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地说历史 河南大旱,2500年前的古墓重现水库,出土的文物令考古界振奋

观地说历史 河南大旱,2500年前的古墓重现水库,出土的文物令考古界振奋

文章图片

观地说历史 河南大旱,2500年前的古墓重现水库,出土的文物令考古界振奋

文章图片

观地说历史 河南大旱,2500年前的古墓重现水库,出土的文物令考古界振奋

在河南博物馆之中 , 现藏有一件极为精巧的文物——云纹铜禁 。 这件文物是春秋战国之时所制造出来的一件青铜器 , 不过 , 和以往我们所认识到的青铜器不同的是 , 此件青铜器之制造 , 运用了一种极为精湛的工艺——失蜡法 。

失蜡法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融模工艺 , 根据相关史料文献可知 , 在现存的历史文献之中 , 最早提及到这种工艺的史料是唐朝时期的在这件文物出土之前 , 相关的考古学家一直以此为据 , 认为失蜡法应该是出现于唐朝时期 , 甚至一度被认定是从印度传过来的 , 但是 , 正是因为“云纹铜禁”的出现 , 才让大家刷新了认知 , 原来 , 我们国家早在春秋战国之时便已经掌握了此项高难度的制作工艺 。

不过 , “云纹铜禁”的发现 , 倒也是一次极为凑巧的“偶遇” 。
1977年之时 , 在河南的淅川县发生了一起极为严重的旱情 , 庄稼在缺水的情况之下一大片一大片的干枯死去 , 当地的老百姓可谓是苦不堪言 。 随着时间的推进 , 旱情越来越严重 , 小溪沟渠早就已经干涸 , 那原本的大河 , 也在旱情的威逼之下成为了毫无生气的干涸之沟 , 而原本储水的“丹江水库” , 水位也在大旱之下开始急剧的下降 。
【观地说历史|河南大旱,2500年前的古墓重现水库,出土的文物令考古界振奋】
这一天 , 当地的村民在水库附近巡视之时 , 忽的发现这“丹江水库”有些不对劲 , 只觉得这水库的水下降得实在是过于明显 。 虽说 , 这“丹江水库”在大旱的时候确实是水位下降了不少 , 但是在这一天的水位 , 倒是降低得格外快 。

当时 , 这位村民只是觉得有些不对劲 , 随后便叫来了当地的负责人 , 最后在一系列的盘查之后发现 , 原来 , 这“丹江水库”出现了塌陷!这不是什么小事情 , 一般来说 , 作为水库 , 是万万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 , 除非这水库地下还有“中空”之处 , 这才导致了水库的水都流入 , 从而使得水库的水位急剧下降 。

那么 , “丹江水库”究竟有什么呢?

原来 , 在“丹江水库”一旁的龙山山脊处出现了问题 , 那里有一个“大窟窿” , 水库里面的水都是往这个“大窟窿”里面流的 。 随后 , 相关的专家问询而来 , 最终确定 , 这个“大窟窿” , 正是一座古墓的口子 , 随后 , 为了保证古墓当中的文物免遭水的侵蚀 , 当地的考古学家迅速组队开始抢救性的挖掘 。
在整个的过程当中 , 可谓是惊喜不断 , 从中出土了不少的文物 , 具有相当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 尤其是“云纹铜禁”的发现 , 更是令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惊讶不已!

据测量 , “云纹铜禁”整个的高度达到了28.8厘米 , 长度有103厘米 , 宽度达46厘米 , 乍一看上去倒是极为像现在我们在家吃饭时所用的大长桌子 。 不过 , 这“云纹铜禁”在当时倒也是用来当尊、卣、壶类酒器的器座 , 不仅仅就是好看那么简单 , 而是极具实用性 。

当然 , 细细观察可见 , 这“云纹铜禁”实在是精致 , 上面的花纹透雕都极为地精美 , 尤其是那上面点缀的云纹图案 , 就像是活灵活现的云朵一般漂浮在这器皿之上;且再看那周围的异兽 , 也是极为别致的 。 整个的“云纹铜禁”处处透露着古代工艺之精美 , 不得不让人佩服老祖宗之智慧!

现如今 , “云纹铜禁”早已经是河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 也是我们国家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之一 。

话说回来 , 幸而这“云纹铜禁”的出土 , 不然 , 这“失蜡法”倒是也成为了印度的首创 , 现如今 , 有了“云纹铜禁”这个活生生的佐证 , 倒也就说明了 , “失蜡法”是我们本土的发明 , 比印度早了1000余年 , 至少 , 在目前的考古基础上 , 这个观点是站稳了脚跟子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