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们真的想要乘风破浪吗?
作为《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路人粉,在第二季(以下简称《浪姐2》)公布参赛人员名单的时候,我就一个感觉:
咖位在上升,但吸引力在下降。
经历了《浪姐1》的高开低走,想必大多数人都已经放弃了对这个节目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们已经不指望在这档节目中看到对女性议题的深入讨论,也不会对节目中资本逻辑与女性生存的悖论展开辩驳,更不会再对其背离初衷的价值取向口诛笔伐。
不可否认,抛开以上种种,《浪姐1》至少在前五期还是挺好看的。
它的好看在于几点:
一、选角成功:宁静、张雨绮、伊能静、黄圣依,仅仅第一期就连上十几条热搜。
二、节目的复调叙事有看点:除了节目本身树立了丰富的人设以外,针对半数姐姐的访谈节目《定义》又丰富了我们对这些姐姐们的认知。
三、有质量较高的舞台呈现:《大碗宽面》《兰花草》《这是我们因为我们能感到疼痛》等都颇为经典。
但是当我看完《浪姐2》第一期,我有个不恰当的联想——
这30位姐姐仿佛被拉进了一个传销大会,每天都有人在上面高喊:
“我们要成功!我们要赚钱!我们要迈向更美好的明天!”
姐姐们不动声色地坐在台下微笑,心里想着:老娘不差钱。
文章插图
从《浪姐2》第一期来看,很多姐姐的表现都在说“我不想争”,这种观感一直从幕后一直延伸到了台前,就让观众们顿感索然无味。
其实,观众对于《浪姐》的期待已经逐渐放低。
一开始我们希望它能中年女性的困境有所深入,它没有;
后来我们希望它能展示中年女性不一样的美,它只是浮光掠影地呈现了几场非劲歌热舞类的表演,且因为与比赛氛围相违背,遭到姐姐们的全面抗拒;
文章插图
甚至让评委猛男落泪
最后观众凭着前面多期节目对某些姐姐们培养出的感情,硬撑着看完到了成团日。那时已经没有人在意出道的人是否还符合成团初衷,只要喜欢的姐姐成功出道就万事大吉。
当然,出道日当晚,张雨绮一番关于女性婚姻和暴力的发言又让人午夜梦回:哦,原来我们曾经还挂过这个羊头呢?
文章插图
不过,就像无数女性题材的国产剧那样,也就是说说而已。
于是第二季的开篇语中不再有观照女性生存现实的语句,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空也更漂亮的话:
文章插图
什么叫“真正的自由是在我们的视野之内容纳和让渡更多的不自由”?
反正我是没懂。
不过紧接着镜头给了程莉莎的一句话:
文章插图
直白一点讲,也就是成功不止一种姿态呗。
成为万众瞩目的娱乐圈常青树是成功,关注度不高但独立美丽岁月静好也是成功,生完孩子在家相夫教子享受天伦之乐也是一种成功。
如果《浪姐2》想要传递这样的观点,那问题来了。
阿兰干嘛要来?金巧巧、胡静为啥要来?
文章插图
年少成名,家境优越,阿兰身上似乎没有什么必须要乘风破浪的理由
乘风破浪是为了什么?
如果根本没有必须要乘风破浪才能达到的目的,姐姐们为何要站上这个舞台?
第一季中,许多姐姐有一身才艺要争一个展示的舞台,有的人天生好强,就是要站在舞台中央闪闪发光,在影视行业暂时不能满足她们“大女主”梦想的时候,这样一个女团节目的到来正是时候。
《浪姐1》本质上就是女性成功学叙事的典范。
只要我们放下对深刻的追求,放下对所谓定义“反女团”的执念,你就会发现作为一档娱乐节目,它在前期有一点好处,就是不缺故事性,更不缺想要借着东风扶摇直上的姐姐们。
文章插图
《浪姐》是对女明星从身体到情感的一次全面消费?
那挺好,我来就是被消费的。女明星向来都是资本追逐和消费的焦点。
回顾《浪姐1》,就会发现很多姐姐从第一期开始,身上就带着这股劲。
宁静在第一期的表现就很抢眼。这种抢眼并不在于大姐大的咖位,而是她很拧巴。
预采时,她说自己对女团的整齐划一不感兴趣,说自己就爱独自站在舞台上接受闪光灯和掌声。
推荐阅读
- nznd 明侦的初心是什么?不好看真的是嘉宾的锅吗?
- 变辩论 《听姐说》脱口秀变辩论?姐姐们能hold住么
- netflix 影爆点丨时隔17年《老友记》再播 原来瑞秋和罗斯真的爱过
- 引力 太阳系边缘真的存在第九大行星,而且它是一颗胡柚般大的黑洞吗
- 6月03日擒牛姐复盘
- 小姐姐 邓伦要上《我们相爱吧》?对方是谁?邓伦回了4个字
- 女团 火箭少女101领衔五大女团参加618晚会,《乘风破浪的姐姐》成大黑马
- 银行大楼那么高,真的能用得完吗?银行员工“道出实情”
- 6月3日擒牛姐盘中提示
- 卖花姑娘 我首次跟姐进城看露天电影《卖花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