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惠王与齐湣王哪个更昏庸?

个人认为魏惠王与齐闵王相比来说在理论上都不是昏君 , 如果说要指定出一个 , 魏惠王倒是算不上昏君 , 因为魏惠王在一开始的时候还算不上昏君 , 只后来因为因为是时代的推动成为了昏君 , 一开始的魏惠王是明君 , 到了后期慢慢走上来下坡路被认定为了昏君 。魏惠王与齐闵王不能相提并论一较高低 。

其他网友观点

魏惠王即位正是魏国鼎盛时期 , 魏惠王由安邑迁都大梁(今开封西北)后 , 魏国亦称梁国 。但在以后的战争中 , “东败于齐 , 西丧秦地七百余里 , 南辱于楚” 。惠王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采取的政策和魏文侯时期相反 , 他首先挑起与韩赵之间的战争导致三晋的被盟和内乱 。之后又是败于齐秦楚 , 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后魏国由盛转衰 。相对于魏文侯的选贤任能和改革精神 , 魏文侯刚愎自用、固守成例 , 导致大量优秀人才流失 , 魏国失去最有竞争力的因素 。

齐闵王为人骄傲 , 喜欢享乐 , 在位前期也屡建武功 , 破秦、燕诸国 , 制楚 , 灭宋 , 和秦昭王共同称帝 , 秦昭王为西帝 , 齐湣王为东帝!最终他的贪婪和好大喜功葬送了齐国 。稷下学宫发展到齐愍王时代 , 威宣时代的那种盛况并未减弱 , 各国名士云集稷下 , 一时学士达到千余人 。可齐愍王好大喜功 , 自以为是 , 无纳谏用士的雅量 。许多稷下先生对他极力进行劝谏 , 但固执的齐愍王却一再拒绝他们的良言善策 , 稷下学宫出现自建立以来从未有过的冷清萧条 。从愍王前期学宫的兴盛到后期的衰亡 , 便奠定他丧国亡命的历史悲剧 。愍王在吞并天下膏腴宋国后导致列国愤怒群起而攻之 , 五国伐齐基本打残打烂曾经辉煌和富有的齐国 。

其他网友观点

魏惠王和齐闵王 , 理论上来说 , 都不能算作昏庸的君主 , 甚至是那种比较能干的君主 , 所以 , 也基本不存在谁比谁昏庸这个问题 。

如果一定要分个高下 , 那么“惠”比“闵”要好一点 , 因为“惠”这个评价是指民生工作做的好 。而“愍”的评价偏向于使人民陷于战争并且有损伤 , 而非指君主昏庸 。

古代人对于谥号的议定是非常严谨的 , 用一个字来评价一个人的一生作为和功过得失 。

不管是魏惠王的谥号“惠” , 还是齐闵王的谥号“闵” , (齐闵王谥号有几种说法 , 一是闵 , 二是愍 , 三是湣 , “闵”的用法较为普遍) , 都还算不上是恶谥 , 也就是说 , 古人对于这两位君主的评价是不低的 , 都偏向于评价君主在位期间政绩上的所作所为 , 而不是君主的品性和作风 。

齐闵王谥号有几种说法 , 我们先讨论齐闵王 。


魏惠王与齐湣王哪个更昏庸?
文章插图

齐闵王 , 田地(约前323年—前284年) , 齐宣王之子 。在位时间为前301年—前284年 。

齐闵王在位期间 , 齐国国力强大 , 齐闵王到处干涉别国内政 , 攻城略地 , 灭掉宋国 。甚至在前296年 , 率领齐、韩、魏三国联军攻破以军事见长的秦国 , 迫使秦昭襄王割让河东诸地求和 。

胜利之下潜伏着危机 。齐闵王在攻破秦国函谷关并得到河东诸地以后 , 整个人就开始飘了 。不顾国家休养生息 , 开始到处打仗 , 相继灭掉燕国和中山国 。

此时秦国出于争夺霸权的考虑 , 想要联合齐国合力消灭中原诸侯国 。由于其他国家的反间计 , 秦国的连横策略没有得到具体实行 , 而代替连横策略的就是山东诸国合纵攻打秦国的策略 。但是在这里 , 齐闵王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 在兵锋直压秦国的时候 , 没有斩草除根 。山东诸国的矛盾也越来越大 。

终于 , 在前284年 , 已经复国的燕国 , 带领大军攻打齐国 , 齐国灭国 , 齐闵王被杀 。

总其一生 , 齐闵王四处征战 , 前期有不错的成绩 , 后期刚愎自用 , 不考虑敌我态势的发展 , 穷兵黩武 , 落了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

闵:

慈仁不寿曰闵

愍:

在国遭忧曰愍;在国逢艰曰愍;祸乱方作曰愍;使民悲伤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在国连忧曰愍;佐国逢难曰愍;危身奉上曰愍

我们来看一下在谥号中 , 对于“闵”、“愍”的定义 。

不长寿 , 在位期间国家遭遇了危难 , 祸乱开始发展 , 令人民有损伤 , 叫做“愍” 。后人对于齐闵王的评价还算公道 , 一生打仗 , 给国内造成了严重的压力 , 最后也是因为战争身死国灭 。这个人穷兵黩武是真 , 但不见得昏庸无道 。

下面说魏惠王 。


魏惠王与齐湣王哪个更昏庸?
文章插图

魏惠王(公元前400年—公元前319年) , 叫做魏罃 , 又称梁惠王 , 魏武侯之子 , 在位时间为前370年—前319年 , 共计在位52年 。他和齐闵王的爷爷父亲是一代人 。

魏惠王在位期间 , 魏国国力昌盛 , 并且把魏国国都迁移到大梁 。其手下也人才辈出 , 想战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家孙膑庞涓、改革家商鞅 , 都曾在魏惠王手下效力 。先秦大儒孟子就和魏惠王同时代 。

如果说齐闵王是军事型选手的话 , 魏惠王就是内政外交型选手 。因为和魏惠王相关的军事成语真不少 , 但是没有一个是夸魏惠王好的 , 比如“桂陵之战” , 又比如“马陵之战” , 又比如三十六计中的“围魏救赵” , 都和魏惠王有关系 , 但是都是以魏惠王失败而告终的 。

魏惠王虽然军事不入流 , 但不影响这位君主内政发展的好 , 外交搞的好 。

魏惠王一方面在列国中间左右逢源 , 缓和魏国与三晋的关系 , 缓和秦魏关系 , 保证西部外交的稳定 。一方面又把国家控制的水利设施开放给百姓 , 并兴修水利工程 , 保证国内农业的稳定发展 , 并且继续前朝丰年备粮欠年平抑粮价的政策 。一时间 , 魏国国威大增 。

所以 , 后人给了魏惠王一个比较好的谥号 。

惠:

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柔质爱课曰惠;柔质受谏曰惠;施勤无私曰惠;慈仁好与曰惠;爱民好学曰惠;宽裕慈仁曰惠;和而不流曰惠;慈哲远识曰惠;能绥四方曰惠;子爱困穷曰惠;俭以厚下曰惠;淑质受谏曰惠;恩能及下曰惠;宽裕不苛曰惠;遗爱在民曰惠;分人以财曰惠;利而不费曰惠;抚字心殷曰惠;兴利裕民曰惠;德威可怀曰惠;泽及万世曰惠;仁恕中存曰惠;慈恩广被曰惠

我们可以看一下“惠”字用作谥号的含义 。几乎全部与民生有关 , 并且还要把民生工作做好才能得到一个“惠”字的评价 。

【魏惠王与齐湣王哪个更昏庸?】整体来说 , 后人对于齐闵王的评价 , 直截了当的指出了这位君主在位期间喜欢打仗 , 让人民受了不少战争之苦 。对于魏惠王的评价 , 避开了这位君主军事上的弱点 , 大加肯定了他民生领域的惠民政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