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 从“月光族”到“存款焦虑” 90后经历了什么?

“晒晒你的存款吧,年龄+存款 。”在社交平台中,一场关于存款的讨论在90后甚至00后中正在热烈开展 。新浪财经在小红书中搜索“存款”字样,可以看到超过五万条相关帖子 。帖主往往抛出一个储蓄的话题,例如介绍自身年龄、职业和存款金额,吸引大家交流 。
新浪财经 李诗韵
从全社会角度,财富正在快速膨胀,2019年居民部门财富为512.6万亿元,居民人均财富约为36.6万元 。但另一方面,社会的中坚力量90后,有超30%存款不足6万 。年轻一代经历了“月光族”到“超前消费”再到“存款焦虑”,可以说关于“金钱”的话题永不褪色 。
90后的存款焦虑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社交平台中谈及存款的评论,其实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年纪相仿的、差不多存款或者负债的选择“抱团取暖”,遇到存款金额大的,他们还会请教如何储蓄或者赚钱方法,但也不免表现出羡慕甚至是焦虑的情绪 。
当新浪财经向处在不同环境的90后抛出“储蓄”话题,无论是潇洒开销还是开源节流的,都展现出对于存款的阶段性焦虑状态 。
工作6年在北京从事媒体工作的吴蔓,每个月到手工资在1.2万至1.8万间 。单月支出大概一万多,包括日常开销吃饭、买衣服等,此外给对象、家人送礼物或者旅游等花费都在一万以上,因此每月基本存不下来钱 。
此前对于开销,吴蔓并没有刻意的规划,但是近日她也有了“储蓄”的烦恼 。原因主要在于家里计划买房一事 。“虽然是家里人出首付,我付房贷,但是有一个固定的房贷,花费可能就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感觉需要攒一点钱,免得换工作真空期什么的 。”吴蔓表示,不过她也没有明确的储蓄目标,只是觉得越多越好 。
视点·观察 从“月光族”到“存款焦虑” 90后经历了什么?
文章图片

社交平台关于存款的讨论

吴蔓的存款焦虑来源并不是个例,从事广告策划行业的95后王萌,也因为房子一事发愁 。对比吴蔓,王萌从高中就一直保持着储蓄的习惯,工作三年,在月收入在4千情况下,目前存款也有2万左右 。
王萌向新浪财经表示,上学时期过年的压岁钱没有可用之处,就想着存起来 。工作以后觉得没有钱也不踏实,现在储蓄焦虑最主要也是来自于房贷 。“按照目前生活水平的话,兜里要有7w,我觉得才有安全感 。如果后面又要开始还贷什么的,至少在满足还贷基础上,保证有3w的空余应急就很理想了 。”
除了购房支出以外,应对疾病就医压力或者工作空窗期,一笔存款的重要性逐渐浮现,也成为了年轻人产生焦虑的原因之一 。民银智库宏观区域研究团队负责人应习文向新浪财经表示,按照财富生命周期理论,年轻时收入和储蓄都会偏低,到中年时期收入和储蓄会逐步上升,到老年在下降,因此90后存款少是符合理论的 。
“我建议90后可以尽早开始制定人生的财富规划,合理消费、科学消费,既不要陷入消费主义的陷阱,也不必过于为储蓄焦虑 。”应习文称 。
抵制消费主义
但“无房无车无固定资产”的漂泊感还是让一向潇洒的年轻人屈服了,他们也希望能通过更多的储蓄买房“上岸” 。谈及增加储蓄,无非就是两种方法,一是开源二是节流 。对于吴蔓和王萌而言,前者需要控制自己日常开销,后者则希望工作上能赚更多的钱,同时也想通过理财能增加收益 。
在节流层面,90后也是花样百出各式招数,包括抵制消费主义、挑战365天打卡等 。例如在豆瓣热门小组“不要买|消费主义你醒着”中,组内成员通过分享买过的踩雷品、智商税品、伪需求品,帮助其他组员省钱省心 。做到“不盲目跟风,不被消费主义裹挟,做消费主义市场的逆行者 。”
与此同时,开源方面,90后也开始“试水”金融市场,还造成一波基金小热潮 。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20年12月底,公募基金投资股票5.22万亿元,其中持有A股市值合计4.80万亿元,占沪深两市流通总市值的7.58%,为近10年来最高水平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3月2日, 2021年以来成立的新基金规模已经超过8000亿,属于历史最高时期 。
根据《第二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报告》,后疫情时代,中国在线理财需求大增,钱存得少了,更愿意拿去买基金而非炒股 。2020年新进入基金市场的群体中,30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为52.9% 。换言之,90后正跑步进入市场 。
但无论是股市还是基金市场,都伴随着高风险 。对于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小白而言,跟风买卖往往得不偿失 。此前红红火火的基金市场,春节过后没有迎来市场翘首以盼的“开门红”,反而是“跌跌不休”,基金一话题也多次跌上热搜 。2月18日-26日一周的时间里A股市场上已经有超2000只基金净值跌幅超过1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