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新能源汽车电池三问:安全?标准化?污染隐患?

新能源汽车是否安全?动力电池能否实现通用?废弃电池将流向何方?这三问不仅是当下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也是横亘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之路上的三大难题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期,将安全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安身立命之本、以标准化实现资源集约、未雨绸缪防范环境污染,是我们的产业答案 。
IT 新能源汽车电池三问:安全?标准化?污染隐患?
文章图片

退役电池或带来“爆发式污染”
□采访人员 周强 孙飞 吴涛 广州报道
当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时,作为产业的重要一环,退役动力电池的回收却暗藏风险 。业内人士指出,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其中相当比例流入小作坊等非正规渠道,带来安全和环境隐患 。
大量退役动力电池流入“黑市”
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成为行业共识,“智能汽车大战”异常火热 。拼抢入口端“船票”的同时,新能源汽车生命周期末端的处理再利用,却乱象频频 。
在“价比三家”后,近期,一位新能源车主以1万多元的价格,售卖了自己新能源汽车的电池 。一位二手车市场工作人员对采访人员说,这些废旧动力电池仍有较大经济价值,不少流入拆车厂及小作坊,大多没有专业的电池分解设备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约25GWh),2025年累计退役量约为78万吨(约116GWh) 。
为保障动力电池回收,工信部2018年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应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 。2018年至今,共27家企业进入工信部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名单,俗称“白名单” 。
不过,在多重因素作用下,退役的动力电池大半没有流入正规渠道,反而被一些无资质、环保成本低的小厂“高价”抢购走了 。“因为成本制约,很多正规车企和电池处理企业都存在报废动力电池回收难的困境 。”北京理工大学深圳汽车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哲鸣说 。
“各大主机厂都在开展电池回收业务,但主机厂真正回收到的退役电池并不多 。”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说 。
而金澳集团董事长舒心则表示,消费者对电池回收的渠道信息不了解,主动上缴退役电池的动力不足,导致大量退役电池未进入回收环节 。
IT 新能源汽车电池三问:安全?标准化?污染隐患?
文章图片

避免“爆发式增长”带来“爆发式污染”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回收利用事关重大 。有专家表示,1块20克质量的手机电池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更大更重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含镍、钴、锰等重金属,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在空气环境中容易水解产生五氟化磷、氟化氢等有害物质,或对环境带来更大威胁,但当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仍存在多重难题 。
首先,行业不规范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是27家“白名单”企业之一,公司副总经理张宇平说,正规企业的规范投入、环保投入占不少成本,而非规范企业、小作坊在这方面几乎是零投入,可以用更高的价格买走电池,形成行业的不公平竞争 。
退役动力电池仍有不小价值,如5万元的动力电池退役后还价值上万元 。采访人员在闲鱼平台上搜索发现,一款标价数千元的二手磷酸铁锂电池,有156人“想要” 。
综合电池交易服务平台“电池之家”的产品经理简义晖说,当前动力电池回收主要是卖方市场,卖方多数希望价高者得,而非企业是否正规有资质 。
其次,电池回收收集难 。电动车售卖后物权发生转移,难以对电池回收进行强制规定 。同时,报废动力电池货源分散,国内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电池回收体系,废旧电池统一收集存在难度 。长途运输的高成本,也给车企及回收企业回收废旧电池带来困难 。
第三,政策制度有待完善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国家相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具体的实施细则并不是很明确,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存在困扰 。
动力电池的回收乱象,无疑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污染隐患 。张哲鸣说,在动力电池拆解破碎、有价金属提取过程中,一些“小作坊”不对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渣进行处理,甚至任意排放 。因为技术不到位,废旧电池资源化利用效率低,存在资源浪费,在拆解过程中还存在爆炸风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