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 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速 金融科技子公司“盈利之难”已破题( 二 )


目前 , 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阵营已扩容至13家 。 2015年底 , 兴业银行通过旗下兴业财富 , 与高伟达软件等三家公司共同创立兴业数金公司 , 成为业内最早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银行 , 如今已步入第6个年头 。 2018年建设银行全资子公司建信金科的成立 , 成为银行业内首家以金融科技命名的新兴公司 。 从持股比例来看 , 除了最早的兴业数金、金融壹账通外 , 其他金融科技子公司均由母行100%控股 。
“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建立能够进一步改善银行的成本结构 , 提高运营效率 , 提升银行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 ”普益标准研究员王巍对《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作为独立法人实体的金融科技子公司 , 能够充分利用市场化运营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加入、建立更加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 从而将以往仅是成本中心的科技部门逐渐转化成能够输出金融科技服务能力、创造收益的利润中心 。
从业绩来看 , 当前大多数金融科技子公司仍处于技术投入的前期阶段 , 业绩处于长年亏损状态 。 不过从去年情况来看 , 情况有所好转 , 中银金科真正实现盈利 。
最早成立的兴业数金曾在2019年披露经营业绩 , 2019年上半年兴业数金营业收入6788万元 , 净亏损达1.67亿元 。 建设银行在2020年7月份的增资公告中披露了成立以来的经营业绩 , 2019年建信金科营业收入32.31亿元 , 亏损4.72亿元 , 2020年上半年营收为12.66亿元 , 亏损1.75亿元 。 成立以来 , 建信金科亏损达到9.1亿元 。 而作为唯一一家上市的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金融壹账通也逃不过亏损的处境 。 据相关财报披露 , 金融壹账通2020年营业收入为33.12亿元 , 同比增长42.3% , 净亏损13.54亿元 , 较2019年净亏损16.61亿元有所收窄 , 这也是2017年以来 , 金融壹账通首次亏损收窄 。
值得注意的是 , 中国银行在2020年报中首次披露中银金科的经营业绩 , 中银金科实现了真正盈利 。 至2020年底 , 中银金科资产总额7.64亿元 , 净资产6.15亿元 , 全年净利润0.14亿元 。
【证券日报|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速 金融科技子公司“盈利之难”已破题】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对《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多方面原因造成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业绩不如人意 , 比如前期科技投入较大、人员成本较高、风控能力有限、服务意识薄弱、产品思维不足、体制机制不够灵活、面对同业巨头和互联网巨头的激烈市场竞争等 。 ”
从服务母行到对外输出
F端、G端成两大方向
纵观13家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 , 其诞生与发展 , 离不开母行的支持与带动 。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指出 , “平安壹账通的业务较为依赖母行的资源 , 这是所有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共同现象 , 从财报中显示来自母行的营收占比达到了40%-50%左右 , 相比于其他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来讲依赖程度已经较低 。 ”
“当前很多银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主要定位于服务母行 。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刘兴赛对《证券日报》采访人员表示 , 一方面 , 这些子公司一般由银行原来的开发中心整合而成;另一方面 , 银行也希望资金能够在体内循环 。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 , 长期局限于服务母行 , 的确会降低银行子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 因此 , 目前一些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在不断扩大自身行外业务的收入占比 。 从长远看 , 这是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发展的基本趋势 。
采访人员发现 , 从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定位来看 , 在满足母行数字化转型需求与增强自身实力的前提下 , 金融科技子公司同时也进行对外输出作为业务延伸 。 目前 , 对外输出主要服务于同业F端与政府G端 , 赋能F端主要是同业输出领先的业务经验与管理制度;服务G端则主要聚焦与信息化平台建设 , 提升民生服务效率 。
F端方面 , 13家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中绝大多数为大中型商业银行出资成立 , 在同业输出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 。 由于多数中小银行不具备全渠道的技术研发和实现能力 , 因此购买大中型银行输出的技术解决方案和云服务成为快速布局金融科技的有效途径 , 典型如兴业数金等 。
G端方面 , 工银科技、建信金科等在G端服务上有显著进展 , 主要帮助政府打造面向个人和企业的政务平台 , 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 , 优化个人和企业办理相关事项的体验 。 采访人员从工商银行获悉 , 目前工商银行已与28家省级政府达成实质性合作或合作意向 , 建成政务类特色场景网点超过1200家 , 并在浙江、河北、甘肃等21个省级政务门户提供生活缴费、普惠融资、资信证明等金融服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