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明君汉景帝,为何非要逼死周亚夫?

汉朝名将、太尉周亚夫在平定“七国之乱”,立下赫赫功勋,被汉景帝提拔为丞相,但周亚夫有个致命的问题,他生性耿直倔强,不懂变通,屡屡在废立太子与外戚封侯事件中与汉景帝刘启作对,于是汉景帝一怒之下罢免了周亚夫的丞相之位,让他回封地反省 。
周亚夫政治生命终结,这也就罢了,没想到汉景帝还想要周亚夫的肉体生命!
四年后,周亚夫正在封地平静生活,突然一纸皇帝诏书到了,说是要赐宴给周亚夫,让他速速入宫,不得有误 。
周亚夫很是开心,看来皇帝还是念着他这个老臣哪,赐宴之后说不定就要重用自己了 。所以赶紧去赶紧去,吃饭不积极,脑袋有问题 。
周亚夫并不知道,等待他并不是一顿普通的晚餐,而是一个巨大的侮辱,和一次可怕的杀身大祸 。
终于,君臣二人又在未央宫重会了,多年未见,刘启发现周亚夫更老了,说话也比从前温和很多,不像从前那么冲了 。然而,刘启还是想按原计划耍一下他,看他是不是真的在这四年里被磨平了棱角 。这也是他弃用周亚夫整整四年的其中一大原因 。
一代明君汉景帝,为何非要逼死周亚夫?
文章插图
图:周亚夫
说实话,刘启还是很感激很敬重周亚夫的,毕竟人家是个大功臣 。可他就是受不了周亚夫那满身的倒刺,看到就讨厌 。
于是刘启想了鬼主意,让人故意在周亚夫的席上放一大块肉,整盘菜就这么一整块没有切碎的肉,而且没有刀,也没有筷子 。就这样 。
这可叫人怎么吃?
嘿嘿,考验周亚夫的时候到了!
四年的闲居时光究竟有没有把他变得谦恭谨慎,或者还是死性不改的硬骨头,就看他怎么吃这块肉了 。
结果周亚夫刚跟人聊完天,低头正准备要吃肉,忽然愣住,然后就开始嚷了——噎?我筷子呐?不是谁给我拿走了吧?谁手那么贱呐?一双筷子还不够用?——见没人理他,又转头去骂旁边主管宴席的宫吏——小子你还愣着干嘛,还不赶快去给老夫拿双筷子来!
失望,刘启太失望了 。看来周亚夫还是从前的周亚夫,他难道就搞不明白——就算他有再大的嘴巴,朕不给他筷子,他也永远只能跟狗一样抓肉吃,否则就得挨饿吗?
一代明君汉景帝,为何非要逼死周亚夫?
文章插图
图:芒砀山文物旅游区西汉帝王殿汉景帝
周亚夫这个暴脾气啊,他也不想想:皇家请客,那可是国宴,如此重大的场合,待客礼数竟然不周,这可能吗?这明显是故意的,故意给他难堪的 。
这时,看到“服务员”迟迟不肯给他筷子,甚至连理都不理他,周亚夫也忽然醒悟了——原来这是一个圈套,皇帝在羞辱我!他这么做,就是想要我服软,乖乖做他的狗 。
周亚夫当然不可能服软,士可杀不可辱,皇帝也不行!
气氛变得尴尬了 。刘启冷眼看着周亚夫,看他如何吃肉 。而周亚夫却始终没有动弹,他也只是静静的看着刘启,满脸倔强之色 。
刘启心中怒火已经冲天,但仍强忍下来,挤出一丝冷笑:“此非不足君所乎?”
意思是:你有啥不满意的!你难道不知道你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这块肉都是朕给你的吗?想要筷子吃肉,可以,求我!
一代明君汉景帝,为何非要逼死周亚夫?
文章插图
图:汉景帝阳陵“海内皆臣”16字方砖
其实说来说去,刘启还是在学他爷爷刘邦和老爸刘恒的那点儿帝王权术,只可惜学的实在蹩脚,只让人看出一小肚子鸡肠,半点儿城府和心胸都没有 。
不过这也没啥好大惊小怪,专制制度嘛,就是专门制你的 。此中妙处被制者永远无法体会,他们只能乖乖被制 。眼一闭,牙一咬,忍一忍,挨挨也就挨过去了,多挨几次也就习惯了 。
有些恬不知耻的奴才,说不定还能从中找到快感来 。
然而,面对刘启这赤裸裸的耍弄,周亚夫仍没有丝毫退让,他可是个铁血直男,宁折不弯,因而只把帽子往地上一扔,躬身行礼称谢 。这等举动,就像我们小时候被老师罚站的差生,虽然低头认错,但眼神执拗,愤恨不平 。
刘启心中也清楚周亚夫其实一点儿都不服气,于是长叹一声,挥挥手让周亚夫起来 。
接着,刘启也从座位上站起来,正准备再好好教育周亚夫一下为臣之道 。周亚夫却忽然做了个让全体人目瞪口呆的事情 。只听他冷哼一声“臣告退”,说完就转身快步走出大殿,走的那么决绝,旁若无人,连头都不回一下 。
——得,爷不陪你吃这丢人饭了,爷回家自己吃方便面去!
真是太拽了,一个无权无职的退休老干部,竟敢对皇帝拂袖而去,真千古未有之硬骨头也!
一旁年方十四岁的太子刘彻忍不住讥道:“此人面目可畏,必能作贼 。”(此句出自野史《汉武故事》,正史并未记载)
一代明君汉景帝,为何非要逼死周亚夫?
文章插图
景帝听说,不觉冷笑,于是静静的目送着周亚夫的背影直到离去,然后环顾四周噤若寒蝉的几位朝廷重臣,沉声道:“此怏怏非少主臣也!”
意思是:这家伙态度如此嚣张,将来朕千秋之后,谁还能制得了他!朕决不能把他留给年轻的太子!
景帝这一句话,等于已给周亚夫判了死刑 。
写到这里,小生我忍不住要穿越一次,去诘问一下刘启先生了 。
您要觉得周亚夫用不了就别用,自己不用,也别留给儿子用,直接把周亚夫打发回封地永不叙用不就得了,干嘛要杀呢?
刘启大笑,反问:“你说呢?”
我不明白 。据小生所知,你虽未为仁君,却也不是个暴君,更不是杀人狂,史书记载,你还在此前一年下诏大大减轻了百姓的刑罚 。所以我更不明白,周亚夫为何一定要死 。
刘启长叹:唉,其实朕又何尝想落下个妄杀功臣的恶名,但他自己要找死,我有什么办法!
找死?
是啊,谁叫他处处不给朕留面子 。
不给面子就得死吗?周亚夫这只是想在人主面前坚持政见并保持自己人格的尊严,这又有什么不对吗?
当然不对 。
为什么?
因为朕是皇帝,不给皇帝面子的人就得死!而且,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功高盖主,在军中威望巨大,便无权柄,也能生乱!
周亚夫是朝野公认的忠臣,一生军令如山安天下,他又怎会生乱?
他是忠臣,但他忠的是国家社稷,不是皇帝本人 。
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这不是逻辑,是皇权 。皇权为天,生死万物,凛然不可稍侵!所以,为了确保皇权继承的顺利稳定,为了维护大汉王朝的万世皇统,为了消灭潜在的威胁,也为了震慑那些朕百年之后要留给太子的朝臣,朕可以牺牲任何人,包括朕的亲儿子刘荣在内,何况他周亚夫?
你只讲皇权,那人权呢?
人权?此乃何物,朕从未听说过……
我真想给他一巴掌,但还是算了 。毕竟,我不能用我们现代的观点去强加给古人,所以,我只能慨叹,我只能悲怆 。
其他网友观点认真回答:汉景帝和周亚夫一直没有和我说!!!我不敢乱说,我去看大家伙怎么分析的!谢谢邀请
一代明君汉景帝,为何非要逼死周亚夫?
文章插图
其他网友观点汉景帝在位只有16年,在这十六年当中,国家动荡不堪 。如果他真的是明君,那么名臣晁错就不会被腰斩 。所以说,汉景帝是个软弱的帝王,而正是因为汉景帝软弱,所以他害怕性格强势的周亚夫 。那么周亚夫是怎么被汉景帝逼死的呢?我为大家分析一下 。
一代明君汉景帝,为何非要逼死周亚夫?
文章插图
首先,周亚夫之死是有事前预兆的 。当周亚夫还是河东郡守的时候,他碰到一个女相士许负,许负对他说:我看你的面相,简直贵不可言 。三年之后可以封侯,再八年之后拜相 。可惜的是,再九年之后会饿死 。
许负相之,曰:「君后三岁而侯 。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於人臣无两 。其后九岁而君饿死 。」周亚夫心里想:简直是胡扯 。为什么呢?当时其父周勃为丞相,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周胜之,小儿子周亚夫 。周勃死后周胜之继承了爵位,成为候爵,自己就是个郡守,怎么可能封爵呢?谁知道,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 。命运来了,挡都挡不住 。怎么回事呢?
三年后,周胜之因为杀人而被剥夺爵位,其爵位由周亚夫继任 。第一步,封侯实现了 。那么拜相是怎么回事呢?最后为什么会被逼饿死呢?
文帝后期,匈奴时常兵犯边陲,为了拱卫京师,汉文帝派宗正刘礼驻军在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军在棘门,河内太守周亚夫则驻军在细柳 。后汉文帝亲自巡视各军,结果让人诧异 。
一代明君汉景帝,为何非要逼死周亚夫?
文章插图
汉文帝来到刘礼、徐厉军营时,可以驱车直入,两人也慌得赶紧出营跪拜 。但是当汉文帝来到周亚夫军营时,却受到了营卫的拦截,营卫高声说道: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没有办法,汉文帝只有派使者进去通报,这时周亚夫才命令开门 。
皇帝的车驾不仅没有军令进不了门,进去后还不得在军营中疾驰 。没有办法,驾车之人只有牵着马徐徐前进 。等来到军帐前,周亚夫以军礼相见,不跪拜,汉文帝感叹周亚夫治军之言,大大的夸奖了他 。汉文帝喜欢这样的人,汉景帝就不一定了,为什么呢?
汉文帝临死时告诉太子刘启:以后朝廷有急,可以依赖周亚夫 。刘启记住了这句话,但是他却不了解周亚夫 。因此才导致了君臣之间隔阂的开始 。
汉景帝刘启继位后,升周亚夫为车骑将军 。后来,刘启采纳名臣晁错的建议,大面积削藩,最终导致了七国叛乱 。
当时,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其中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是叛乱的中坚力量 。为什么呢?
刘濞坐拥三郡五十三城,煮海为盐,仰山铸铜,因此相当富有 。刘戊在薄太后丧葬期间,不守规定,欢歌燕舞,因此被朝廷归罪 。吴、楚相邻,刘濞于是勾结刘戊,共同起兵 。其他人都是被朝廷分隔齐地之后的诸侯,实力很弱 。
一代明君汉景帝,为何非要逼死周亚夫?
文章插图
吴、楚兵汇合后挥军西进,在梁国遭遇到汉景帝亲弟弟梁王刘武的阻击 。吴、楚联军有三十多万,刘武遭遇到空前的压力,无奈写信向朝廷求援 。于是汉景帝在诛杀晁错无效后,无奈选择了发兵 。
汉景帝任命升周亚夫为太尉,率领主力前去帮助梁王平叛 。这时周亚夫给出了不同的建议,周亚夫认为:敌军人数众多,自起兵以来攻无不克,气势正盛 。因此,不能与之对敌,应该挫其锐气,断其粮道,然后再逐一消灭 。汉景帝答应了,但是随之又反悔了 。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周亚夫率军出武关,来到洛阳,这时距梁国已经很近了 。但是周亚夫没有前往助战,而是东进来到昌邑,随之扎下营盘,观望战争态势 。
此时,梁王刘武很气愤 。如果不是梁国坚守,恐怕叛军早就西进攻入武关了 。朝廷派你周亚夫过来支援,你却站在一旁看笑话 。于是,刘武给汉景帝写信,请求派周亚夫救援 。
刘武是汉景帝的亲弟弟,又是窦太后最小的儿子,因此,迫于窦太后的压力和刘武的请求,汉景帝给周亚夫下昭,让他去支援梁国 。但是周亚夫按照原先的布置,一动不动 。最后,刘武无奈派韩安国与张羽为将军拼命抵抗,算是稳住了局势 。
后周亚夫派兵袭击叛军粮道,叛军粮道被断,进攻周亚夫军营又失败,于是溃败而去 。周亚夫随之率军追击,彻底击溃了叛军 。最后论军功,周亚夫和梁王刘武两人其实不相上下,但是此一战后,两人开始有了矛盾 。而周亚夫最后被逼而死也有刘武的因素,怎么回事呢?
一代明君汉景帝,为何非要逼死周亚夫?
文章插图
七国之乱平叛后,汉景帝升周亚夫为丞相,这样的话八年后拜相又实现了 。那九年后饿死又是怎么回事呢?
前面说了,因为七国之乱平叛的事情,周亚夫得罪了刘武,因此每逢刘武见到汉景帝,都要说几句周亚夫的坏话 。这些话的核心意思就是周亚夫太盛气凌人,不把皇帝的旨意放到眼里 。一开始,汉景帝没觉得什么,慢慢的却发现,好像是这么回事 。那么为什么呢?
汉景帝因为讨厌栗姬,所以打算废了栗太子刘荣 。此时朝廷大臣几乎都知道汉景帝喜欢夫人王娡和其儿子胶东王(汉武帝)刘彻,因此大家都不做声 。当汉景帝去询问周亚夫意见时,周亚夫以太子无错为由拒绝废立,还据理力争,惹得汉景帝大怒 。最后汉景帝没有听周亚夫的,依旧废了栗太子 。
后来,匈奴将军唯许卢叛降西汉,汉景帝很高兴,准备封他们为候,以引诱其他匈奴将领也归附 。但是周亚夫表示了反对,他说:如果给那些叛变之将封侯,那么我们以后如何对待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汉景帝依然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封了唯许卢他们为候 。周亚夫很生气,提出辞职,汉景帝准了 。
一代明君汉景帝,为何非要逼死周亚夫?
文章插图
过了一段时间,汉景帝宴请众臣,故意请周亚夫前来,看他是否还在生气 。周亚夫来之后,汉景帝悄悄让人不要给周亚夫的位子上放置筷子,只放置大块的肉 。后周亚夫索要筷子,汉景帝揶揄道:难道有肉还不知足吗?周亚夫看出皇帝的意思,于是跪谢之后怏怏而去 。汉景帝喃喃自语道:像他这样的人,难道还指望他辅佐幼主吗?
这其实就是两人之间最大的矛盾,周亚夫性格强势,而汉景帝性格懦弱,因此两人不和 。而汉景帝担心自己百年后,年幼的继承人被周亚夫这个强人所欺负,所以从此以后不再起用他 。但是随后的事情出乎所有人意料 。怎么回事呢?
周亚夫的儿子出于好心,买了五百个朝廷违禁品甲盾,为的是以后周亚夫下葬时使用 。谁知道因为克扣雇佣工的工资,被雇佣工揭发,说周亚夫涉嫌谋反 。于是汉景帝派人前来调查,周亚夫拒绝承认 。
此事交给廷尉后,廷尉亲自审问周亚夫,此时就不是就事论事了,而是变成了故意为难 。廷尉说:你为什么要谋反 。周亚夫说根本没有这回事,买甲盾是为了下葬用 。廷尉冷笑一声,说道:你就是不在地上谋反,恐怕也想在地下谋反吧 。
一代明君汉景帝,为何非要逼死周亚夫?
文章插图
周亚夫看出廷尉是故意的,于是拒绝再说话 。后周亚夫被关进大牢,绝食五天饿死 。九年后饿死又成功应验,你说巧不巧?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汉景帝不算是一个明君,他错杀晁错就是例证,而因为忌惮周亚夫强势的性格逼死周亚夫也是例证 。周亚夫被逼死不在于周亚夫太强势,而在于汉景帝没有宽阔的胸怀 。你说呢?
本回答独发于悟空问答,觉得写得好请随手点赞,谢谢!
【一代明君汉景帝,为何非要逼死周亚夫?】喜欢请随手关注我的头条号,谢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