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周报 茅台镇“酱香型年轻人”:给茅台酒厂打工、炒酒卖酒、继承家业、合伙办厂( 三 )


由于购买政策的调整 , 杨奔现在更倾向于找人直接在茅台机场收买游客的酒 , 一般每瓶加价600元左右 , 然后再加价200—300元倒卖给酒商 。
除了茅台机场 , 茅台国际大酒店是另一个被黄牛重点围猎的地方 。 由于住店客人在茅台国际大酒店每天可以购买一瓶平价飞天茅台酒 , 该酒店常年处于满房状态 , 房价也由此前的800多元涨至1200元以上 。 但凭借购酒资格 , 这里依然是一个炒酒稳赚不赔的地方 。
多名茅台内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采访人员 , 由于茅台国际大酒店常年被黄牛占满 , 一度导致茅台商务接待都没有房间 , 茅台即使推出一些措施也无法杜绝黄牛 , 因此茅台国际大酒店将部分房源保留了起来 , 不对外出租 , 每天只对外放出一部分房源 。
茅台国际大酒店对外放出的这部分房源则被当地炒酒客瓜分 。 杨奔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说 , 炒酒靠的就是内部消息 , 大家各凭实力打听房源放出的时间 , 然后组织人员预订房间、入住、买酒 。
内部消息的重要性不仅局限于此 , 还能帮助炒酒客提前知道风险和机遇点 。
在茅台2021年正式推出100%拆箱销售平价茅台酒之前 , 杨奔就从茅台内部了解到了这一信息 。 他预料到散飞(单瓶茅台酒)的价格会出现下跌 , 于是连忙出售了手头上的散飞 , 同时又大量收购整箱茅台酒 , 随着整箱茅台酒价格逐渐上涨 , 他凭此又大赚了一笔 。
炒酒客之间比拼的还有资本实力和客户 。 炒酒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 而将酒卖出则需要有可靠的销售渠道 。 杨奔表示 , 年轻群体炒酒客在这两方面普遍都比不过当地参与炒酒的酒厂老板 , 年轻炒酒客更多是收散飞 , 当地酒厂老板则以收整箱茅台为主 。
“只要还有炒酒的空间 , 我们就会一直炒下去 , 不赚白不赚 。 ”杨奔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说 , 从茅台酒的价格走势来看 , 这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 。
“自己卖酒不香吗?”
正月十二凌晨12点 , 位于赤水河畔的一家茅台镇小型酒厂正式开工 。 22岁的陈齐与另外两位酒厂合伙人主持了这次开工仪式 。
对于茅台镇酒厂而言 , 春节后的开工仪式非常重要 , 多数酒厂都会找人挑选开工吉日 , 即便是年轻人合伙创办的酒厂也要遵循这个传统 。
1999年出生的陈齐是茅台镇本地人 , 父母都在当地酒厂上班 , 他自小接触酿酒 , 创办一家属于自己的酒厂是他儿时的梦想 。
2018年 , 酱香型白酒持续走热 。 热潮中 , 陈齐的两个发小邀请他一起合伙 , 创办酒厂 。 发小比陈齐大5岁 , 已经在当地酒厂工作了5年 , 具有酿酒和卖酒的经验 , 并积累了一定的人脉资源 , 早些年也租借其他酒厂的窖池酿酒 , 因此存了不少老酒 。
在家人的支持下 , 陈齐3人花了20多万元在赤水河畔买下了1亩地 。 在一期厂房完工和生产许可证获批后 , 便立马招聘工人开工酿酒 。
陈齐感到很庆幸 , 因为在2020年11月 , 仁怀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冻结茅台镇、美酒河镇部分村(居)民组建设审批等事宜的通告》 , 暂停了茅台镇建设审批 , 冻结土地流转 。
如今 , 想在茅台镇新建酒厂 , 尤其是小型酒厂已经行不通了 。 陈齐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目前一张生产许可证的市场价值在600万元左右 。
据陈齐介绍 , 他的酒厂有12个酵池 , 每年产能为100吨左右 , 每年销售额在4000万元上下 , 净利润为200万元左右 。 其中 , 低端白瓶酒占比2/3 , 贴牌定制酒占比1/3 , 同时他们还会把部分基酒出售给其他酒厂 。
目前 , 陈齐的酒厂正处于扩建期 , 陈齐和他的合伙人也持续把赚到的利润投入到酒厂的运营中 , 目前累积投资800多万元 。
在酱香酒热潮的刺激下 , 近两年来 , 外来资本不断涌入茅台镇投资酒厂 。 2020年 , 就有几家投资公司陆续找到陈齐和另外2位合伙人 , 想以1200万元左右的价格买下酒厂 , 但陈齐他们认为价格太低 , 最后没有谈拢 。
实际上 , 陈齐也希望引入外来资本 , 共同合作 。 在他们看来 , 单靠几个合伙人投资 , 扩建速度太慢 , 担心会错过这一波酱香酒红利期 。 而引进资本合作 , 除了扩建酒厂外 , 陈齐还希望能借助资本的力量 , 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销售团队 。
“我们以20元每斤的价格把酒卖给一家有一定知名度的保健品公司 , 再贴上保健品公司的品牌后 , 一瓶酒的市场售价达400元 , 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 ”陈齐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说 , 他们现在还在继续和外来资本解除 , 但外来资本大多想收购酒厂而不是合作 , 这并不符合他们所希望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