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鉴赏 亲近文殊 文殊诞: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诞

社会鉴赏 亲近文殊   文殊诞: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诞

文章图片

社会鉴赏 亲近文殊   文殊诞: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诞


【社会鉴赏|亲近文殊 | 文殊诞: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诞】四月初四 , 又逢文殊诞 。 民间传说 , 这一天 , 文殊菩萨诞生了 , 于是 , 四月初四 , 就成了文殊菩萨的生日 。 在中国佛教中 , 文殊菩萨的应化道场在五台山 , 所以 , 在这一天 , 不少香客信众总是要在百忙之中腾出时间 , 赴五台山为文殊菩萨“庆生” 。 不只是五台山 , 全国各地多数寺院都会举办或大或小的法会 , 来庆祝这位智慧菩萨的诞生 , 来为每一个人祈福 。
文殊诞 , 和佛诞、观音诞等其他佛教节日一样 , 是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 是佛教深入民间社会的一种重要表现 , 这充分显示了佛教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 信众或游客庆祝这样的节日 , 每每是盛况空前 。 曾于观音诞时在普陀山南海观音广场 , 逢一香客 ,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手捧硕大蛋糕 , 为观音菩萨过生日 。 今逢文殊诞 , 不知这位香客是否又携蛋糕至五台山?
有人惊叹不已 , 有人甚觉好笑 , 但 , 这是事实 。

凡登五台山者 , 多有所求 , 或为名、或为财、或为利 , 或为健康 , 或为平安 。 无求者亦有 , 但毕竟是少数 。
也有一部分人 , 是去求智慧的 。
文殊 , 是文殊师利菩萨的简称 , 又称曼殊室利菩萨 , 汉译“妙德”、“妙首”、“妙吉祥” 。 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 , 诸佛之母 , 是般若的表征 , 是智慧的化身 , 是四大菩萨之首 , 因表征智慧而特显于大乘佛教 。 是故民间有时称文殊菩萨为智慧菩萨 , 希望他能启人智慧 。
文殊诞 , 诞的是智慧 。 这一智慧 , 是般若空性 , 是无分别 , 是不执著 。 这是文殊菩萨给予每一个人的最大财富和无上法宝 。 求文殊 , 便应求这大智慧 。
何为般若空性?《文殊般若经》有言:“般若波罗蜜无边无际 , 无名无相 。 非思量 , 无归依 , 无洲渚 。 无犯无福 , 无晦无明 。 犹如法界 , 无有分齐 , 亦无限数 , 是名般若波罗蜜 , 亦名菩萨摩诃萨行处 。 ”是说般若空性无边无际 , 无名无相 , 非思量 , 犹如法界 , 而法界 “即无相” , 而这又是大菩萨行处 。 这犹如自性 , 自性如虚空般广大 , 无边无际 。 大菩萨行在般若空性处 , 即是在自性中无相而行 。 这自性 , 犹如法界虚空 , 能觉察而无碍 , 这是心被般若摄受后的一种本然状态 , 是心最为重要的特点 。

何为无分别?常说“无二无别” , 即是无分别 。 《维摩经》中有“不二法门”之说 , 维摩大居士示疾 , 文殊菩萨率众菩萨团队前去探疾 , 于维摩丈室探讨不二法门 。 在场的三十一位菩萨 , 各就其所见 , 给出答案 。 最后文殊菩萨说:“照我的看法 , 于一切法无言无说 , 无示无识 , 离诸问答 , 这才是入不二法门” 。 说完后 , 他又反问维摩诘说:“现在换我来请问你 , 您是怎样进入不二法门的 。 ”此时维摩默然无对 , 众皆愕然 , 唯有文殊菩萨智慧超人 , 得此中奥祕 , 向大家说:“善哉!善哉!乃至无有语言文字 , 是真入不二法门 。 ”以文殊智慧解维摩之默 , 真是令人拍案叫绝!何为不二?不二指没有对比 , 没有比较 , 是一实之理 , 如如平等 , 没有彼此之别 。 心中无有“二” , 既是“无分别” 。
如何“不执著”?我们有求 , 便有执著 。 《华严经》有言:无一众生而不具如来智慧德相 , 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 。 因为妄想而有执著 , 因为执著而被系缚 。 执著的对象是一种“相” 。 “相”是由无明、不了知而引发的妄想妄念 , 故《金刚经》强调离相 , “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 ”若离妄想之“相” , 则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 大菩萨是离相而行的 , 是行在般若中的 , 是离相而得智慧 。 这应是“不执著”的真正要义 , 也是文殊菩萨的智慧精要所在 。
文殊诞 , 诞智慧 , 诞生的不仅仅是文殊菩萨所表征的佛教智慧 , 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性的智慧 。 这一智慧 , 人人都有 。 只是我们还不知道 , 还没明了 。 我们如果能在体会般若空性中无分别、不执著 , 便是离诸相而得大智 。 这样 , 文殊诞 , 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诞 。
祈愿各位文殊诞中诞生出自性大智慧 , 放大光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