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路修下班了,我们呢?( 三 )


练习生与节目组,乙方与甲方应该是平等的互相成就,而不是无条件的以逐梦为由的压制。
利路修下班了,我们呢?
文章插图
「其实训练和努力在这里真的不值一提,这是最起码最基本的东西。
当然,有的人的努力可以被看见,有的人不行。有的人哭能被看见,有的人不行。有的人会冉冉升起成为太阳,有的人会躲在角落安安静静。」
梦想和付出,是该被好好尊重的。
今晚的《创造营》总决赛,确实是「下班」了,好好告别,好好休息后再迈向以后吧。

休想下班
可总决赛结束以后,一切就能结束,就可以「下班」了吗?
不会的,我们意识不到练习生被比赛剥削的这个事实,不想着去改变它,一切又会在下一个比赛里卷土重来。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利路修「休想下班」的原因。
节目组需要制造热度,需要「利路修」们来维持「注意力经济」——
在两档选秀节目同期对垒的情况下,所谓的「创始人」可能转身就跑隔壁成了「青春制作人」,观众的注意力成了节目所争夺的稀缺资源。
利路修下班了,我们呢?
文章插图
节目组相当于是背后的推手,在利路修被关注到之后,给他加镜头,安排个人的故事线。
全平台铺天盖地都是利路修的表情包,短视频,以及谐音梗,热搜不断。
它的内控也很成功,利路修给节目带来了持续的高热关注,附带的,利路修被投到了决赛轮。
利路修下班了,我们呢?
文章插图
同时,节目组也完成了一次道德责任的让渡,不让利路修下班的好像不再是节目组,而是变成了所谓的「创始人们」。
这种让渡之所以成功了,是因为节目组抓住了观众心理。
在选秀成团这一程序的权力结构里,观众是掌权者,他们能在投票 pick 的过程中享受自主权,并且这种权力还能干预他人的人生。
比如,利路修「不想下班」的逆反心理,正助长了观众对其意愿的反向控制欲,让不想晋级的他不断晋级,没有下班之日。
利路修下班了,我们呢?
文章插图
在这样的场内控制和场外投票下,利路修代表的不再只是个人,甚至代表的群体也不只是练习生。
利路修集「打工人」、「内卷」等时代热词于一身,更像是一个现象化的符号,是当代年轻人的一种缩影。
对利路修的打投,它更多围绕的不是饭圈、粉丝,而是饭圈话术里的「路人」。
因此,观众对利路修有的不只是控制欲,更是内心的一种投射。
利路修下班了,我们呢?
文章插图
利路修是《创造营》这个节目的「打工人」,而我们则是社会里的「打工人」。
他不愿意继续晋级,跟现实中的年轻人不愿意上班的这种抗拒精神,是互通的。
观众在节目里看利路修的反应时,更多时候像是在看自己。
利路修下班了,我们呢?
文章插图
利路修在节目里不像其他练习生那样,带着一股向上的朝气,他找不到自己的梦想,以及前进的力量。
一切努力在他面前,就被碾碎成为虚无。
利路修无法通过舞台,通过排名,通过大家对他喜欢,找到自己真实的存在。
利路修下班了,我们呢?
文章插图
这也是我们常常调侃自己是「打工人」的原因。
面对无法自由发表言论的环境,一次又一次的 404,以及不得不 996 的工作等,这些外界强烈的压迫,让我们逐渐失去了自由选择权。
从而,我们更难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缺乏对自我的认识,存在就变为一种虚无,我们感受不到工作的价值,也体会不到生活的愉悦,只是在机械地「打工」,
利路修下班了,我们呢?
文章插图
而为了证明自己有存在感,我们常常会混淆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将工作带入到生活当中,以劳动产生的附加价值作为自己存在的价值。
但其实它是无法证明我们的存在的,反而会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焦虑,这种精神「内卷」越发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
对利路修的打投,让他进决赛这个举动,就是精神「内卷」的一种体现。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打投,改变利路修的想法,帮助他找到梦想,帮助他出道,就像是在帮助自己一样。
利路修下班了,我们呢?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