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的地中海战略,为何遭到罗斯福拒绝?
1941年11月到12月的时候,德军已经打到距离莫斯科25公里的地方,苏联政府也跑到了古比雪夫 。但是,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却跟英国外交部吵了起来 。而争吵的内容竟是战后要把德国分成几块 。原因就是美国参战了 。美国一旦参战,轴心国必败 。
文章插图
然而,美国和英国却一直在耍鸡贼 。
1941年3月,美国通过了租借法案 。苏德战争爆发后,美国的援助潮水般涌入苏联 。但是,从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到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只有苏联一家在流血 。在欧洲大陆,跟德国惨烈激战的只有苏联红军 。非洲战场上,优势满满的英军竟被德军追着打,只能猥琐发育、等待美军参战 。
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跪地磕头的心都有了,极力建议美英赶紧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正面苏军的压力 。斯大林对罗斯福甚至答应战后加入美国主导的联合国,也就是遵守美国主导的战后国际秩序 。这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你美国开辟第二战场,我苏联战后就拜你当大哥、给你当小弟 。
文章插图
于是,美英这两个家伙终于答应在1944年5月在法国和比利时开辟第二战场 。英法这次没有耍鸡贼 。而之所以后来拖到了6月,主要是天气原因 。
在1943年底,英法下定决心,要跟希特勒拼刺刀 。简单说就是要主动进攻德国 。但是,在进攻的方向上,罗斯福和丘吉尔一直都有分歧 。
美国主张是以英国本土为基地,然后横渡英吉利海峡,从法国北部的诺曼底登陆 。选择这条进攻路线的好处是距离最近、成本最低,伤亡也会最少 。
文章插图
而英国却不同意 。英国的主张是以希腊为基地,然后从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北上,在喀尔巴阡山与苏联会师 。你看一下地图就清楚了,选择这条进攻路线的问题实在太大,距离远、成本高,伤亡肯定要多大有多大 。同时,德军也不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危局,无论是打苏联还是打英美,留在东线死磕就行了 。
但是,这条进攻路线也是有好处的 。好处就是英国可以在战后独控巴尔干地区,进而控制整个地中海,实现对埃及、中东和印度的统治 。
文章插图
但是,盟军中,美英兵力的比例是四比一 。打起仗来,美国死四个人、英国才死一个人 。所以,丘吉尔肯定能豁得出军队,因为盟军死五个、自己才死一个 。但罗斯福肯定不干,这么打就是美国人流血、英国人得利 。傻子也不能答应 。
1943年8月,魁北克会议,围绕第二战场是在哪开辟的问题,罗斯福和丘吉尔就吵破了脑袋 。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成功,第二战场已经在西欧开辟了 。但是,1944年9月,魁北克会议,丘吉尔再次提出英国方案,死盯巴尔干不放 。无奈胳膊拧不过大腿,罗斯福就是不同意 。
丘吉尔也怒了 。但丘吉尔并未冲动,这家伙要比罗斯福更冷静、更理性 。木已成舟,控制地中海肯定指望不上罗斯福了 。那就考虑怎么把舟造好,为英国拿到最大的利益 。于是,丘吉尔立即飞到了莫斯科,跟斯大林会面,商量这怎么一起瓜分巴尔干 。
文章插图
丘吉尔和斯大林商量的结果是:苏联拿到罗马尼亚,英国拿到希腊;保加利亚和匈牙利,英苏二八开;南斯拉夫,英苏五五开 。这两个家伙商量着怎么瓜分巴尔干,那罗斯福是啥反应?没反应,因为罗斯福对巴尔干就没兴趣 。
这就是问题了 。问题是罗斯福的这个智商太成问题 。两个小弟私下搞分赃了,你这个当大哥的还能不在乎 。
那么,除了成本的问题,罗斯福为什么不同意丘吉尔的地中海战略呢?
首先,罗斯福对于未来国际局势的解读,就没有丘吉尔的远见 。
文章插图
地中海战略,是个长期主义,短期是会付出代价,但长期则是封锁苏联染指地中海以及中东的可能 。权衡到底是要长期主义还是短期主义,其立足就是对战后世界的解读 。丘吉尔的解读是:美英或美国领导的所谓自由世界阵营与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一定要对抗 。所以,丘吉尔一定会坚持长期主义 。那罗斯福呢?罗斯福就必须是短期主义 。因为他对战后世界的解读是联合国管一切 。既然苏联已经答应参加联合国了,那苏联就是自己人 。
其次,罗斯福造被斯大林打出了逆火效应,形成了一种对苏联不设防的爱 。
罗斯福一直对苏联有好感 。当上总统后,就张罗承认苏联,要把苏联纳入国际社会 。但是,英法为代表的欧洲世界肯定不同意 。甚至,罗斯福的幕僚和美国政府官员也不同意 。不同意就不行,因为我是总统 。罗斯福就是二战时的特朗普,特别任性,一定要与苏联建交 。
而建交的理由是跟苏联搞贸易,以克服自己的经济危机 。但是,建交后,美苏贸易额不升反降 。这就是打脸了 。但越是打脸,罗斯福就越是要亲切苏联 。这就是逆火效应了 。然而,苏联却继续打他的脸,不仅跟德国一起瓜分了波兰,而且还入侵芬兰 。
文章插图
然后呢?然后罗斯福就把美国国务院和驻苏联大使馆的官员全都换一遍,全换成了亲苏的人 。后来,租借法案对苏联的大笔援助,都要让中国羡慕到眼红 。哪怕有一半能给中国,抗日战争也不会打得这么惨烈 。
丘吉尔对苏联是冷酷的算计,而罗斯福对苏联却是一种不设防的爱 。那斯大林呢?
斯大林的算计,要高出罗斯福好几个段位,甚至也要高出丘吉尔一个段位 。大家都是盟友了,美国和英国也对苏联援助了 。那么,斯大林怎么也得把美国和英国当朋友对待吧 。虽然美苏这两个家伙一直耍鸡贼,但第二战场毕竟开辟了 。
文章插图
然而并没有 。
苏联不仅在英国和美国的驻苏大使馆安装了窃听器,而且还派出大量间谍渗透到美英政府高层 。1944年,著名的剑桥五杰之一的麦克莱恩被派到华盛顿,担任英国驻美国大使馆的一秘 。后来,英美成了一个委员会,负责战后欧洲的安排,英国方面派出了一个秘书 。这个人就是麦克莱恩 。所以,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各种小九九,斯大林一清二楚 。
雅尔塔会议开会前,丘吉尔与斯大林闲聊 。斯大林竟得了便宜还卖乖,说你们盟军就该从意大利进攻 。这是干什么?就是挑拨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关系 。所以,关于战后世界的安排,美国和英国就别想控制住斯大林,谈判桌上更别想捞到便宜 。
文章插图
但是,如果美英实施了地中海战略,会怎么样?
仍旧没戏 。关于战后世界的安排,斯大林就不可能再像德黑兰会议上那么猥琐 。1945年初的时候,百战锤炼的苏联红军爆发出了恐怖的战斗力,在东线死命往前推 。而诺曼底登陆的盟军大兵,却在阿登森林被德军打得要多惨有多惨,西线就始终推不动 。
照这么打下去,苏联红军自己就能趟平德国、干到莱茵河 。如果真是这样,那盟军到底是从西欧进攻还是从南欧进攻,统统没有意义 。因为斯大林完全可以说莱茵河以东全是我的,以西你们爱咋咋地 。所以,美英就必须趁着德国没投降,赶紧跟斯大林商量战后世界的安排 。这时候,美英已经没牌开打了 。而造成这种窘境的原因,可能就是美英耍鸡贼耍得时间太长了 。
其他网友观点1943年11月,美、日两军在南太平洋地区的争夺依然白热化,尽管盟军不断地取得胜利,但前进的步伐并不顺畅 。按照盟军合围日军拉包尔基地的总体构想,麦克阿瑟与哈尔西逐渐控制了其周边的战略要地,孤立并消耗该基地日军的战斗力 。
与其他岛屿不同的是,盟军在所罗门群岛最北端的布干维尔岛,似乎并不在意能否彻底占领全岛,以致于战役一打就是一年零八个月,直到战争结束,日本投降为止 。那么,双方在南太平洋战场的最后一场大规模岛屿争夺战,为何要这么久?
文章插图
这还要从魁北克会议说起 。随着库尔斯克会战和西西里岛战役的胜利结束,盟军已完全拥有欧洲战场的主动权 。欣喜不已、斗志昂扬的丘吉尔再次试图通过与美国谈判,来兜售他的“地中海战略”,从意大利北部进攻德国“软腹部”,实现其继续主导欧洲的战略意图 。
老谋深算的丘吉尔,十分清楚实现其战略目的,就一定要否定美、英两国在华盛顿“三叉戟会议”上的内容,继续推迟盟军在法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的行动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被美国人“牵着鼻子走”的尴尬情形,他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
文章插图
一方面,丘吉尔建议此次会议选在加拿大的魁北克举行 。加拿大作为英联邦成员国,在此举行会议犹如在自己家门口开会一样占尽“东道主”优势,可以“不讲情面”的讨价还价 。让他高兴的是,行动不便的罗斯福欣然同意前往参加会议 。
另一方面,丘吉尔再次组织了一支庞大的谈判队伍,各级谈判人员多达200多人,并按照分工对三军参谋长进行了部署,争取美国人相信进攻意大利是最明智的,更希望以在挪威登陆替换在法国登陆,并延缓在缅甸发起支援中国的进攻 。
文章插图
但是,马歇尔和金上将等人并不傻,早就看透了丘吉尔的“野心”,他们极力劝告罗斯福咬紧“霸王行动”不松口 。尽管美方代表人不多,但始终掌握着会议的主导权,而丘吉尔也猛然发现,一向听话的罗斯福几乎拒绝了他提出的所有方案 。
这次会议不仅再次否定了丘吉尔的“地中海”战略,明确了法国登陆实施“霸王行动”的时间,而且迫使英国人接受美方的太平洋战略 。也就是说,美国不再向地中海地区提供一艘舰船,所有海上装备全部支援尼米兹在中太平洋的战略攻势 。
文章插图
说白了,太平洋战略的调整,布干维尔岛战役也受影响 。1943年的“魁北克会议”,确立了美军在太平洋的攻势由南部、东南部地区,调整到中太平洋地区 。这意味着,大量的先进装备优先供应中太平洋战区,而南太平洋战区则改为所谓的牵制性进攻,对日军拉包尔基地围而不攻,以消耗为主 。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哈尔西对发起布干维尔岛战役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首先,日军重兵把守的布干维尔岛,美军完全可以用“蛙跳战术”跳过去,但该岛有6大机场,可以缩短护航战斗机的距离,是盟军封锁或轰炸瘫痪拉包尔基地的理想之地 。
文章插图
其次,由于地面部队兵力不足,哈尔西决定采取“小蛙跳”战术,避开日军在该岛重点防守的南、北地区,选择防御薄弱的中部地区实施登陆,由海军陆战第3师打头阵,建立登陆场和飞机场,既对岛上日军进行压制,又能轰炸拉包尔基地 。
更重要的一点,为了保持对日军拉包尔基地的长期封锁,海上力量必须得到加强,否则将失去夺占布干维尔岛的意义 。哈尔西找到其上级兼好友尼米兹求援,尽管美军战略有所调整,但尼米兹还是给了他4艘航母和众多舰艇,哈尔西十分满意 。
文章插图
为达到战役的突然性,哈尔西早在10月初就开始空袭拉包尔、布干维尔岛等地,甚至对邻近的布喀岛等进行空袭,以此迷惑日军 。一个月后的11月1日,美军第三陆战师在托罗基纳登陆并建立滩头阵地,战至黄昏,登岛盟军已达1.4万人 。
并很快依托美军强大的工程作业能力,完成了3个机场的修建工作,使该岛成为美军在西南太平洋的重要基地 。也就是说,尽管美、日双方围绕扩大登陆场和反登陆进行作战,但美军登陆布干维尔岛已实现了战役目的,占领与不占领已不重要 。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丘吉尔的地中海战略,为何遭到罗斯福拒绝?】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推荐阅读
- 宝宝肚子胀的原因是什么?宝宝肚子胀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 哪些方法能让婆婆喜欢上你
- 老人常做什么动作能起到长寿的作用,老人长寿做什么动作好?
- 男人选择姐弟恋的原因
- 说些讨婆婆开心的话
- 老年人保健的方法有哪些?老年人怎样保健养生?
- 每日跑步真的会长寿吗?
- 如何进行突然分娩的急救?临产突然分娩怎么办?
- 秋季祛湿汤有哪些?祛湿气还有什么其它的方法?
- 产后易肥胖的部位有哪些?产后减肥如何把握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