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什么不废掉光绪帝?
不是不废,而是不能废,也是废不得的 。
自“戊戌政变”后,慈禧曾两次起了要废黜光绪,另立新君的念头,且在第二次,甚至还付诸于行动,差点是废掉了光绪帝 。但无一例外,慈禧这两次欲废黜光绪帝的计划,皆是以失败告终,光绪的帝位始终是“稳如泰山” 。
那为什么慈禧这两次欲废黜光绪帝的计划,最终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呢?
首先是第一次 。慈禧第一次起了废掉光绪的心思是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戊戌政变后,在那些顽固派的支持下,慈禧重新掌控住了清朝的军政大权,但是这次重新掌权对于慈禧和那些顽固派来说并不算是一件好事 。
文章插图
先是,此时慈禧再次掌权已经失去了合法的理由,她是从已经亲政的光绪手中硬生生的夺走权力的,因此这是严重不符合祖制的 。再是,慈禧能夺权,靠的就是那些顽固派的支持,也就是说对于顽固派而言,他们已经是彻彻底底的得罪了年轻的光绪皇帝,而当时慈禧已是六十四岁,而光绪却还是而立之年 。由此,按照正常的情况,光绪肯定是要比慈禧活的长久的,而到那时,一旦慈禧去世,光绪亲政,那这些顽固派势必就会成为最优先的清算对象 。
因此,无论是对慈禧而言,还是对那些顽固派而言,要想顺顺利利的过完下半辈子,光绪必须要废掉,然后另立新君 。
对于慈禧而言,重新立一个未成年的皇帝,这就可以让她有一个新的理由去巩固她垂帘听政的地位 。而对于顽固派而言,废掉光绪,另立新君,不但可以让他们免除光绪亲政后被清算的后顾之忧,而且还可以有着拥立新君之功,让自己的官途更上一层楼 。
由此,在慈禧与上层顽固派都不约而同的达成了一个共识后,一场阴谋废立光绪的事件由此展开 。9月25日,也就是在“戊戌政变”后的第五天,慈禧假借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上谕,向天下散布“皇上病势沉重,恐致不起”的消息 。而后,慈禧又找来一些心腹大臣,向他们传达了要为同治帝立嗣的想法,所谓立嗣表面上看是想为了同治帝找一个可以传承他的血脉,不至于让他绝了嗣,但实质上却是向众臣释放出她想要废掉光绪帝的信息 。
文章插图
自古只要能承嗣绝后皇帝的,他就注定会是未来的新皇帝,如光绪,他能做皇帝,就因承嗣于咸丰,所以才有资格做大清的新君 。而此时,光绪未死,慈禧就想为同治立嗣,这无疑是想废掉光绪,另立新君 。因为,理论上,清朝皇帝本该是由同治的儿子来继承,而当时因同治绝嗣,这才有了光绪为帝的结果,但如若此时慈禧找了一个人过继给同治,那也就是说这个人比光绪更有资格去继承皇位 。
由此,在慈禧表露出想要废黜光绪心思后的不久,“贻毂闻其谋,邀合满洲二三大老联名具疏速行大事”,一些心领神会的官员,如绥远将军贻毂等就纷纷上书“恳求”慈禧速速为同治立嗣(速行废帝之事) 。
但是,无论那些顽固派如何的支持慈禧废帝一事,这次慈禧意欲借为同治立嗣一事,将光绪帝废掉的计划,最终却是并未成功 。
而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荣禄、刘坤一的阻止 。作为慈禧最信任,也是最为依仗的臣子,荣禄一直对慈禧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而在当时,慈禧就意欲借荣禄的手去完成废黜光绪,另立新君一事,可荣禄虽赞成为同治立嗣,但却不赞成废掉光绪,另立新君 。当然荣禄不赞成废掉光绪,并不是因为他忠于光绪,而是因“恐其同负恶名于天下也”,怕在天下人面前背负废掉光绪的恶名,让自己遗臭万年 。
文章插图
事实上,清末时期,光绪在民间的威望要远比慈禧来得高 。而光绪民望之所以会高,主要是得益于当时各大报社的宣传 。当时,因光绪在“百日维新”期间,曾于7月26日和8月9日两次下旨,允许各报社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必意存忌讳”,可不用考虑朝廷的想法,同时鼓励报人揭露朝廷的弊端,“不必拘牵忌讳”,不用担心被朝廷责罚 。
正是基于这些政策,光绪在当时是得到了全国报人的真心拥戴 。想想看,当全国报人都支持光绪的情况下,而在当时全国百姓要了解朝廷所发生的事情多数只能靠报纸的前提下,也就等于说光绪掌控了全国的舆论 。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当全国报社都在报道光绪是何等的英明,慈禧是何等的倒行逆施下,光绪自然是人心所向 。
而在当时,也正是因这般民心皆倒向光绪的局面,让荣禄有了忌惮之心,毕竟他只是臣子,一旦他出面主持废掉光绪一事,必然就会被天下百姓所指责,到那时,人心浮动,难保慈禧不会为了安抚天下人心,来拿他当做替罪羊 。
文章插图
由此,荣禄当时是极力阻止慈禧废掉光绪,他与慈禧说道:“朝廷不能独立,赖众力以维持之 。疆臣服,斯天下莫敢议矣 。臣请以私意先觇四方动静,然后行事束晚”,大意就是此时朝廷全靠地方督抚的支持才能运转,因此只有地方督抚同意,这事才能办成,反之他们不同意,则这事就很难办成 。如此,如若要废掉光绪,不妨私下询问各地督抚的意见,看看他们的回应再说 。
而后,慈禧也觉得言之有理,所以就暂缓废帝一事,以荣禄的名义密电各地督抚,隐晦的说道:“太后将拜谒太庙,为同治择后,询问各地意见”,各地督抚都是久经官场之人,他们岂不知这句话背后的含义,名为同治立嗣,实为欲废光绪 。此时,多数督抚多陷入沉默状态,是既不同意,也不反对 。
但却有一位总督直接站出来表示明确的反对,这位总督就是两江总督刘坤一 。当时,他在一封被史学家称为“为帝延命金丹”的电报中这样说道:“君臣之义至重,中外之口难防,坤一所以报国者在此,所以报公者亦在此”,明确表示反对废掉光绪 。
当然,最初这份电报其实是由两位总督联合署名的,另一位就是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 。但是,在最后时刻,张之洞因惧怕会因此惹怒慈禧,遂又决定删掉了自己的名字,而刘坤一在得知后是笑道:“香涛(即张之洞)见小事勇,见大事,姑留其身,以待后图,吾老朽,何惮”,遂独自复电荣禄 。由此最后就变成了两江总督刘坤一一人独自上奏 。
文章插图
而后,荣禄在接到刘坤一这份奏报时,他并未将其立刻交还给慈禧,而是另外又做了一番安排 。作为慈禧的绝对心腹,荣禄知道慈禧很是相信算命一说,因此在接到刘坤一奏报之后,他就找了一个机会,派人到慈禧笃信的前门关帝庙抽签,又派人到地安门一个叫赵瞎子(慈禧深信这位术士,她经常派人到他这里占卜吉凶)的算命先生那里求卦,靠着收买,他得到了一个“不可妄动,一动不如一静”的卦象 。
之后,过了几天,当慈禧问起各地督抚的反应后,荣禄先是将在赵瞎子处所得的卦象交由慈禧,慈禧看后是沉默不语 。再之后,又过两天,荣禄就又将刘坤一的奏报呈上,慈禧一看,顿时就明白了荣禄的意思,此时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慈禧这边,如若慈禧要废掉光绪,必定会引起天下动荡 。而这时光绪已经被羁押在瀛台,被慈禧牢牢掌控,也掀不起什么大浪来,由此慈禧逐渐打消了要废掉光绪的念头 。
第二、列强的阻止 。当时慈禧意欲废掉光绪的想法除了遭到当时心腹大臣荣禄,及地方实权督抚的阻止外,还遭到了英法日等列强的阻止 。而列强的阻扰也是促使慈禧打消了第一次欲废掉光绪帝想法的主要原因之一 。
文章插图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当时列强是支持光绪的,而非慈禧 。时政变发生之后,京城就盛传光绪已经遇害的消息,而各国使节又见不到光绪本人,由此各国是纷纷要求慈禧出来解释,10月6日,日本驻华代理公使林权助就奉本国政府的指示,前往总理衙门,询问光绪是否平安 。次日,英、法、德三国公使就又纷纷向总理衙门询问光绪的现状 。
列强这等关心光绪身体状况的反应,无疑是在表面他们支持光绪的态度 。因此,对于慈禧欲废黜光绪一事,列强自然是反对的,在他们眼里“自己是被派遣到光绪的宫廷中充当代表的,而不是被派遣到一个窃居中国宫廷的僭篡摄政那里的”,光绪才是清朝合法的统治者 。
而在当时,列强为了表示自己对于光绪的支持,是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来表面他们对于光绪的支持 。比如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就提出,要找外国医生为光绪看病,以此来验证光绪是否安全 。再如,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就要求会见光绪,并代表日本天皇向光绪授勋 。由此,列强对于光绪的这般支持,不但让慈禧起了恐惧之心,也让支持慈禧废立光绪的臣子有了退却之心 。
如此,在列强支持光绪,而心腹大臣及地方实权派反对慈禧废黜光绪的局势下,再加上这时光绪对于慈禧而言已无多少威胁 。最终,慈禧打消了此次要废黜光绪的想法 。
文章插图
再是第二次 。第二次是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 。因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海外日日夜夜的鼓吹保皇,要求慈禧归政于光绪,并极力要求列强介入,让他们帮助光绪亲政 。如此,慈禧的危机感开始越来越深,她开始惧怕只要光绪在一天,她的权力就有被夺走的可能,由此为了万无一失,让列强再无介入的可能,慈禧遂再次将废立之事提上了日程 。
而这次相对于第一次,慈禧似乎更加的坚定 。在慈禧宣布决意废立之前,她曾借光绪的名义颁下一道谕旨:“近来各省抚,每遇中外交涉重大事件,往往预梗一和字于胸中,遂至临时毫无准备 。此等锢习,实为辜恩负国之尤 。兹特严行申谕:嗣后傥遇万不得已之事,非战不能结局者,如业经宣战,万无即行议和之理 。各省督抚必须同心协力,不分畛域,饬将士杀敌致果 。和之一字,不但不可出于口,并且不可存诸心”,这道谕旨的大意就是以后在与列强的交涉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只知道议和,应该要有战的准备 。而一旦朝廷向列强宣战,各地督抚都必须无条件的配合,不能有异心 。
从这道意味深长的诏书,我们就可以看出,慈禧此次已经有了不惜与列强开战而行“废立”之事的决心 。但这次无论慈禧有多么坚定的“废立”之心,最终的结局却是光绪依旧居皇帝之位,慈禧仍然是废不掉光绪 。
文章插图
那这次慈禧为何还废不了光绪呢?
这次光绪能保住帝位,最大功臣还是荣禄 。当时荣禄获悉慈禧又有了废黜光绪帝的想法,于是就赶忙找到了李鸿章商议,询问他是何想法,李鸿章说道:“此何等事,讵可行之今日 。试问君有几许头颅,敢于尝试此事?若果举行,危险万状 。各国使臣,首先抗议,各省疆臣更有仗义声讨者,无端动天下之兵,为害曷可胜 。东朝圣明,更事最久,母子天伦,岂无转圜之望 。是在君造膝之际,委曲密陈成败利钝,言尽于此”,大意就是一旦冒然发起废黜光绪一事,不但列强会介入,而且一些地方督抚更有可能直接起兵反对,到那时候天下必定动荡不堪,于国无利 。
而后,荣禄在晋见慈禧时,他就趁机将李鸿章这般话传给了慈禧,并与慈禧说道:“后行之谁敢谓其不可者?顾上罪不明,外国公使将起而干涉,此不可不惧也”,就是慈禧真想要废黜光绪不是不可以,但光绪并未犯什么错,冒然将他废掉,这就是等于给了列强一个干涉的借口,到那时候与慈禧无益 。
文章插图
由此,在荣禄,及李鸿章的这般劝说下,慈禧逐渐放弃了想再次废掉光绪帝的想法 。但是,慈禧始终还是担心光绪会在日后给自己造成麻烦,由此还是不太想放弃废掉光绪帝的念头 。这时,荣禄就又说道:“无妨也,上春秋已盛,无皇子,不如择宗室近支子,建为大阿哥,为上嗣,兼祧穆宗,育之宫中,徐篡大统,则此举为有名矣”,就是说光绪这时还未有子嗣,不如择宗室近支子弟为“大阿哥”,承嗣于光绪,同时兼祧于同治,然后将其养育在宫中,等待时机,时机成熟后,他就可以以光绪、同治二帝嗣子的身份替代光绪为帝,到那时就不会有人再有异议 。
如此,慈禧最终采纳了心腹大臣荣禄的建议,于1月25日以光绪的名义颁布上谕,其在上谕中说道:当初迎立光绪的意思是想等着光绪有子嗣,然后就让其子承继同治,使帝系能一脉相承,统绪有归,可现在光绪却是一直未有子嗣,且已病重(慈禧散布的谣言),由此就只能从宗室中另择人选承继同治 。
如此,决议由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溥儁入继穆宗同治为嗣,赏头品顶戴,号皇储“大阿哥”(皇长子),入弘德殿读书 。
如此,在荣禄的周旋,及李鸿章的劝谏下,此次废立光绪一事最终未能成功,但因慈禧对于光绪的忌惮实在是太深,她惧怕列强会拿光绪来做文章,逼迫她归还权力,因此虽在荣禄的劝说下,慈禧打消了要立刻废掉光绪的念头,但却依旧是还想着要找个时机废掉光绪,如此这也就有了溥儁被立为皇储“大阿哥”事情的出现 。
文章插图
此后,因溥儁,及溥儁的父亲载漪为了尽快获得皇位,而自作聪明的做出一些让慈禧恼火的事情,比如捏造列强“勒令太后归政"的通牒,让慈禧对列强宣战 。再如利用宣战后的混乱,内外勾结,欲图逼宫篡位等等 。而后,再加上列强在攻进北京后,又强烈要求慈禧必须要惩办祸首 。由此,溥儁最终失去了皇储的身份,此后,在经过这番折腾后,慈禧再也不去想着要废掉光绪,而是选择“坦然接受” 。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两次废立事件中,慈禧自始至终都是带着点“意气用事”的,她选择意欲废掉光绪帝,多数是受到了身边一些别有用心的臣子的撺掇,比如刚毅、崇绮、启秀和载漪等人,在他们的添油加醋下,再加上慈禧权力欲本身就有点重,最终就出现了她带着一股气去行那废立之事 。而后,当这股气消失后,再经过一些臣子的劝阻,慈禧就那么顺其自然的就不再要执着于去废掉光绪 。
当然,不管怎么说,整件事会发生的源头就是慈禧,若是慈禧权力欲不那么重,不惧怕光绪会夺权,那无论底下臣子如何撺掇,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 。只得说,这一切都是慈禧为满足其自己难填的权力欲,同时为平衡其心理上的某些控制欲而一手操纵导演出来的闹剧 。
其他网友观点光绪一直没有太大的权力,本想通过维新变法得到自己的权力,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只会空谈救国的人的洗脑下,光绪积极施行,康有为等人给光绪划了一个现阶段根本无法实现的大饼,就是要逼迫慈禧交权,这就侵犯了慈禧的权力和利益,慈禧岂能答应,于1898年9月21日在荣禄的支持下发动政变,公开处死了谭嗣同等六君子,停止变法,还把光绪软禁起来,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贪生怕死,跑进外国使馆出逃,名为投靠友人,实为卖国求荣,敢做不敢为遭历史的唾弃 。
戊戌政变后,慈禧确实想废掉光绪,但不是自己称帝,这是一条不归路,慈禧清楚得很 。前任同治19岁就去了,无子,慈禧想找一个人过继给早已去世的同治为子,来取代光绪,但遭到了重重阻力 。
文章插图
慈禧找来最为倚重的心腹荣禄商量,荣禄反对废掉光绪,荣禄密电各省总督咨询看法,封疆大吏、两江总督刘坤一坚决不同意废光绪,刘坤一约湖广总督张之洞联署签名,张之洞贪生怕死,签名之后又反悔,刘坤一不怕,他独自上奏 。一些亲王也反对废光绪,慈禧想到光绪已被软禁,一时也掀不起什么浪来,就把这件事先放下了 。
国内的新闻报刊也都支持维新,反对慈禧专政,揭露慈禧陷害光绪的内幕 。
文章插图
同时西方列强普遍支持光绪变革,慈禧发动政变后,西方以各种方式表示反对,并立即展开营救,救出了一些所谓的义士,这些所谓的义士充其量就是作为外国列强干涉清朝内政的棋子罢了;对于光绪的安全更是关心,各国驻华使馆官员前往总理衙门,要求释放并会见光绪,还以武力相威胁,11月5日慈禧与光绪在中南海共同会见了日本驻华公使,这是戊戌政变后光绪第一次露面 。慈禧后来立了溥俊为大阿哥(太子),准备废光绪立新帝,而此时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废掉光绪的想法最终告吹 。
此时的清政府外强中干,许多事情已经不是朝廷说了算,还需要列强的同意才行,可见清政府是多么的软弱无能 。
1908年,政变过去了十年,慈禧以病入膏肓,光绪也奄奄一息,慈禧不想一个人孤单单的去,她想带着光绪一起走,她控制了光绪三十多年,她还想控制光绪一世,也真巧合,他俩时隔一天相继离去,是真的巧合,还是谋杀,这种阴谋论就不得而知了,只希望光绪做一个有骨气的鬼 。
其他网友观点1889年,19岁的光绪花了500万两白银大婚,同年宣布亲政 。慈禧太后也没办法,只好答应把政权交给光绪,前提是给她2000万两白银修个颐和园养老 。
你以为慈禧会乖乖放权吗?实际上光绪亲政是有条件的亲政 。朝中3品及以上官员的任免权,依旧在慈禧太后手里 。
等于说核心权力依旧在慈禧手里,换你是光绪,你能答应吗?那必须不能啊!好歹也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哪能成天被一个老太太当提线木偶呢?因此光绪开始了自己的反抗之路 。
文章插图
一、光绪的作死之路,逼着慈禧要废了他 。慈禧的确有废掉光绪的打算,因为这个小伙子实在是太不听话了,虽然是妹妹家的孩子,可不听话又有什么用呢?
因此慈禧在1900年,打算把端郡王载漪的二小子溥儁立为大阿哥 。所谓大阿哥并不是光绪皇帝的皇储,而是同治皇帝的皇储,等于是彻底把光绪给忽略了 。甚至打算过些日子就让光绪把大位禅让给溥儁,改元保庆 。
这事儿要是办成了,那清朝可就又多了一个保庆皇帝了 。那么光绪究竟做了啥,会逼着慈禧要废掉他呢?
文章插图
第一件事,发动中日甲午战争 。
怎么做才能夺取权力?只有建立威信,才有可能夺取权力 。当年汉武帝也是窦太后手里的木偶,他就是通过打击匈奴,从而确立了威信,同时掌握了军权,这才成了掌握实权的皇帝 。
因此光绪帝也是这么考虑的,要想彻底掌权,就必须要先建立威信 。当时建立威信最好的办法就是打胜仗 。毕竟清朝已经很多年没有打过胜仗了 。
英法列强有点强,光绪没什么把握 。收拾日本总归问题不大吧?这货以前跟中原王朝的儿子似的,现在居然也敢跑来趁火打劫 。
不行,非要拿日本撒撒气不可!于是乎,不管多少人劝说,光绪都不听,非要跟日本打一仗再说 。因为光绪知道,清朝花了那么多钱组建的北洋水师,也该拉出来练一练手了!
只要这一战打赢了,那光绪的威信就会上升到极点,再想从慈禧那儿夺取权力,就容易多了,至少会有一帮人愿意站在光绪身边 。
结果我们知道,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战败了,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都被日本给碾压得不成样子 。最终清朝向日本签订了耻辱的《马关条约》 。不仅要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还要把台湾岛、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 。
这次夺权失败,也使得清朝损失惨重,慈禧的老脸已经很不好看了 。但是她还是没有急着出手,毕竟光绪还没有做出忤逆她的事情来 。
文章插图
第二件事,戊戌变法 。
这回算是光绪真正和慈禧摩拳擦掌了,甲午战争战败了,谁都不会把主要责任往自己身上推 。在光绪看来,之所以战败,那是因为慈禧不肯放权,一直用这帮老家伙主政,那哪成啊!
于是乎光绪开始启用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等人,但是三品以上官员他无权任免,所以这几位都只被封为四品军机章京 。
光绪希望通过戊戌变法,能够彻底改变清朝颓废的面貌,与此同时也能够掌握实权,将李鸿章等守旧的顽固派彻底赶出朝堂 。
可这事儿就彻底触及到慈禧的切身利益了,慈禧的立身之本就是这帮老家伙,把他们都赶走了,那慈禧还怎么掌权?所以慈禧立刻采取了反制措施 。
首先,慈禧让自己的心腹大臣荣禄担任了直隶总督,掌握了京城周围所有的兵权 。这么一来光绪想闹也闹不出个花样了 。其次,从今以后,新上任的二品及其以上官员,必须要到颐和园向慈禧请安 。等于说慈禧再次巩固了自己在核心层的地位 。再者,时机成熟以后,慈禧下令逮捕所有参与戊戌变法的成员 。谭嗣同、刘光第、康广仁等6人逮捕杀害,彻底断了光绪的臂膀 。最后,慈禧下令将光绪皇帝囚禁在了瀛台,并且宣布终止戊戌变法 。与此同时慈禧又跑出来临朝训政,将溥儁立为大阿哥 。很显然,慈禧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光绪毫无还手之力 。唯一寄希望的袁世凯,最后还是选择背叛了光绪,投靠了慈禧 。光绪被废就在眼前了,为啥后来又没废成呢?
文章插图
二、废除光绪的阻力实在是太大了 。慈禧将溥儁立为大阿哥,这本身就等于是要废掉光绪了 。只要有个傀儡在位就行,哪管这个傀儡是谁呢?
溥儁也像模像样地做了一段时间的储君,不光可以在弘德殿读书,而且还代替光绪到奉先殿行礼 。眼看着就要举行禅让大礼了,这个时候出事了!
谁也想不到,外国公使们对此非常气愤,他们表示只认光绪皇帝,什么狗屁保庆皇帝?他们一概不认 。甚至有人扬言,只要光绪下台,他们就打进京城 。
其实列强们是担心光绪下台了,那光绪时期,所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后来者可能会不认账 。但凡侵犯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当然不肯让步 。
慈禧也是摸不着头脑,换个傀儡,这不是我们自己的家事吗?列强有什么理由插手?可惜事实就是如此,列强的压力太大,慈禧至少暂时推迟了禅让 。
文章插图
三、那么为何后来彻底放弃了禅让呢?慈禧当然不想就这么罢休,溥儁依旧还是大阿哥,只不过庚子年禅让是没戏了 。慈禧觉得列强太喜欢多管闲事了,必须要教训一下才行 。
于是乎轰轰烈烈的义和团活动就这么展开了,不少洋人在清朝被杀,这事儿闹得挺大 。但凡跟洋人沾边的人都不能幸免,哪怕你身上穿着带字母的衣服,都是义和团攻击的对象 。
那结果列强自然不敢了,八国联军浩浩荡荡地逼近了京师,老百姓们也为他们摇旗呐喊 。慈禧带着光绪、溥儁等人一溜烟就跑路了 。
载漪知道义和团活动,是为了收拾洋人,洋人被收拾了那他儿子继位就有希望了 。所以载漪是整件事里叫得最欢的 。结果背锅的就是你载漪 。
慈禧把载漪作为整件事的罪魁祸首给收拾了,等到他们回到宫中以后,又因为载漪的事情,牵连到了溥儁,所以溥儁这个大阿哥也就被废了 。从此就没人再提废除光绪的事儿了 。
文章插图
总结:光绪没有被废,说明了什么?八国联军侵华是怎么收场的?清朝和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才宣告了这场闹剧的收场 。
所以说此后慈禧再也不敢提废除光绪的事情,其实主要是因为她实在是怕了这帮列强了 。这事儿她还真的做不了主 。
【慈禧为什么不废掉光绪帝?】参考资料:《清史稿》
推荐阅读
- 怎么判断一个女生是不是处女?处女有哪些明显特征?
-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有哪些?急性肾功能不全怎样治疗?
- 15岁可以用眼霜吗?15岁女生用眼霜好不好?
- 春季老年人没有食欲怎么办?春季老年人不想吃东西怎么办?
- 女人为什么容易怕冷?女性常吃什么可以保暖?
-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渣男?渣男应该如何辨别?
- 近视是怎么样形成的?孩子好好的为什么会近视?
- 预产期推迟是什么原因?预产期为什么会推迟?
- 婴儿为什么会打嗝?如何有效缓解婴儿打嗝?
- 怀孕了还能玩手机吗?怀孕后哪些事情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