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晕车不宜吃药

目录:
第一章:儿童不宜吃晕车药
第二章:如何预防宝宝晕车
第三章:与妈妈谈运动早教
晕车怎么办?很多人都会选择吃晕车药,但是对于6岁之下的孩子来说 。吃晕车药似乎不能算是一个好的选择方法吧!那么孩子晕车到底怎么办呢?
儿童不宜吃晕车药
晓晓5岁半,爸妈每年都要带她回乡下老家看奶奶 。从县城到老家有近百公里路程,其中数十公里还是爬山公路 。由于晓晓晕车,每次回老家常常是一路吐个不停,年轻的爸爸妈妈既心疼又无奈 。这次回老家前,爸爸特意去药店准备买点晕车药让晓晓坐车时服用 。但药店医务人员却说,儿童不宜吃晕车药 。这是为什么呢?
所谓晕车包括晕船、晕机等,在医学上总称为“晕动症”或“运动病” 。确切地讲运动病不是真正的疾病,与通常意义上的疾病有本质区别,它仅仅是敏感机体对超限刺激的一种应急反应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晕车等主要跟人的内耳前庭感受器官过于敏感有关 。内耳前庭感受器官可感受各种特定运动状态的刺激,具有调节身体平衡感受的能力,它经前庭神经与中枢神经连接 。当乘坐的交通工具发生旋转或转弯时,或汽车启动、加减速刹车、晃动、颠簸,以及电梯和飞机升降时,都会造成人经常不规则地改变体位,使内耳的前庭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过量生物电,进而影响神经中枢并导致身体局部功能紊乱,于是出现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症状 。
↓↓
不过,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强度和时间的耐受性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致晕阈值”,在一定限度和时间内人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如果刺激趣过了这个限度就要出现症状 。不同人的耐受性之所以存在差别,这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受视觉、个体体质、精神状态以及客观环境(如空气异味)等因素影响,所以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晕车 。但是.4岁以前孩子的前庭功能正处在发育阶段.4岁后不断趋于完善,16岁时才完全发育成熟 。因此,小孩的晕车(或晕船、军机等)症状比大人重,也更普遍 。同时,孩子本身的内在原因,如睡眠不足、肠不好、头痛感冒等,都易诱发晕动症 。
为了预防晕车、晕船、晕机的发生,一般人都求助于抗晕药物,最常见的如乘晕宁等,它是一种抗组胺药,对前庭和大脑神经有抑制作用,乘车前半小时服用,可使晕车者在途中进入睡眠状态,从而缓解或避免了晕车的不适 。成年人的各种组织器官发育成熟、功能完善,具有相应的抵抗和排毒能力,只要注意适量服用,通常不会给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但是,儿童正处在生长时期,组织器官、功能尚未成熟和健全,机体抵抗和排毒能力相对较弱,经常服用乘晕宁等药物,可能会对娇嫩的神经系统发育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最好还是不吃为宜 。
如何预防宝宝晕车
那么,怎样减少或避免孩子发生晕车呢?以下几点是专家提出的经验总结,年轻的父母不妨一试 。
儿童正处在生长时期,组织器官、功能尚未成熟和健全,机体抵抗和排毒能力相对较弱,经常服用乘晕宁等药物,可能会对娇嫩的神经系统发育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最好还是不吃为宜 。
1.不宜吃太饱在坐车前不要让孩子吃得太饱(也不宜过多吃零食),否则在坐车时,机体为了帮助消化胃肠中的食物,大量血液聚集在消化道,从而使脑部的供血和供氧量相对减少,这也是引起孩子犯晕的一个原因 。
2.不能饿肚子在坐车前不宣吃过饱,但也不能不吃饭,一般最好在坐车前2小时用餐,且食物要清淡易消化(如谷类食物等) 。因为谷类食物在人体胃肠道内经过两个小时左右已基本被消化完,并以淀粉等糖类的形式进入到血液中为人体提供能量 。如果空腹坐车,人饿了就会使血液中的糖分减少,于是产生乏力、头晕等“低血糖”现象而加重晕车症状 。
3.生姜贴肚脐在乘车前20- 30分钟,将鲜生姜切成约两毫米厚的姜片,面积为1块钱硬币大小,然后把生姜片贴敷在肚脐上,外用伤湿止痛膏或医用胶布固定 。若将生姜捣成泥后填充在肚脐中,再用上述方法固定,效果则更好 。此法不弱于传统抗晕车症药物的疗效,而且不会产生昏昏欲睡等不良反应 。
4.选好车座位乘坐大巴车应尽可能选择前排(但最好避开轮胎上方的位置),以减轻颠簸振动,适时打开车窗进行通风换气,并让孩子的头稍后仰靠在固定位置上或父母的怀里(能让孩子平卧则更好),以减轻头部震动和眼睛视物飞逝而引起头晕加重 。自驾车时,家长不要在车内吸烟或抹香水之类,以免烟雾或香味的不良刺激引发孩子晕车 。
5.分散注意力坐车时,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引导孩子注视车窗前方较远处的风景(不要看两旁快速移动的物体),也可给孩子拿他(她)平时喜欢的玩具玩(私家车可以在车内悬挂玩具或播放舒缓的音乐等),或给孩子讲动听的故事等 。但不要让孩子在车内看书,那样更容易晕车 。
6.穴位巧按摩发现孩子有晕车先兆症状时,可用大拇指点按孩子的合谷穴(在大拇指和食指中间的虎口处),或用大拇指掐在孩子的内关穴(在腕关节掌侧,婉约上约二横指,二筋之间)3-5分钟,适当加压,直到孩子有一种酸痛的感觉,对缓解晕车有一定的帮助 。
7.身体常锻炼平时适当的多让孩子做一些加强前庭功能的运动锻炼——可以抱着小宝宝在原地慢慢旋转,注意不要摇晃太厉害,以免动作过大损伤宝宝娇嫩的大脑;年龄稍大的宝宝可以带他(她)玩滑滑梯、荡秋千、旋转马、垫上滚翻等游戏,以提高前庭器官对坐车等不规则运动的耐受性和适应能力 。
此外,坐车时还要随身携带一些塑料袋和纸巾,以备途中孩子突发呕吐时用,保持车内和孩子脸部的清洁卫生;同时带些果汁或酸奶等饮料,以便孩子呕吐后饮用,不仅能及时除去口中呕吐物留下的难闻味道,而且还能有效缓解腹部不适的感觉 。
与妈妈谈运动早教
如今不重视早期教育的父母大概不多了,可如何实施早教才算科学呢?看看“看图识字”,背背唐诗,唱唱 歌,听听音乐就行了吗?非也 。因为这些活动都属于智力早教的范畴,你漏掉了一门重要的课目——运动 。美国的教育专家已将运动列为早期教育的课目之一,称为运教 。理由是,10岁内正是运动细胞发展的“窗口期”,及时开展运动早教有助于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惠及一生 。
从爬行运动说起
家庭中不乏这样的“景观”:一个七八个月的小婴儿俯身于床席之上,头微微抬起,眼睛注视着前面的玩具,随着小胳膊用力一挥,小腿向后一蹬,身子便向前移动了一截 。动作虽说有些笨拙,却透露出一种勃勃向上的气息 。不用猜测,这是孩子在做爬行运动 。
切莫小看这一极其简单的运动,它对孩子的影响大着呢!知道吗?南美洲有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相当落后,平均智商始终处于低水平 。原因何在?据有关专家的调查,症结之一就是那里的居民在婴儿期从未爬行过 。
简单的爬行运动对人的智力竞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奇怪吗?一点也不!研究发现,婴儿在爬行时头部上抬,目光向前,不仅有利干刺激大脑皮层的运动中枢,也可激发语言中枢,促进语言的发展 。爬行过程中头与手的距离始终保持在30厘米左右,恰与两眼的焦距位置一致,有助于养成日后读书学习的良好用眼习惯 。同时,爬行时手脚并用,交替而协调地动作,对骨骼、肌肉等的发育也大有裨益 。故有专家预言:一个七八月的婴儿如无爬行运动,将来很可能出现语害与智力障碍 。
脑发育离不开运动
一个人智力的优劣是由脑的发育程度决定的,而脑的发育绝对离不开运动 。道理很简单,孩子认识世界是通过感觉与运动来实现的,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与识别,用自己的两手去触摸、摆弄与探索,而这些具体的身体动作可及时转化为脑的活动,进而激发脑的发育 。换言之,人脑要发育到一定程度才能“指挥”孩子做出新的动作,而动作反过来又给脑细胞提供新的能量,使其功能趋于成熟,神经网络更加复杂化,促使脑的发育更上一层楼 。因此,脑发育与运动之间是相互依赣 。相互促进、互利互惠、共同提高的关系 。英格兰首席卫生干事戴姆·戴维斯教授表示,多项国际研究发现,摸爬滚打、嬉戏玩耍是保证幼儿早期最大限度开发大脑非常重要的活动 。
以手为例,人脑中与手指相连的神经占有相当大的面积,通过手指的运动来强化刺激这部分神经细胞,人脑就会日益发达,智商自然得以增进,通常所说的“心灵手巧”就是这个意思 。大量活生生的事例也证明了这一点,如长期学习拉摄琴或弹钢琴的孩子,大多数都较聪明 。故父母适时地教孩子多做两手的运动,如抓握玩具、握筷结扣、弹琴绣花等,即可 收到以“手巧”促“心灵”的目的 。由此可见,在婴幼儿期一人的智力发展关键期多做运动,最大限度地提高钭力水平,具有何等重要的意义 。
不仅如此,在孩子生命的最初两年,脑部迅速发育 。特别易于学习和吸收各种运动技能,而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又能有效帮助孩子改善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提高平衡感,促进聆听能力的发展,延长注意力集中时间,提高执行指令的能力 。另外,学习运动技能后,孩子将懂得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完成关键细节,才能成功完成每一个技能,从而初步建立纪律性的意识 。美国的最新研究还发现,运动技能训练能够提高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 。要取得进步和获得更多的快乐,孩子需要有条理,遵守纪律,并专注于当前的任务 。在训练过程中,孩子自然地学会如何逻辑地、合情合理地和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
防范成人病的灵丹妙药
从小勤于运动,也是防止多种成人病的灵丹妙药 。
先说肥胖 。自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肥胖就是病”的新概念之后,世界范围内的减肥热潮方兴未艾 。其实不少成人肥胖源于儿时肥胖,如果在儿童期注意合理饮食,勤上运动场,保持热量均衡,就可以将肥胖病消灭在萌芽阶段 。特别是女性,从小运动更具有特殊的价值 。原来,女性肥胖与性成熟的早晚育着重要关系 。美国专家的研究资料显示,不到11岁就来月经的女子,比起14岁以上才来月经初潮的同龄女性,体重平均多5公斤,此增幅随着年龄增大而升高,如20 - 40岁组的差距为3.8公斤,30-34岁组则增至5.7公斤;同时,体重的增速也以性早熟者为快,每10年可增长5公斤,比性晚熟者(每1 0年只增长3公斤)快700/%,此规律可从青春期一直持续到老年 。由此不难发现一个减肥秘诀:那就是适当推迟月经初潮年龄,可以减少日后发胖的几率与程度 。至于推迟性成熟期的办法,哈佛大学生殖生物学家露茜博士推荐的一招就是从小运动 。露茜博士的研究资料显示,从小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女孩子,通常到15岁左右才来第一次月经,比一般女孩迟了3年多 。
再说颇令人烦恼的近视眼,通常形成于青春期(11 -13岁) 。如果在此阶段坚持适宜的体育活动,同样可以收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专家特别推荐打乒乓球,打乒乓球时,孩子的眼睛随着乒乓球不断地上下远近的调节与运动,眼睫状肌不断地放松与收缩,促使其调节晶体更灵敏 。同时,眼外肌也不停地收缩,大大增强了眼球组织的血液供应和正常代谢,视力发育自然良好 。据研究,即使在假性近视的早期,只要坚持打乒乓球,也可使其康复率达到90%以上 。其他如放风筝、弹跳运动等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
最后一个例子是危害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此病的最大特点是能防不能治,而预防的关键期同样在儿童时代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个小组历时一年半的研究发现,从12岁起加强体育锻炼,并合理补充钙质,其骨密度到18岁时可望提高60%,可有效地消除骨质疏松症的隐患,从而保持骨骼终生健康 。
运动早教因龄而异
如何进行运动早教呢?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实施方案 。英国新近颁布的“小儿健身指南”建议:5岁内的孩子每天至少保证3小时的“摸爬滚打”活动,包括追逐游戏、游泳和攀爬等,其中步行每天至少需要1 5分钟,如走路去托儿所或逛街等 。不会走路的孩子呢?可以游泳、在健身垫上滚爬、拉动玩具等身体活动 。看电视、玩电脑则需严格控制时间,一般2-5岁儿童每天只能看1个小时的电视或电脑屏幕,2岁以下的孩子应彻底远离电视与电脑 。
美国专家提倡,婴幼儿适宜爬行、走路,跳跃、抓握,或模仿鸭子走、兔子跳、鸟儿飞、猴子爬等各种动物的活动 。三四岁以后练习舞蹈,不妨与芭蕾和踢踏舞结合起来,将创意动作和体操元素融入其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节奏感和优雅的姿态;6岁以后可增加技巧动作,逐步练习侧手翻、跳马、单双杠和平衡木技巧,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不断提高身体技能” 。
【孩子晕车不宜吃药】结语:睡觉也是解决晕车问题的一个好方法,所以大家在上车之前不妨就把孩子给哄睡觉 。如果路程不是特别长的话,就不会产生晕车的问题 。(文章原载于《生活与健康》,刊期:2012.05,作者:陈日益,汪玉珍,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小编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