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方 竹黄酒的作用功效、组成配方与制法禁忌

【组成】 竹黄50克白酒500克
【制法 将竹黄、白酒共置入容器中 , 密封浸泡一周 。
服法 每日服2次 , 每次15~20毫升 。
【功效】 祛风通络 , 温中止痛 。
【适应症】1.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 。
2.虚寒胃痛 , 症见胃痛隐隐、绵绵不绝 , 饥饿时痛甚 , 得食稍减 , 遇冷则剧;食少纳呆 , 喜按喜暖 , 大便稀溏 , 舌淡 , 脉濡弱 。
【解说】 竹黄有二种:一种是禾本科植物青皮竹被寄生的竹黄蜂咬洞后 , 洞口处流出液贮积于竹节间 , 经干涸而凝结成的块状物质 。本品又名天竺黄、竹青、天竹黄 。另一种是肉座菌科植物竹黄菌的子座 , 寄生于刺竹属、刚竹属或短穗竹的枝杆上 , 民间俗称本品为竹花 。本酒方用的是竹花 。竹花在历代本草书中均未见收载 。据有关资料介绍 , 竹黄菌寄生于竹子 , 称竹子患赤团子病 , 以前较少发生 , 但在近十几年来蔓延甚广 , 多生于将衰败的竹林 。长江以南各省均有竹林分布 , 故药物资源丰富 。国内有关单位对竹黄进行研究 , 发现其含有多种氨基酸及竹红菌甲素 。竹红菌甲素易溶于酒而不溶于水 。据此 , 认为竹红菌甲素是竹黄药用的有效成分 。我国北方地区民间习惯用竹黄浸酒治疗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及筋骨酸痛;南方地区民间亦有同样用法 。其中也有用黄酒、甜米酒浸服的 。有研究者观察 , 疗效以北方的显著 。
【安徽方 竹黄酒的作用功效、组成配方与制法禁忌】安徽、浙江民间用竹黄酒治疗虚寒胃痛病最为普通 。因每年春季插秧前后 , 阴雨绵绵 , 农民们冒雨抢插 , 常有虚寒胃痛、呕吐泄泻及关节痛等不适出现 。此时也正值竹黄菌生长季节 , 农民采摘新鲜竹黄菌 , 以甜米酒浸泡后炖热服用 , 治疗效果良好 。此外 , 在云南民间 , 有用竹黄菌炖肉食的习惯 , 认为有滋补强身之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