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否为了迎合大众而存在的或者说应不应该迎合大众( 四 )

图片来源网络
|仅个人外行观点:1、艺术不必迎合大众,需要迎合大众的是商品。艺术更多时候是艺术家很个人化的表达。不否认有集体创作的艺术。但在整个人类里还是少数。所以艺术应该是个人化的。艺术就是“一意孤行”。2、艺术注定是创造性的,创新的,独创的。所以真正的艺术绝大部分是小众的。可能你会说颜真卿的字就很大众很艺术啊,那我请你了解一下当时识字率。识字还没普及小部分士大夫就从篆书一直玩到狂草。都是一点点从精英普及到群众的。每一个大的转捩点,一般都是打破原有的建设新形式。所以这种打破往往就意味着不是大多数能看得惯。3、生活中的批量生产的美属于纯粹艺术吗?不是。美和艺术是俩概念,艺术还有可能是丑的。比如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我现在都觉得它画面很丑。但它就是好的艺术品。使用了突破性的手法表达了纳粹轰炸下小镇的丑陋,受难,人的兽性。艺术更多是为了表达传递作者的意图和情感。而生活中即使是畸形的审美也是追求美,和艺术追求表达是不同的概念。
■有个问题是欣赏艺术的门槛之类,和这个问题有异曲同工的感觉,不太会引用,题主可自己搜索下■事物千面。
取一个角度来看艺术是共鸣。
不同人不同的审美观,由来自不同的时空环境塑造而成。
做为创作者,用不同的方式对自己时空里“美”的阐述。
做为欣赏者,寻找与自己时空审美的重合与升华。

取迎合欣赏者做为视角切入
引用新海诚小说《天气之子》解说中野田洋次郎的一段话:
创作时,要在自己喜爱的作品中反映出别人的意见或想法,其实并不简单。即使领域不同,从事「创作」的人应该都能理解。创作时坚信只有自己懂这个故事、只有自己知道这个作品的正确答案——这样的人应该也不少。但是,导演相信自己信任的人所说的话,这么一来我也会产生必须付出自己所有能力的冲动(虽然我自己不知道是否真的已使出全力)。
如此,原本身为观众的野田洋次郎的身份人设从观众转变为创作者的一部分了,由此看来,一些创作者的创作人生中,不断吸收着他人时空中诞生“美”感,同样自身也充当着观众的身份欣赏这种“美”感。
鲁迅先生曾经在杂文小感中写道:“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时空,或许令你觉得吵闹的家伙,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与你的心情曾经有过重合,你们的经历也许有过相似,也许存在不同,但那种全身的神经反馈给身体颤动如出一辙。
艺术是一种情感美妙的释放,是创作者寻觅知音的桥梁,是欣赏者追寻知己的媒介,如果说受众面过于广阔,虽然彼此间时空重合过那么一刻,但在那一刻过后,吵闹的声音会逐渐覆盖过那段契合时的宁静。

■迎合大众与是否艺术本身并不矛盾。艺术可以是大众的也可以是小众的。在大众眼里大众艺术就是艺术,在小众眼里小众艺术也是艺术。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不一样,但我认为,真正的正确定义的艺术往往是小众的,尤其在当今社会,或许以后社会发展,人类素质普遍进步且几乎同等优秀的情况下,艺术可能是大众的。

推荐阅读