐胜宗、长兴侯耿炳文训练陕西二十二卫校卒,凡一十万六千八百七十四人 。得骁勇骑士一万九千七百九十人、习马二万三千五百匹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五十》

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十月,耿炳文向朱元璋汇报又训练出陕西都指挥使司所属二十四卫马步官军,合计十二万七千二百三十人 。当时老朱正准备对盘踞在辽东金山的北元太尉纳哈出用兵,于是立刻让耿炳文亲自率军赶赴北平,准备听征 。在北伐的同时,老朱也没有忘记云南 。为了对付强大的麓川王国,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年底让耿炳文调兵三万三千人往云南屯种听征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正月,朱元璋让颖国公傅友德辅佐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北伐,所用骑兵依然出自耿炳文的训练 。

乙酉,遣使敕谕右参将、全宁侯孙恪率长兴侯耿炳文所操马军,往会征虏前将军、颍国公傅友德北征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九十九》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的李善长案、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的蓝玉案,之所以没有牵连到长兴侯耿炳文,笔者以为除了他的防御属性外,其杰出的练兵才能也是朱元璋极为看重的一点 。我们可以发现蓝玉案之后直到朱元璋驾崩的这几年时间里,已经年过花甲的耿炳文始终在陕西一带为朝廷练兵 。至少在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十月的时候,耿炳文还在陕西,此时距离朱元璋驾崩不过只有半年的时间了 。


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文章插图

朱元璋剧照

耿炳文的滑铁卢:真定之战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登基,这位新天子有着极其坚定的削藩决心 。由于“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习惯思维,建文帝朱允炆因其失败者的身份,其在削藩时的所在所为,难免会被后世贬低和诟病 。

事实上建文初年的削藩行动,远非我们想象中那样的一时冲动或者杂乱无章 。朝廷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收紧针对燕王朱棣的那张大网,包括在王府内部埋钉子(策反了最重要的王府官员:长史葛诚),接管北平三司军政大权,将燕王护卫主力调离朱棣掌控,派出三路大军切断燕王外逃路线,以及将周王、齐王、代王等可能的外围援军全部废黜 。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初一日,燕王朱棣靠着八百护卫起兵造反 。七月十九日,长兴侯耿炳文便率领三十万大军从南京大举北上 。朝廷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做出反应,说明这支部队早就集结完毕,就等着朱棣造反了 。

即使是在现代社会,集结三十万大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不妨拿朱棣本人来举个例子 。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八月,靖难元勋淇国公丘福率领的北伐明军被鞑靼大汗本雅失里击败 。消息传回北京之后,朱棣誓言报仇 。永乐皇帝在当年九月就下诏进行全国总动员,而目标仅仅是在明年开春可以大举出征 。而建文朝廷从朱棣起兵造反,到三十万大军北上,中间只有十九天,可想而知朝廷为了剿灭燕王做了多么细致的准备工作 。


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文章插图

靖难战争画像

但是对于耿炳文而言,本次作为主帅更像是一次赶鸭子上架之旅 。从上文的梳理可知,这位长兴侯一生中还没有过统帅三十万大军的经历 。明朝建国初期几次北伐,耿炳文没有参与 。中后期平定云南、辽东、漠北,耿炳文还是没有参与 。他最大的功劳,是在训练军队,为大军提供兵员保障这一块上面 。而且耿炳文多年来的深耕之地乃是陕西,河北、北平那一片区域对他而言也非常陌生 。即使如此,长兴侯仍然给朱棣造成了巨大的麻烦 。

根据《明太宗实录》以及《明史》的记录,耿炳文率领大军抵达真定之后,和朱棣在滹沱河北打了一仗,结果大败 。包括副将李坚、宁忠、顾成在内的一大票高级武将被俘,耿炳文本人退保真定城 。慑于其善于守城的威名,朱棣攻城三日不下之后退兵返回北平 。由于这次战败,建文帝派出曹国公李景隆北上取代了耿炳文的指挥权 。直到南京陷落,这位长兴侯再也没有出现在史书记录之中 。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 。

在清朝道光年间修纂的《晋宁州志》之中,收录了黔国公沐晟在正统年间为其表哥耿琦所写的一篇碑文,里面的内容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

至三十二年,侯年已六十有五,援真定,殁于阵 。上更痛甚,亲制文遣命中官谕祭 。命有司治坟塋,赐临濠山地三百顷、佃户二千人、守坟人二百户,仪仗户十五户,以京卫军士充之,先后隆恩叠颁洊至 。—《濠梁慎庵耿公墓田碑记》

这里略作解释,“三十二年”就是指建文元年 。朱棣登基后革除了朱允炆的年号,因此建文元年被称为洪武三十二年 。文中的“侯”即长兴侯耿炳文,“上”即建文帝朱允炆 。沐晟明确指出耿炳文是在真定战死,建文帝不但亲自写了祭文,还给予了高规格的墓葬 。沐晟是靖难战争的亲历者和建文朝廷军方高层,他的话具有极高的可信度 。如果沐晟说的是真的,朱棣为何要篡改耿炳文的结局?


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文章插图

明军骑兵剧照

真定发生了什么?

我们先从《实录》的时间线来看一下:八月十二日,耿炳文大军抵达真定 。八月十五日,朱棣在雄县打败了耿炳文手下的先锋都督潘忠和杨松 。八月二十五日,朱棣到达真定,击败了耿炳文,俘虏了李坚等人 。笔者以为,破绽就出在李坚身上 。

李坚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七女大名公主的驸马,在洪武末年就深得老朱的赏识和重用 。从《实录》来看,朱棣在围歼朝廷先锋之后才来到真定,也就是说他和李坚此前并没有交过手 。可是驸马都尉李坚却在这段时间内因功获封滦城侯 。这就很奇怪了,双方既然没有交锋,李坚凭什么封侯呢?

大名公主,下嫁李坚 。坚,武陟人 。...建文初,以左副将军从伐燕 。及战,胜负略相当,封滦城侯,予世券 。—《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九》


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文章插图

朱棣剧照

即使是《实录》,后世史官也有意或者无意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破绽 。这个破绽对于猜测长兴侯耿炳文的死因,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作用,我们先来看一下原文 。

壬戌,上将轻骑数十绕出城西,先破其二营 。适炳文送使客出,觉之奔还,急起桥 。我军散断桥索不得起,炳文几被擒 。上引满射之,应弦而毙,城中惊惧 。—《明太宗实录卷三》

按照《实录》的说法,耿炳文在送客出城之时发现了燕军偷袭 。当时这位长兴侯当机立断,立刻奔还城中,同时拉起吊桥 。但是燕军射断吊桥绳索,导致耿炳文几乎被抓 。但是这里突兀地出现了一句“上引满射之,应弦而毙” 。被射死的是谁?是耿炳文要送的客人,还是耿炳文本人?恐怕只有长兴侯被一箭射死,才称得上“城中惊惧”!

综合《实录》中的奇怪记载,以及李坚的封侯记录,笔者怀疑双方其实早就有过多次交锋,所以才有“胜负略相当”之说 。而李坚因功获封滦城侯,证明他在和朱棣的对抗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而朱棣则非常可能在困境中兵行险着,比如派出次子高阳王朱高煦前往耿炳文军中诈降,然后本人率领小股精锐潜伏城下 。上文中耿炳文亲自送出来的客人,其实就是朱高煦 。此时朱棣突然杀出,再加上高阳王的配合,这才一举斩杀了长兴侯 。这突如其来的斩首行动打懵了官军,从而造成整个指挥层被一锅端掉 。

结语:朱允炆即位之时,仅剩下的两位开国元勋一个是武定侯郭英,另一个就是耿炳文 。郭英是太祖第十五子辽王朱植的岳父,说实话本身就是建文帝的防备对象 。而耿炳文和已故太子朱标是亲家,其子耿璇是江都公主的驸马 。看上去选择大军统帅之时,似乎只有耿炳文这一个选择 。

笔者以为当时如果任命郭英为主帅,应该效果更好 。郭英全程参与了平定云南、辽东和漠北的战役,在指挥大兵团作战上面的能力远强于耿炳文 。可能在当时的建文朝廷,像郭英,乃至曹国公李景隆、魏国公徐辉祖这样和朱棣沾亲带故的勋贵,都不是皇帝的第一人选 。挑来挑去,只有身世清白的耿炳文最合适 。

可惜长兴侯的实战经验确实少了一些,不管朱棣到底施展了什么样的阴谋诡计,耿炳文自身也是有问题的 。俗话说“受降如受敌”,这句话朱元璋曾经无数次告诫过朱棣,朱棣也无数次告诫过自己的儿子朱高煦 。耿炳文身为老将却没有做好防范工作,这也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

其他网友观点

朱棣与朱允炆的这场战争是朱家内部的矛盾,不能说朱元璋留下耿炳文就是为建文帝留下的一张底牌,因为当时耿炳文已经65岁高龄了,是否能镇得住正值旺年的朱棣还得另说 。

但是纵观朱元璋后期,大明朝有本事的文臣武将也被消灭的差不多了,耿炳文的存在的确令人臆想,很多人就认为他是朱元璋留给朱允炆的一张底牌 。
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文章插图

我们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明朝时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情况 。单从军事角度而言,到了大明朝,有两点因素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

一是军事间谍在战争中的应用 。在元末农民起义战争中,军事间谍的应用其实已经达到十分娴熟的地步,无论是陈友谅还是张士诚方国珍等,在军事间谍的使用上都十分纯熟,这使得元末的战争更加趋于复杂化 。如果一个军事首领缺乏对这种复杂战争形势的把控和决断,就有可能在战争中失败 。陈友谅曾拥有60万大军,为什么在鄱阳湖一战中不敌不足40万的朱元璋呢?一方面来自于与战略失误,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军事间谍的作用 。
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文章插图

二是大规模集团式作战 。明朝的战争大多是大规模集团式的作战方式,动辄就是几十万的军队出入 。这样大规模的集团式作战,就必须有强有力的团队配合意识,强有力的统帅队伍,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以及强有力的协调机制,否则难以形成高效的作战“驱动” 。不可否认耿炳文是一位老成谋国的守将,但是相比较徐达、汤和等公爵一类的将领,耿炳文是侯,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
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文章插图

从政治上来说,朱允炆是朱元璋亲点的继承人,理应为大明王朝的正统 。然这只是其表,一些儒家的士大夫们也许是这么认为,但是更多的人也许并不这么认为,因为这是朱家内部的问题,为什么要为皇室的斗争埋单呢?所以,这场战争从政治上来讲,双方似乎都有理,一个是靖难清君侧,另一个是维护正统,但是本质上确是争夺皇位的斗争,故而其实双方在政治上都不具备绝对优势 。
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文章插图

从经济上来说,朱允炆确实占有比较大的优势,他是举全国之力对抗一隅,而朱棣只是藩王,在经济上远不如朱允炆 。但是朱允炆在经济上的优势却被军事上严重的劣势所冲减 。
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文章插图

从军事上来说,朱棣长期镇守北方,跟随徐达这样的将帅征战学习,自身的军事素质十分过硬 。而且,朱棣十分重视军事间谍的运用,朱允炆身边的大小太监几乎为朱棣所用 。而朱允炆呢,重用几个儒家士大夫为最高决策人,他们不懂军事,外行领导内行,齐泰黄子橙方孝孺在军事上一窍不通,却还要指挥决策,最终做出很多错误判断,在关键的时刻,明知道耿炳文是守成之将,却偏要换一个夸夸其谈的纨绔子弟李景隆 。殊不知李景隆摇摆不定,心无所系,最后打开南京城门的就是他 。在大规模作战部队运行的情况下,以文制武,这就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统帅队伍,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组织协调机制,无法形成强有力的配合作战意识 。故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
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文章插图

所以从总体而言,朱棣与朱允炆之内战,最终的决定性因素还在于军事 。虽朱允炆数量比朱棣多,但是质量严重不行,尤其是军事统帅的力量存在天壤之别,这就注定了朱棣最终会成功夺取朱允炆的江山 。这与耿炳文的使用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绝不是关键性因素 。

其他网友观点

爱子朱标先他而去,朱元璋依然坚定不移地将皇位传给朱标系—自己的爱孙朱允炆 。朱允炆年幼、文静、仁义这和朱元璋的风格大相径庭,为了孙儿能够坐稳江山,朱元璋大刀阔斧地帮他修理皇帝路上的一切障碍物,胡惟庸、蓝玉、李善长、周德兴等,整个公侯伯子男体系来一个大清理,该剁的剁,该砍的砍,毫不心慈手软 。

可朱元璋也不是傻子,都杀光了可不行,总得跟孙子留点用来撑腰,危急之时能够派上用场 。这不,比朱元璋小6岁的老乡耿炳文就是他为朱允炆留下的一艘护卫舰 。


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文章插图

耿炳文,同时安徽凤阳人,父亲耿君用就是朱元璋的“铁粉”,战死沙场 。开国前,耿炳文屡克陈友谅,以寡敌众,坚守长兴十年之久,和陈友谅大小十几次战争,战无不胜;洪武时期,攻陕西,出塞灭元,征讨云南,平川陕寇乱,镇守辽东 。

耿炳文虽然名气不及徐达、汤和,但朱元璋排列功臣,将他与大将军徐达列为一等 。到洪武末年,诸公、侯或被杀或生老病死,开国元勋仅剩下耿炳文和郭英,耿炳文为人低调、谦恭谨慎,尤受敬重 。

而爷爷留下的这艘护卫舰为何没能保得朱允炆的皇位与性命呢?小编以为以下两点为重 。


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文章插图

朱允炆未能明白朱元璋留下耿炳文的真实意图 。

大明江山已经打下,南征北战的事情朱元璋差不多已经干完了,国之大事就是守成,所以朱元璋留下耿炳文很显然是要建文帝在危机之时使用 。

何为危机之时?当然是兵临城下,固守待援,保得皇帝,保得都城,朱元璋明白这才是宿将耿炳文最大的能耐,一个长兴他以弱势兵力守了10年,坐镇皇城,耿炳文当然更能对付 。

可惜建文帝不懂,硬是将一个65岁的老头子推上远程攻袭的先锋岗位上,耿炳文的长项是用盾,而不是矛,对拼死一搏的燕王朱棣而言,老头子除了兵力之外别无优势 。


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文章插图

临阵换将,一错再错,建文帝之死是自找的

错就错了吧,可就因滹沱河一战,朱允炆就听信纸上谈兵的太常卿黄子澄支的歪招,让花花公子李景隆取代耿炳文 。

耿炳文并没有一败涂地,13万兵马尚有十万之众,而且他退守真定城内之后,朱棣望城兴叹,久攻不得,只好撤兵 。

这个时候耿炳文的优势已经呈现出来了,试想,这样一个十万之师钉在朱棣的眼皮底下,日夜照看着他,他又能如何?


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文章插图

这还只是第一道屏障,还有一道屏障也是朱元璋跟建文帝留下的,那就是朱元璋的爱婿梅殷镇守的淮安城,一个盯着北平,一个护着南京,这两道屏障对朱棣来说是关山难越呀 。

换一个思路吧,用李锦隆及后来的盛庸、平安替代耿炳文的先锋位置也不错,让年轻人在前面冲,反正一国之军对付一地之师,拖也得把他拖垮,但没必要让这个一代宿将就此下岗 。

我们再想想,如果当初朱允炆的安排是用李锦隆替下耿炳文,而将耿炳文撤回京城,镇守大本营,这样前攻后守,只怕是两个燕王也奈何不了 。


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
文章插图

所以说,建文帝之死咎由自取,首先没有那个能力,弄什么削藩;弄也罢,你得先打好算盘,不能走一步算一步,毫无章法 。

【耿炳文 朱元璋死后给建文帝留一张底牌,可防朱棣造反,建文帝为何没用好?】另外建文帝优柔寡断,毫无远见 。盛庸接替李锦隆之后多有胜绩,而且几次都能让朱棣全军覆灭、性命玩完,可偏偏朱允炆临行交代“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盛庸只好打退了就收;对黄子澄、齐泰一会儿罢免一会儿有重用,反反复复;李锦隆把几十万大军丢得一干二净,大臣都上疏要杀之,他也不听,最后把朱棣放进城的就是这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