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路修下班了,我们呢?

写在前面
今晚是《创造营》的总决赛。
但比起谁拿 C 位,谁能出道,出道排名,这些每年都会看几次的常规资讯,我更关注于利路修这个人。
在一众练习生中,利路修算是一个很特别的例子。
他没有热爱舞台、热爱唱跳这样的梦想,一心想着快点被淘汰,却被一路投进决赛,成为了选秀中热度最高的现象级选手。
当然,今天也算是他的下班之日,前几日利路修后援会的停止打投,算是给利路修提前宣布了淘汰。
但这并不意味着围绕利路修的整个声场就寂静下来了,我们再放眼整场讨论,特别是观众前期的逆反心理,这场全体的狂欢,让利路修无意中变成了一种现象,也触发了一次巨大的社会投射。
利路修下班了,我们呢?
文章插图
参加选秀的利路修,他在一个没有通讯设备的岛上,就像走入了一道筑起来的围墙,能让我们看到围城内的行业生态弊病。
围城外,观众对利路修的态度,又能反映出当代青年的一个精神状态,利路修就像是我们的一个侧写。
所以,今晚我们想从「利路修」现象出发,聊一些跟总决赛、出道等无关,但更贴近我们生活的东西。

修想下班
要聊「利路修」现象,还是要从利路修本人聊起。
利路修原本是《创造营》的中文老师,请来教外国练习生中文的,后来节目组看利路修长得不错,就把他拉去当选手了。
利路修下班了,我们呢?
文章插图
这才催生了「利路修想下班」,「利路修晋级不开心」等的连锁反应,让利路修成为了节目最大的一个热点。
但剥离热点以后再看利路修,他没有练习生经验、唱跳实力和唱跳梦想,却能成为《创造营》的选手。
这充分地说明了内娱选秀练习生资源日益匮乏的一个现状——我们无人可选,却偏偏还要继续吃红利,做选秀。
利路修下班了,我们呢?
文章插图
练习生资源匮乏,这个现象我们 19 年初写《批量制造蔡徐坤》时就写过:
「偶像选秀喷井式爆发,国内优质的练习生人数却不多。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国内偶像厂牌把训练还不到 1 年的练习生,输送给了三大平台。
就比如《青春有你》里,香蕉娱乐、新微笑娱乐和波利文化的练习生都只培训了 1、2 个月。最为荒诞的还数嘉尚传媒,练习 10 天就赶鸭子上架。
而在韩国,这个数字基本都是 3-8 年。」
两年多过去了,这个情况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变得更加严重。
面对练习生紧缺的现状,节目组撒网捕鱼,用综艺公式找来了各式各样的实验者,里面充斥着各种根本没有多少练习经验的抖音、微博网络红人。
今年《青春有你》甚至直接设立 N 等级,开设新人班,直接明了地告诉观众,「练习生人数和水平不行,你们见谅。」
利路修下班了,我们呢?
文章插图
面对这种滥竽充数,我们一开始还会愤怒,2019 年《以团之名》刚开播的时候才 2.9 分,最后升到 4.2 分。
我们后来好像习惯了内娱练习生匮乏的问题,认为这才是「常态」。
利路修下班了,我们呢?
文章插图
我们之所以会「习惯」这件事,是早已明白国内练习生的新鲜血液,跟不上内娱选秀的速度。
而这种不健康的发展速度,根源是练习生没有建立起健全的成长体系。
练习生出道即巅峰成为了一种既定事实,由于国内没有唱跳平台,他们之后纷纷跑去演戏,或上表演类综艺节目。
从「练习生」到「偶像」再到「演员」,好像只是一夜之间的事情,可他们连一种身份都还没有吃透,又谈何转换成为另一种身份呢?
利路修下班了,我们呢?
文章插图
整个中国练习生体系的问题,三年前我们聊选秀三十四年历史时,就有提到:
「中国选秀打着偶像养成的幌子,但底子里却还是十几年前快男超女选秀的影子,只有"成",没有"养"。
我们选了三十四年,却没演化出一个完善的造星生态链来保护新秀,没有后续的签约、培训、创作和营销,选手自身也急着成名,急着投入娱乐圈的大染缸。」
最后选出来的是什么呢?
是一件又一件的「商品」,而不是「人」。
利路修下班了,我们呢?
文章插图
在这个疲软的行业现状下的练习生,他们在屏幕前留下了光鲜闪烁的一面,有无数机位去捕捉完美的表情,享受着台下粉丝应援声里盛大的爱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