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有哪些穴位可以补血?中医中能补血的穴位是哪里?

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看一位女性的气色好不好首先会她的看脸,面无血色就是代表着这位女性朋友有气血虚的现象,需要补血,因此,就算是画得再完美的妆容如果气色不好那也是白搭,所以小编给女性朋友们推荐了一些中医按摩穴位的补血方法 。那么中医中有哪些穴位可以补血?中医中能补血的穴位是哪里?

1、血海穴
俗话说补血找血海,补气找气海 。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脾经所生之血聚集之处,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之功能 。还有引血归经,治疗血症之功效,刺破血海穴,可祛除人体内的淤血,并促生新血 。
拍打或按摩血海穴,对妇女痛经和经血过多或过少有效,配合按摩三阴交穴、太溪穴效果更佳 。痛经伴有呕吐,按摩此穴同时按足三里穴可立刻缓解症状 。
【按摩方法】每天上午9-11点拍打(每次10秒,连续3-5次)或按摩(轻柔每侧3分钟)血海穴,晚上21-23点再艾灸此穴,对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因气血瘀滞引起的肥胖、关节痛等症有效 。
2、天枢穴
常按天枢穴(足阳明胃经之穴),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促进胃经内气血循环,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 。
胃经气血充盈,则消化功能增强,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质,为补血提供最基础的动力;大肠经气血充盈,则可保证循、环排泄机能正常,即止泻又通便,保持肠道清洁,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扰 。双手拇指下压(力度适中)左右两边此养生穴位,由外向内打圈按摩,每天100-200下,又补血又排毒 。
3、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是肝、脾、肾交汇的穴位,脾统血、肝藏血、肾生血,因此,三阴交有调和气血、补肾养肝的功用 。
每天上午11点,按揉左右小腿内侧的此养生穴位各20分钟,可排体内湿气、浊气、毒素,对湿疹、荨麻疹、皮炎等有疗效 。
常按三阴交穴,补血、活血,保持血压稳定,特别对血压偏低的人补血效果显著 。
4、足三里穴
刺激足三里穴(足阳明胃经之穴),补益气血,培补元气,滋养脑髓 。是保证肝血充足的首选 。
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耳鸣、神经衰弱及胃动力不足的人、胃气虚的人、因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而伤肝的人经常拍、按摩、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
按摩或艾灸足三里,温中散寒、健运脾阳、补中益气、宜通气机、导气下行、强壮全身 。胃酸过多、空腹烧心的人不宜灸足三里,可选阳陵泉穴有良效 。
5、关元穴
足三里、关元、气海是人体三大强壮要穴 。古有“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 。”之说 。关元穴是(任脉之穴,也是小肠的募穴)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统治足三阴经及小肠、任脉疾病 。
按摩关元穴,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 。每一轮轻轻按压8次,每次8轮,补血、消除小楠肚 。
6、隐白穴
隐白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统血、止血 。
鼻子出血、月经量多可按摩或灸此穴 。
“太阴根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 。”按摩此穴可刺激脾经,促进气血源源不断的生化,是女性补血的大穴 。
【中医中有哪些穴位可以补血?中医中能补血的穴位是哪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